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主题班会教案 >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 歌唱二小放牛郎(通用12篇)

歌唱二小放牛郎(通用1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05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学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4.学习王二小纪之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激发学生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的积极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查找一些中国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激情引入

1.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经过几辈人辛苦努力换来的。新中国的成立同样是经历了几代革命英烈们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换来的。在这些英雄们中,又一些年纪非常小,有的只比我们大几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们其中的一位——王二小。(板书:王二小)

2.老师这又一首歌,想请大家欣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板书: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3.王二小是一个放牛郎,可人们为什么要歌唱他呢?今天我们就要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生读小黑板中本课的生字)出示小黑板:王二小、敌人、机关、迷失、顺从、埋伏圈、摔死、战士、复仇、传扬、隐藏、抓住、乒乒乓乓、受了骗、胸膛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文:要求,注意字的读音,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填字、漏字。(全班齐读)

2.第二遍读文:要求,本文一共分几节?(自由读)提出自己对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3.第三遍读文:带着不理解的词在读课文。在老师、同学、联系上下文的帮助下,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三)精读课文。

1.提出问题:什么叫放牛郎?人们为什么要歌唱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郎?(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用一句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2.介绍当时的背景资料——抗日战争。

3.教学第一节。

(1)师范读。

(2)教学生字:王。

(3)提问: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到哪了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教学课文。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牛还在上坡上吃草,可不见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那他到哪去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被敌人杀死了。)

2.哪是因为为什原因,致使二小被人杀死了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第二、第三节。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从课文中哪知道的。(读第二节)

(2)在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这件事?请你读出来。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节的内容。(9月16日早上,敌人要到埋伏着后方机关和隐藏着几千个老乡的山沟扫荡。)(读第二节)

(4)敌人扫荡,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可他们顺利的到达了这个山沟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第三节)

(5)在敌人迷失方向的时候,抓出了二小,当时的二小会怎么想呢?敌人要二小给他们带路,二小在给敌人带路时会想些什么?(生讨论)

(6)指导朗读第二、第三节。(通过语速变化体会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2.教学第四、第五节。

(1)敌人知道他是假装顺从的吗?课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读第四节)

(2)当敌人知道上当受骗后,做了什么?(把二小杀死了)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读第五节第一句: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读到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指导朗读第五节第一句)二小当时会想些什么?(生讨论)

(3)指导朗读第三、第四节及第五节的第一句。

(4)教学生字:敌、关、迷、顺、埋、死。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的书写。

2.口头组词。

3.用一句话,回答问题:(1)9月16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敌人要到埋伏着后方机关和隐藏着几千个老乡的山沟扫荡)(2)二小通过什么办法,帮助了后方机关和几千名老乡?(他假装顺从敌人,把敌人带到我们的埋伏圈中。)(3)敌人发现后把二小怎么样了?(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二教学课文。

(一)继续教学第五节。

1.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生讨论)看到二小被敌人杀害,我们的老乡与八路军的心情与大家一样都非常的难过。他们(读第五节第二句)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小牺牲的时候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如果在今天,他最多也就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可就是这么一个年近十三岁的孩子,选择了牺牲自己,你们认为,二小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生讨论)(为了掩护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和几千名老乡的性命,二小牺牲了他自己,换来了许多人的安全,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他是一位抗战小英雄。)

(二)教学第六节。

1.人们忘记这位牺牲自己,换来大家的安全,战斗胜利的小英雄了吗?(读第六节)

2.指导朗读第六节。

3.教学生字战、仇、扬。

(三)总结全文。

1.是的,人们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为了换取更多人能过上幸福生活而牺牲自己的英雄们。所以人们至今都还在传唱着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再一次怀念这位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吧。(再读全文)

2.当时人们为了纪念王二小,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方冰先生作词、著名曲作家劫夫先生作曲,把王二小的故事编成了歌曲,传唱至今。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歌,来纪念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

资料:王二小。(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河北涞源县上庄村的一个放牛娃,生于1929年,1942年在反“扫荡”斗争中,王二小机智的把日军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壮烈牺牲,年仅13岁。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2

