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幼教常识教案 > 蝴蝶从哪里来?(通用4篇)

蝴蝶从哪里来?(通用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28

蝴蝶从哪里来?篇1

目标:了解、探索蝴蝶的演变过程,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准备:蝴蝶演变的挂图,蝴蝶标本。

过程:一、以帮助毛毛虫找妈妈的口吻引入。

二、讨论:1、毛毛虫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

2、你们知道哪儿可以找到毛毛虫的妈妈?

三、编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从故事中让孩子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1、老师讲述故事,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安静的倾听。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样变成蝴蝶的?

3、小结毛毛虫演变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讨论:你们还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宝宝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不一样?

(比如:蝌蚪,蚕,蛆……)

五、户外观察活动:带孩子到户外的草丛和树叶下观察,看能否找到毛毛虫或蛹

蝴蝶从哪里来?篇2

目标:了解、探索蝴蝶的演变过程,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准备:蝴蝶演变的挂图,蝴蝶标本。

过程:一、以帮助毛毛虫找妈妈的口吻引入。

二、讨论:1、毛毛虫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

2、你们知道哪儿可以找到毛毛虫的妈妈?

三、编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从故事中让孩子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1、老师讲述故事,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安静的倾听。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样变成蝴蝶的?

3、小结毛毛虫演变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讨论:你们还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宝宝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不一样?

(比如:蝌蚪,蚕,蛆……)

五、户外观察活动:带孩子到户外的草丛和树叶下观察,看能否找到毛毛虫或蛹

蝴蝶从哪里来?篇3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一天,当幼儿园的陈老师挺着大肚子路过大一班教室门口时,许多小朋友围过来好奇的看着她的肚子,这时一个小朋友问道:“老师,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宝宝,小宝宝从哪里生出来的呀?”其它小朋友听到后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是从胳肢窝里掉出来的,”“不对,不对,是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我妈妈说,我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

大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有了初步的性意识,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和出生过程。

3、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⑴男孩、女孩的图片及生活用品图片若干

⑵多媒体课件:胎儿的形成过程

2、环境创设准备:教室内张贴胎儿成长过程的图片

3、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活动实录

(一)引导观察——认识自我

1、出示男孩、女孩及生活用品的图片,幼儿分小组操作,比比哪一组分的又对又快。

2、幼儿分小组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

幼儿A:女孩关上扎了辫子,男孩头发是短短的。

幼儿B: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

幼儿C:男孩力气大,女孩力气小。

幼儿D:女孩夏天可以穿裙子,女孩不可以。

幼儿E:女孩会生小孩,男孩不会。

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他们的生理结构、穿着打扮、性格爱好都有很多不同。

(二)看、摸、听、说——充分感知

1、师:刚才小朋友说到女孩长大后会生小孩,那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怎样长大又是怎样出生的吗?杨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杨老师的肚子。

幼儿A:我摸到杨老师的肚子是硬硬的。

幼儿B:我看到杨老师的肚子是圆圆的,像个大皮球。

幼儿C:我摸到杨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好像动了一下。

幼儿D:我听到杨老师肚子里有咕咕叫的声音。

2、请杨老师说说怀孕后自己的感受。

杨老师:怀小宝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刚开始吃什么就吐什么,小宝宝开始就像米粒一样大,他要在我的肚子里呆10个月才会出来。现在陈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已经有8个多月了,他有时会踢我的肚子,还会和我一起做游戏,肚子大很有方便,蹲都蹲不下去,脚也肿了。你们的妈妈怀你们的时候,也很辛苦,所以你们要爱自己的妈妈。

(三)探索秘密——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结婚了,爸爸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精子,有一天它游啊游,碰到了妈妈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卵子,这两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住在妈妈身体里一个叫子宫的房子里,慢慢的一天一天的长大,长到10个月后,就从妈妈身体的一个通道里出来。

五、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投放小沙袋,绑在幼儿身上,让幼儿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2、在图书角投放相关的书籍。

3、请家长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及生活用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六、教学反思: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

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的发育开始很早,即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真实正确的表述性知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作为教师应该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本园有怀孕教师的契机,利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知识。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2、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向幼儿介绍小生命的形成、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我采用了图片和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为了让幼儿体验当妈妈的辛苦,在活动延伸中,教师在区角提供了小沙袋让幼儿绑在身上,让他们通过半天的活动,体会当妈妈的辛苦。

3、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处处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利用孩子们关注马老师怀孕的现象,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儿对其错误的认识,使孩子们对生命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4、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教师怀孕这个机会,丰富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蝴蝶从哪里来?篇4

           (序号 1 )

课题

1、蝴蝶从哪里来

备课日期 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9月9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结合进行自然界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的自然观教育。

教学

准备

教学挂图(标本、录像资料)蝴蝶的生活图,蝴蝶的外形图,蝴蝶的生长过程图。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新课

二、学习新课

1、通过观察认识蝴蝶的生活。

2、认识蝴蝶的外形特点。

3、认识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4、教师总结。

谈话: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古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这首诗中写进了一种动物,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板书:蝴蝶)你们喜不喜欢蝴蝶?为什么喜欢它?

