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教案示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学重点】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
1.阿以边界
2.中东问题
【教学用具】巴勒斯坦地区图,以色列农业景观图,巴勒斯坦地区边界变化图
【教学过程 】
(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西亚北非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资源,这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待事物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我们还应该了解它们给该地区带来的不只是福音,还有战乱和苦难,同时也是该地区国家矛盾与纷争、外部大国插手干涉中东事务的祸根。大家知道当今世界局势最为紧张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在哪里吗?
(学生讨论)
以最近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导入 新课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区图
(引导学生观察巴勒斯坦地区图,确定该地区的范围)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
2.巴勒斯坦地区面积并不大,可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注意着重考虑其地理位置)
(总结)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亚非“陆桥”,交通枢纽。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哪两个国家?
2.这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国界)
3.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
4.巴勒斯坦有几部分组成?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讨论)
(总结)这两个国家从历史上看非常特殊,彼此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矛盾。
(讲解历史上该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经历)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政区变化图)
(简要讲解)1947年联合国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争端,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但是在随后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大面积原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以致在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独立的国家时,以色列也未能确定其疆界。
(总结)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这是中东问题中最难以处理的核心,虽然近年来双方均有意和解,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并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下进行过多次接触,但由于双方在很多反面存在分歧,因此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承转)刚才我们分析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及范围,了解了巴以冲突的根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该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的特点。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气候资料)
(提问)巴勒斯坦地区气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
(总结)干燥少雨,降水分布不均。
(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地形有何特征?
2.本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约旦河)
3.这种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单调地形加剧干旱程度)
(进一步深化问题)这种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总结)本地区西侧为狭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适于耕作;但大部分地区为干旱高原,只适于游牧。
(启发式提问)这种气候、地形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灌溉)
不利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人类屈服,相反,以色列在本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那么他们是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以色列是如何发展灌溉农业的?
(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回答)
(总结)以色列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等,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本地区缺水的不利因素,发展了引以为骄傲的农业;而实际上我国也有大面积的荒漠存在,从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能够获得什么启示吗?
(学生开展讨论)
(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报效祖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第三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亚非“陆桥”
阿拉伯半岛西侧
地中海东岸
2、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滴灌、喷灌、智能灌溉
教案示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学重点】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
1.阿以边界
2.中东问题
【教学用具】巴勒斯坦地区图,以色列农业景观图,巴勒斯坦地区边界变化图
【教学过程 】
(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西亚北非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资源,这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待事物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我们还应该了解它们给该地区带来的不只是福音,还有战乱和苦难,同时也是该地区国家矛盾与纷争、外部大国插手干涉中东事务的祸根。大家知道当今世界局势最为紧张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在哪里吗?
(学生讨论)
以最近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导入 新课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区图
(引导学生观察巴勒斯坦地区图,确定该地区的范围)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
2.巴勒斯坦地区面积并不大,可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注意着重考虑其地理位置)
(总结)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亚非“陆桥”,交通枢纽。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哪两个国家?
2.这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国界)
3.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
4.巴勒斯坦有几部分组成?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讨论)
(总结)这两个国家从历史上看非常特殊,彼此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矛盾。
(讲解历史上该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经历)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政区变化图)
(简要讲解)1947年联合国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争端,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但是在随后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大面积原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以致在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独立的国家时,以色列也未能确定其疆界。
(总结)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这是中东问题中最难以处理的核心,虽然近年来双方均有意和解,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并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下进行过多次接触,但由于双方在很多反面存在分歧,因此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承转)刚才我们分析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及范围,了解了巴以冲突的根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该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的特点。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气候资料)
(提问)巴勒斯坦地区气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
(总结)干燥少雨,降水分布不均。
(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地形有何特征?
2.本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约旦河)
3.这种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单调地形加剧干旱程度)
(进一步深化问题)这种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总结)本地区西侧为狭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适于耕作;但大部分地区为干旱高原,只适于游牧。
(启发式提问)这种气候、地形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灌溉)
不利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人类屈服,相反,以色列在本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那么他们是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以色列是如何发展灌溉农业的?
(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回答)
(总结)以色列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等,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本地区缺水的不利因素,发展了引以为骄傲的农业;而实际上我国也有大面积的荒漠存在,从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能够获得什么启示吗?
(学生开展讨论)
(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报效祖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第三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亚非“陆桥”
阿拉伯半岛西侧
地中海东岸
2、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滴灌、喷灌、智能灌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篇1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观测。2、学会将数字处理加工成图像的基本方法...
2.4欧洲西部教案篇1课题 第5课欧洲西部(一)第 1课时 共1 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
第一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篇1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教学难点:...
东南亚学案篇1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学生姓名课题东南亚(1)课 型新 课班 级...
巴西教案篇1巴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
第二节“人文环境”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知道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能力目标...
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1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地理位置2.知道美国...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1今天将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认识地球开始。因为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
俄罗斯教案篇1课题 第3课俄罗斯(一)第 1课时 共1 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
《地球的运动》教学实录篇1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利用6分钟的时间...
人口与人种篇1教学课题: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
第一册意志坚强的表现篇1教学内容:初一思想政治第四课第二框题(P82):意志坚强的表现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