佚名

方冰词劫夫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3

——永宁小学三年级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了解中国人民的奋勇抗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不忘国耻,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振兴中华。

2、了解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学唱歌曲。

二、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2、主持人:《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这首歌讲的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东北军放弃了有组织的抵抗,日军只用4个月零18天,就占领了东北全境,东北的父老乡亲四处流浪。从此,中华民族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中国人民爱祖国,爱家乡,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一声枪响,奋起了八年抗战。下面,我们请孔乐易同学讲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3、孔乐易:(王二小的故事)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到阜平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我们的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一挂瀑布从山崖上落下。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二小带着鬼子走到了这里,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二小心中着急起来,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其实,他们一进山谷就被我们埋伏的人马发现了,而且一下子就明白了二小的用心。可是这样一来却让我们的部队左右为难了,一时不敢下手。这时候,二小向着两旁的山头高喊了起来……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4、主持人:抗日的英雄永垂不朽,抗日的事迹震撼山河。下面请听(播放歌曲)。

5、班主任教唱。

6、齐唱,电子琴伴奏。

三、班主任讲话: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6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在这历史的大决战中,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奇袭阳明堡机场、血战昆仑关、大战台儿庄……中华民族不可侮!同学们,我们要不忘国耻,缅怀抗日英雄,继承先烈的遗志,刻苦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听唱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产生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和憎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朴实,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些词语还能读好吗?(出示词语)

敌人  扫荡  战士  复仇  假装顺从  自有主张  眼含热泪  到处传扬

开火车读

2、(出示图)你们看,这就是王二小,一个活泼可爱的放牛郎。(配乐)可如今二小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可他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是他贪玩耍丢了牛吗?(出示课文第一节)那他哪儿去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大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那他哪儿去了?

二、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师:那么王二小去哪儿了呢? 生答——去给鬼子带路……

师:王二小怎么会给敌人带路呢?故事还要从九月十六那天说起-----这天,王二小和往常一样,来到山坡,一边放牛,一边放哨。突然,他发现了什么?

2、你们知道敌人到山里来干什么吗?

(点课件,理解“扫荡”)师述:看,这就是敌人扫荡的情景。(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许许多多的伤害。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这就是“三光政策”。他们所到之处是尸骨遍地,寸草不生。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出示“扫荡”,读。他们所到之处将是血流成河啊,一起读

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

4、师:敌人是这么的残忍,可这山沟里还潜伏着后方机关,还隐藏着几千个老乡,你们说当时情况会怎样?(紧张)让我们读好这段话?谁来读?指名读

(二)学习三、四节

(1)第三节

1、师:就在这危急的时候,敌人却迷失了方向,他们看见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会怎么做?王二小又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出示: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他假装顺从自有主张。

2、师:如果老师就是在山口迷了路的敌人,谁来当回二小,给敌人带路呢?(表演回答)

师:小孩,带我们去山沟找八路!(生:不,我不高兴。师:你这叫反抗!)

生:我带你们去。

师:是啊,敌人叫他带路就带路,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顺从(板)

3、二小嘴上答应给敌人带路,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吗?对呀,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二小表面上对敌人言听计从,内心却想着要把他们带进埋伏圈,这就叫做(出示:假装顺从自有主张)指名读

4、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当时二小不顺从敌人,会怎样?(被杀死,老乡和后方机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二小?(板:聪明、机智)

6、二小遇到敌人一点也不好怕,还能想出好办法,老师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让我们一起读读第3小节,读出二小的机智来!

(2)第四节

过渡:王二小的主张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节。

1、师:原来二小早就打算好了,要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2、师:多聪明的二小啊,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3、二小一心想把敌人领进埋伏圈,保护老乡和后方机关,他想到自己的安危了吗?指名读

5、二小是在用生命保护着老乡和后方机关,齐读

6、埋伏圈里的八路军看到敌人过来了,

引读出示: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声,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师:想一想,敌人突然听到枪声,会是什么样?看到敌人一个个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咱们的二小心里会怎样想呢? 谁愿意来读读这一段 真是大快人心啊。一起读

(三)学习第五节

1、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受骗的敌人气急败坏,他们会轻易放过二小吗?(不会)那他们是怎么做的?(生答)

配乐出示: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2、可怜的二小啊,他还没来得及看到抗战的胜利,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幸福的生活,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和疼他爱他的乡亲们说上一句话,他的血染红了这块石头,染红了周围的草地,染红了蓝蓝的天空。小鸟为他哀鸣,秋风为他哭泣,我们的二小却永远的躺在了这冰冷的大石头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指名读: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多么悲伤啊,老师也想读读。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慢吗?这么悲伤、这么凄惨!谁再来读?