(1)谈话:蝴蝶都在白天活动,有的平直前进,有的上下跳舞,有的曲线前进,也有的同空盘旋。蝴蝶喜欢在花丛中穿梭飞行,或在花丛中停留,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2)讲述:(出示挂图)瞧!原来,蝴蝶停在花上大模大样地吸食花蜜呢?瞧那长长的管子扎进花中吸食花蜜,不用时这根长管子又会呈螺旋状卷曲起来。

蝴蝶是有雌雄之分的,雄雌蝴蝶通过交尾来繁殖后代。交尾后的雌蝴蝶体内卵成熟后就把卵产在枝叶上,用粘液把它们吊起来,多有趣呀!

(1)谈话:我们都很熟悉蝴蝶,你能用语言来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2)指导观察。

出示蝴蝶展翅图,观察蝴蝶的身体分成哪三部分?(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出示蝴蝶的头部图,观察蝴蝶有几对触角?触角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汇报,填空)(板书:头部有一对触角)

出示蝴蝶的胸部图,观察蝴蝶的胸部有几对翅和几对足。(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3)小结:从外形上看,蝴蝶身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细小的鳞片遍布全身各处,呈现出各种颜色。

(1)谈话:蝴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图)(板书:从哪里来?)美丽的蝴蝶和丑陋的毛毛虫会是一家人吗?你是怎样想的?

(2)指导观察:观看录像片《蝴蝶的一生》,思考一下,蝴蝶从小到大都是一种模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觉得蝴蝶的生长经过了哪几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观看录像片,汇报观察结果)

(3)讲解:蝴蝶的寿命一般只有一年。蝴蝶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卵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球形的、有的是炮弹形、有的是甜瓜形的等。这是蝴蝶的第一个生长阶段——卵。

一段时间后,毛毛虫就从卵里孵化出来了,它先吃掉卵壳,再去吃植物并迅速长大,每隔一段时间,毛毛虫就要蜕皮一次,换上更宽松的表皮。一般来说毛毛虫要蜕四次皮,这是蝴蝶的幼年时期,为第一个发育阶段——幼虫。

毛毛虫长大之后,就会选择地点,吐丝固定身体,蜕皮化成蛹,这是蝴蝶的第三个发育阶段——蛹。

蛹一般经过数天就变成了蝴蝶,也叫成虫,蝴蝶成虫的主要任务就是产卵,第二年卵又发育成幼虫、蛹、成虫,就这样蝴蝶在大自然中一代代延续下来。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它的身体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变态。

(4)提问: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阶段?毛毛虫与蝴蝶是同一种动物吗?

课后感受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蝴蝶的形态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掌握较好。

蝴蝶从哪里来?(通用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雨从哪里来(通用13篇)

    雨从哪里来篇1大班科学活动:青山区实验科技幼儿园陈琪一、 活动设计意图: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突然,天空...

  • 什么不见了(精选13篇)

    什么不见了篇1小班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

  • 打针不哭病好啦(精选2篇)

    打针不哭病好啦篇1目标: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准备:搜集或自编儿歌,诗歌。过程:㈠情景表演诗歌的内...

  • 认识萝卜(精选3篇)

    认识萝卜篇1认识活动:(小班)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其外形特点.2.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品种.3.初步了解萝卜的食用方法,培养爱...

  • 会闻气味的鼻子(通用2篇)

    会闻气味的鼻子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知道鼻子可以呼吸和嗅气味。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2.培养幼儿积极运用感官的习...

  • 大班科学:纸(通用13篇)

    大班科学:纸篇1大班科学活动:纸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的精神。2、通过...

  • 中班安全《注意交通安全》(精选2篇)

    中班安全《注意交通安全》篇1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

  • 中班科学活动:镜子用处多(精选2篇)

    中班科学活动:镜子用处多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

  • 好心的风娃娃(精选2篇)

    好心的风娃娃篇1活动名称: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风于船,风和人的关系。 2、鼓励幼儿...

  • 会爬高的水(精选11篇)

    会爬高的水篇1往高处爬的水(之一)(中班下期)一、活动目标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水能沿着松软的纸慢慢向上爬的现象,...

  • 小动物的伞(精选7篇)

    小动物的伞篇1活动名称:设计思路:一次玩雨中,一个孩子看见有一只小鸟在雨中飞过,不禁叫了起来:“唉呀,不好了,小鸟...

  • 好玩的风(精选7篇)

    好玩的风篇1活动名称:(小组)活动目标:l 培养探索精神,学习解决问题。l 享受和秋风一起玩的乐趣。l 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