配乐读

3、师:我们的小英雄就这样无情的被杀害了,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想为他报仇吗)

八路军战士和你们的心情一样,他们——出示: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胸膛射穿。指名读

4、话语虽短,但老师听出了八路军对敌人深深的仇恨,也听出了你们对敌人深深的仇恨。让我们变成了复仇的小战士,把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吧!

5、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让我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六节

1、师: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了冰冷的石头上。

同学们,如果你是八路军战士,看到二小死得如此惨烈,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乡亲们,你是二小亲密的小伙伴,你又会怎么说呢?(讨论后生说)

让我们带着对二小的怀念之情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六节内容)

2、师:是啊,老乡们心里是多么感激和怀念二小呀,然而,我们的二小永远都不能回来了,人们只能用动人的故事来歌唱他,指名读

3、秋风啊,他仿佛是在哭泣,哭泣二小的离去(女生读第六节)

秋风啊,他分明是在歌唱,歌唱二小的英勇(男生读第六节)

4、二小的故事这么感人,这么让人可歌可泣!一起读好这个成语(感人肺腑可歌可泣)

三、感情升华

1、就这样,二小走了,他的故事化为一首歌,一首哀思的歌,一首怀念的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

2、师总结:王二小,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后方机关的安全,拯救了几千个老乡的生命。二小离开了我们,只留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首深情的赞歌,让我们用我们动情的声音来歌唱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完整欣赏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并能向他人讲述他的故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和憎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朴实,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带或伴奏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听听看!(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关于这首歌,你听懂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题目。)

3.出示资料。(抗日影片中有关敌人烧、杀、抢的片段。)

师述:王二小是抗日英雄。6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疯狂地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本鬼子毫无人性地*淫杀掠无辜的老百姓。

他们的恶行激起了中国人的奋力反抗,连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也组织了抗日儿童团。王二小就是当时涌现出的抗日小英雄之一,他的动人事迹早已传遍神州大地,这首歌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创作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2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做到:(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词,分小组交流识字的方法。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词。

2.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注音的生字:

①开火车认读。②你觉得哪些字不易读准?(生提出后,师即时归类指导)边音:怜;平舌音:死、惨;后鼻音:乒、乓。

其实,我们和汉字娃娃交朋友,不但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还要认清它们的样子。

(2)出示无音节的生字。

①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说到一种方法接着问。(还有哪些字可用这种方法记?)

a.“乒乓”要注意什么?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多一点,少一点?(贪、怜、郎)

b.“敌”是怎么记的?扩词。

②卡片出示生词,读到下列词时指导。

贪玩:用贪玩说一句话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怎样贪玩。

③我们读准了音,记住了形,能否写得漂漂亮亮呢?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惨”全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律。

4.抽生逐节读课文。(刚才,孩子们用各种方法学会了本课的生词,你能把这些词放在课文里去读读吗?)

5.采取多种形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把你认为最不容易读好的小节读给我们听好吗?为什么认为难?(帮读)

②你最喜欢哪节?(为什么喜欢)抽读→评→谁敢挑战,比他读得更好?(赛读)

三、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2、3节。

1.儿童团员的王二小,以放牛为名,在山坡上给八路军放哨。看见敌入扛着枪,来到了山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敌人来扫荡的画面。)

2.此时王二小心里会怎么想?生答:着急、担心……

3.指导朗读第2、3节,体会情况十分危急,王二小心里十分担心着急,害怕敌人发现老乡和后方机关的心情。

(二)学习第4节。

1.二小被敌人抓住,给他们带路,二小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2.从王二小的“顺从”你能体会到什么?板书: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生答: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指导朗读第4节。抽读——评价——齐读。(对呀,这是个多么聪明、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呀,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吧:齐读。)

(三)学习第5、6节。

上了当的敌人,恼羞成怒,露出了凶残的本性,把王二小……(生说:杀死了)你从哪里知道的?(生回答:挑在枪尖、摔死、睡在冰冷的山间……)

1.通过体会“挑在枪尖”、“摔死”等词,体会敌人的凶残,激起学生对敌人的仇恨。

(1)抽生说说自己学了这两小节后的感受。

(2)指导读第5节:抽读——评价。

2.理解为什么“含着微笑”,体会王二小为他人的安全勇于献身的精神。

(1)王二小已经牺牲了,他的脸上为什么还含着微笑?

(2)抽学生说。

(3)指导读第6节。(语速慢。)

3.齐读第5、6节。

(四)学习第7节。

1.引读。

过渡:是啊,秋风在落泪,村庄在哭泣,人们都含着眼泪传扬着王二小的故事。孩子们,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2.学生反复朗读第7节。

3.假如王二小还活着,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五)齐读全文。

二、情感升华(唱二小)

师述:我们的王二小凭着他的机智、勇敢,用他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干部和老乡的安全。他才十三岁,生命之花甚至还没来得及绽放。60多年了呀,人们都还在歌唱他,让我们含着眼泪、怀着崇敬怀念的心情,一起来歌唱我们二小吧!

三、拓展

1.回家把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2.其实在抗日战争中,还有许许多多像王二小那样大无畏的革命英雄。课后,试着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故事和资料。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6

佚名

方冰词劫夫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7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与生字组成的词语。

德育目标: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组织观看关于抗日的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歌曲导入(课前音乐)

1、今天,我们又要上新课了,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歌名是什么?——板书歌名

歌里在唱什么?(学生通过预习,估计能说个大概,况且有生会唱的;如说不太出可直接引入读书)

感觉二小怎样?

3、二小到底是如何地英勇呢?我们的语文书上刚好有这首歌的歌词,你们想不想好好地去读读,去感受感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词破句。

自读,师巡回检查。

2、开火车集体检查读词语(有拼音)

3、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扫清阅读障碍

(1)敌人

让生说说对日本鬼子的了解,补充介绍。

相机理解“扫荡”(可出示相关画面,感受日军的残酷)

相机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抗日、儿童团放哨等)

(3)、后方机关

(4)、埋伏圈

4、指名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集体评议

5、集体朗读,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小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如何机智地把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地读。

二、识字、写字

1、读生字(去拼音)

了解了小英雄的事迹,懂事的生字娃娃们都摘掉了帽子,向我们的小英雄表示默哀。你们还认得他们吗?

火车横开检查读。

2、给生字找朋友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集体交流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顺”

三、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小英雄故事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雄王二小为掩护后方机关和数千个老百姓,把敌人引进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了。过了一天了,课文里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得吗?

示表内生字,学生领读。

示表外生字,开火车读。

2、看来英雄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瞧我们小朋友学得多好呀!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读这篇课文,来细细地瞻仰这位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吧!

二、细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想:哪几段在写二小跟敌人斗争和英勇牺牲的经过?

2、指四名同学分别读,想:感觉二小怎样?板书:英勇机智

从哪里感觉到二小的机智、英勇?圈划出有关词句。

3、交流

(1)敌人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他假装顺从自有主张

哪几个词语最能反映?

板书:假装顺从

“顺从”是什么意思?假装顺从呢?

(2)这里指二小假装听谁的什么话?

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名读句。

师:敌人是怎样对二小说的呢?

(3)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想象敌人会怎样对二小说?(威胁和诱骗)

二小是怎样想的?

(这儿要引出第二段的学习,学生说不到二小想“如果他们进去的话,后方机关和老百姓会遭殃的,我——”,教师可点拨“二小他还会想什么?如果鬼子进山,会出现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引到第二段的学习;如果说到,就问:“你从哪里知道当时形式这么严峻的?”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4)学习第二段

指读,想:有什么感受?

引导抓住重点词语感受

a扫荡:敌人会做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b潜伏、隐藏:释义后比较不同

问:如果被敌人发现会怎样?感受情势危急

分别指导读句。连读整段。

(5)面临着如此危急的情势,面对着威逼着叫他带路的敌人,二小他心里怎样想呢?

师小结:他是假装顺从,心中可是“自有主张”啊!板贴“自有主张”

他今天可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残害过我们无数同胞的坏蛋的!

指导读好词语

再指导读第三段

3、细读第四段

引:王二小带路走在前面——]

(1)这里告诉我们什么?

(2)想象:二小带路时是怎样的神情?启:是很害怕的样子吗?

指名表演

指导读句。“怎样把二小这种从容不迫的样子读出来呢?”

(4)埋伏圈里的八路军看到敌人过来了,他们——

敌人才知道——

想:他们会有怎样的狼狈样?

指导读

鬼子兵被二小带入了我们的埋伏圈,他们无路可逃了,真令人高兴!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

指导连读段

5、学习第五段

过渡:这群凶残的敌人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二小的呢?

(1)指名读句,让生说说感受。

指导读

引读: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的胸膛射穿

这时心中感觉怎样?为什么?

指导读(个别读,男女赛读,齐读)

齐读段。

过渡:敌人消灭了,我们的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得到了安全。这一切,归功于谁?

是呀,我们的小英雄,用他的鲜血,用他年仅13岁的生命,为大家换来的这一切!那些老乡们知道后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同桌讨论,交流。

课文里是怎样写的呢?

6、学习第6段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引导理解“传扬、眼含热泪、歌唱”

到处传扬(理解意思后问:“传扬的什么事?”)(人人都被二小的故事感动着)

眼含热泪(他们心里是多么地——?)

歌唱(他们对二小是多么感激和怀念呀?)

指导读:如何读出人们的这种心情呢?(配乐)

齐读

过渡:真感人呀!老师也忍不住要流泪了!让我们忍住哀痛,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在写什么

7、细读第一段

指名读,说说这一段在写什么?指名说

放牛的孩子去哪里了?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可往日那聪明活泼的放牛娃却永远地长眠在地下了。示图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开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齐读(配乐)

后面几段是回忆二小牺牲的过程,这是一种倒过来的写法,我们以后还会碰到的。

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学完了,你们心中有何感想?

老师这儿有这个故事的视频录象,我们来欣赏一下好吗?

看完问:“王二小真是什么样的王二小?”

最后,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我们用我们动情的读书声来歌唱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吧!(配乐)

太感人了,下节课,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用我们的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小英雄深深的怀念吧!

四、指导背诵

这么动人的故事,想不想马上记在脑子里?

1、请你先挑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等会背给大家听。

2、指名背诵。

3、理清层次:课文首先写?后面是对英雄如何牺牲的回忆,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

4、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延伸

师:除了课文里的小英雄王二小,你们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历史上的小英雄还有好多,你们再去查找查找,我们明天来举办一个小英雄故事会,好吗?

歌曲中结束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8

一、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北师大版(实验)第四册14小英雄主题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是一首已谱成曲目广为传唱的诗歌,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叙事性课文《王二小》。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计划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英雄的内心世界,领会爱国主义感情;第二课时学写生字,熟读课文,练习复述,学会整理搜集来的资料。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14个生字,在学文中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

a、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认字的能力。

b、初步的观察、表达、想象能力。

c、学会欣赏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d、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了解抗日战争的史实,体会王二小英勇献身的精神,初步感受英雄的内心世界,领会爱国主义感情。

1、创新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展开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本课的

教学重点、难点为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具体情景,有感情地朗读,领会王二小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学法是

1、朗读体验法

2、指导观察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鼓励欣赏法

5、小组合作学习法

6、情境对话法

三、我的设计理念

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熏陶感染,采取多元、直观、形象再现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层层导读,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初学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树立起“英雄”的概念,培养从小就有崇敬英雄的意识。

接下来我着重说说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总说梗概,课前预习、上课伊始,播放故事背景、(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点击课件。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要求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对课文内容有疑问的,可以问老师或家长。

(这一要求体现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识字,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上课伊时,播放故事背景。(起因)点击课件。

适时渗透有关词语。 

(注重学生的背景感知,巧妙预设情境,让学生对抗战时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本文作情感铺垫)。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首先师生谈话: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位大哥哥叫什么名字?(王二小)对,他是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少年英雄。大家猜猜看当时他几岁?说说你今年多大了?王二小比你只大几岁?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称他为英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导入,可以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作为同龄人有更多相同的看法和见解,使学生明白英雄不都指大人。)

2、 揭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王二小在抗战时期做了一件什么事?

师适机说明“放牛郎”——放牛的小男孩,也就是文中简称为放牛的。

(注意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及时整和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交流听后感受。这发挥了教师的朗读特长,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情的熏陶。)

2、读准字音,渗透识字。这里分成五个小点。点击课件。

(1)难字认读。

(2)挑战好朋友冬冬读词语。

点击课件,出示词语:

(3)学生尝试读。

(4)同学相互挑战读。

(5)开火车巩固检查。

(在这里,教师大胆放开,充分相信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基本上做到独立识字,避免对学生造成束缚,鼓励他们自主认字。个别有识字困难的学生,倡导学生先独立认认看—>生生互助—>请教老师,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渔。)

(三)、再读想象,入境悟情

1、先生字回文读正确,生独立读、指名读,引导评价。

我们知道(词意的表达是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必须让学生回归到具体语境中去理解,才能获得积累。)在这一过程中

关注(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3、 接着扣疑解疑,了解起因。

紧扣支课题的疑问,读懂第一、二小节,引导想象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去了?……(点击课件)引读、理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的世界充满奇妙。在如泣如诉的语言引导下,展开想象,为领会诗歌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且在这里(多层次引导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这时老师过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敌人要是进去山沟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敌人正在前行,情况十分的危急。(板书:危急)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

4、接下来就来学习第三、四、五小节,课文的主体部分。

(1)先自由读。

(2)读后观看形象片断,引学生对话。这里细分为:

a、图文结合,大胆质疑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重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从图找文,图文对应,通过图画形象感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b、解疑,在解疑的过程中

适时板书:顺从

把 敌人 带进埋伏圈(贴板书)

c、点击课件,观看二小给敌人带路的片断(静音的),引导学生想象他与敌人的对话,在小组内说说,待会儿请你当个小小配音员,为影片配音。

(动态的课件把学生带回当时的真实场景,以形象画面带动学生思维,激发联想,释放潜能,挖掘新的学习途径,进行创造性的人物对话。)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注重小组讨论、交流。)

d、给课件配音。

(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言由心声,接着就能(3)引发深入思考,探究英雄内心。这里我先

a、相机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想了什么?

b、再看课件(有声的)。以此来探究英雄的内心世界。

可以肯定的是,王二小知道自己反抗敌人横竖是要死的。

为了“干部和老乡得到安全”,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板书:牺牲)

这样(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文意,使他们在情境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领会到小英雄的情感。这也体现了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之后就能在(4)、分合朗读中体验情感。这里我分为四个小层次:

a、师生分读。

b、读后评价,指导读。

c、齐读分读结合。

d、自荐读,挑战读。

(在学生细细读书的基础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心中有话要说,营造一方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一吐为快,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生读得动情处,师轻放歌曲旋律。(为有感情朗读课文创设氛围,也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6)最后学习故事的尾声,也就是课文的第六、七小节。

这一部分我主要采取先

引读过渡:因为王二小的机智、英勇,干部和老乡得到安全,而他……(板书:传扬)

b、紧接点拨促读,适机配上旋律。

(书不厌读,好文章正是要反复读。新课标关注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这就要让生字回文,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积累词语。因此,这一环节,围绕“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学法选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读为本,指导学生朗读入境悟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后,引导其真切地读出心中的感受将变得水到渠成。①师生一起通读全文,然后②回归课题,总结全文。这时欣赏歌曲就有所收获了,使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并由此形成一个课堂小高潮。而后,③再让学生完成拓展性作业。)

附: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危急牺牲

敌人

顺从 传扬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9

作者:yl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37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2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关键】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理解并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及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同学们,这首歌描写的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 

3.人们为什么要深情歌唱王二小呢?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渎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出示) 

di         mai fu          guanmishun              shuai si 

敌人       埋伏机关迷失顺从摔死 

zhan       chou          yang       tiao            tan               gou 

战士       报仇传扬挑在枪尖贪玩山沟 

yin         zhua         quan        pingpang       pian       

隐藏抓住埋伏圈乒乓受骗 

jun tang  

八路军      胸膛 

(1)自渎词语。 

(2)你在字的音、形、义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 

字音: 

“死”:读前鼻音。 

“圈”:在这理读“tiao",你能用它的两个音分别组词吗? 

字形: 

“死”下面的右边是“”,不是“”。 

“抓”:右边是:“爪”而不是“瓜”。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还有谁向刚才读书的同学挑战,能比他们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2(出示挂图)王二小为了---,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换来了战斗的---,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3.生交流、讨论。 

4.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通过熟字或熟部件来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 

“顺”:左边的“川”写得紧凑些,和右边的“页”宽窄相等。 

“战”左右位置相等,“戈”写得略高些。 

“扬”左窄右宽,右边的“”要一笔写成。 

“伏、仇、埋”: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作业 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di   ren       mai  fu       ji  guan       mi  lu   

(      )      (       )      (      )      (       ) 

shun  cong    mi   shi      zhan  shi      chuan  yang  

(       )    (        )     (       )      (        ) 

二、填空。 

“扬”:共(   )画,第四画是(     )。 

“死”:共(    )画,第五画是(     )。 

三.比一比,组词。 

战(      )  扬(     )  伏(      )  迷(       ) 

站(      )  杨(     )  浮(      )  谜(       )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3.教育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复仇   顺从   迷失    战士     埋伏)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教学第23节。 

(1)(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3节。 

(3)王二小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自渎第2节。 

(4)你知道了什么?相机理解:“扫荡”、“潜伏”、“隐藏”。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2.教学第4~5节。 

(1) 王二小把敌人带到了哪里?结果如何?指读第4~5节。 

(2) 你读懂了什么? 

(3) 想象一下,王二小心理怎么想?敌人是怎样的狼狈? 

(4) 能从那些地方或那些词语看出敌人的凶残? 

(5) (出示挂图)八路军战士在干什么? 

(6) 有感情地朗读第4~5节。 

3.教学第一节。 

(1) 王二小牺牲后,他放养的牛儿还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第吃草,却再也看不见王二小了。 

(2)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4.教学第6节。 

(1) 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 

(2) 自渎第6节 

(3) 你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4)  带着怀念的感情齐读第6节。 

5.齐读全文。 

三.总结。 

读完课文,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二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扩词 

机(      )(      )(     )    顺(       )(       )(       ) 

战(      )(      )(     )    迷(       )(       )(       ) 

二、写近义词。 

潜伏(       )隐藏(      )顺从(      )复仇(     ) 

二. 多音字组词。 

挑 

三. 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背诵课文。 

2. 会唱这首歌。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抗日小英雄 王二小。 

2.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王二小。 

3. 齐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1. 边看图边想故事情节边把课文背下来。自背。 

2. 老师引背:老师背每节诗的第一句,生接着背。 

3. 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 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1. 放录音磁带。 

2. 生轻轻地跟唱。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王二小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王二小将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1. 我把苹果洗给别人吃。 

2. 妈妈把饭烧好了。 

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那天早上,(     )去(      )“扫荡”。山沟里潜伏着(          ), 

还隐藏着(       )。 

2.王二小带路(      ),(               )的埋伏圈。(          ),敌人(         )受了骗。 

三. 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歌唱二小放牛郎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了解哪些小英雄?有许多小英雄都聪明机智,英勇无畏,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王二小。

2.播放歌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渎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出示)生字

敌人  埋伏  机关迷失  顺从 摔 死

战士    报仇 传扬挑在枪尖                       

乒乓受骗     八路军     胸膛

(1)自读词语。

(2)指名读字词

正音:

“死”:读前鼻音。“圈”:在这里读“quan”,你能用它的两个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还有谁向刚才读书的同学挑战,能比他们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2.(出示挂图)王二小为了---,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换来了战斗的---,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3.生交流、讨论。

4.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顺 战 扬 仇 埋,读好生字。

2.分析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书写。

“顺”:左边的“川”写得紧凑些,和右边的“页”宽窄相等。

“战”:左右位置相等,“戈”写得略高些。

“扬”:左窄右宽,右边部分共三画,除两撇外,要一笔写成。

“仇、埋”:左窄右宽。

4.教师范写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完成部分《习字册》上有关的字。

板书设计:

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顺 战 扬 仇 埋

17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图文结合,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4.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雄王二小为掩护后方机关和数千个老百姓,把敌人引进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了。课文里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得吗?出示生字,学生领读。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看来英雄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瞧我们小朋友学得多好呀!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读这篇课文,来细细地瞻仰这位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吧!

二、细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哪几段在写二小跟敌人斗争和英勇牺牲的经过?

2.指四名同学分别读,思考:你感觉二小怎样?板书:英勇机智

3.过渡:你从哪里感觉到二小的机智、英勇?

4.学习第二、三段

(1)(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3节。

(3)敌人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他假装顺从自有主张哪几个词语最能反映?板书:假装顺从“顺从”是什么意思?“假装顺从”呢?这里指二小假装听谁的什么话?

(4)看图,想象敌人会怎样对二小说?(威胁和诱骗)二小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说不到二小想“如果他们进去的话,后方机关和老百姓会遭殃的,我——”,教师可点拨“二小他还会想什么?如果鬼子进山,会出现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如果学生说到,就问:“你从哪里知道当时形式这么严峻的?”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5)学习第二段指读,思考: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引导抓住重点词语感受a扫荡:敌人会做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b潜伏、隐藏:释义后比较不同问:如果被敌人发现会怎样?感受情势危急分别指导读句。齐读整段。

(6)面临着如此危急的情势,面对着威逼着叫他带路的敌人,二小心里怎样想呢?

(7)师小结:他是假装顺从,心中可是“自有主张”啊!板书“自有主张”他今天可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残害过我们无数同胞的坏蛋的!指导读好词语。

(8)指导读第二、三段。

5.教学第四、五段。

(1)出示第四段:指名读。思考:这里告诉我们什么?

(2)想象:二小带路时是怎样的神情?是很害怕的样子吗?指名表演

指导读句:“怎样把二小这种从容不迫的样子读出来呢?”

(3)埋伏圈里的八路军看到敌人过来了,他们——

(出示挂图)八路军战士在干什么?

敌人这时才知道——想:他们会有怎样的狼狈样?指导读:鬼子兵被二小带入了我们的埋伏圈,他们无路可逃了,真令人高兴!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

(4)过渡:这群凶残的敌人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二小的呢?

(5)指名读句,让生说说感受。

(6)引读: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的胸膛射穿这时心中感觉怎样?为什么?指导读(个别读,男女赛读,齐读)齐读。

(7)过渡:敌人消灭了,我们的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得到了安全。这一切,归功于谁?(王二小)

总结过度:是呀,我们的小英雄,用他的鲜血,用他年仅13岁的生命,为大家换来的这一切!那些老乡们知道后会怎样说?怎样做呢?课文里是怎样写的呢?

6.学习第6段

(1)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引导理解“传扬、眼含热泪、歌唱”到处传扬。理解意思后问:“传扬的什么事?”(人人都被二小的故事感动着)眼含热泪(他们心里是多么地——?)歌唱(他们对二小是多么感激和怀念呀?)

(2)指导读:如何读出人们的这种心情呢?(配乐)齐读过:真感人呀!老师也忍不住要流泪了!让我们忍住哀痛,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在写什么

7.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段在写什么?

(2)指名说放牛的孩子去哪里了?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可往日那聪明活泼的放牛娃却永远地长眠在地下了。

(3)示图: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开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齐读(配乐)后面几段是回忆二小牺牲的过程,这是一种倒过来的写法,我们以后还会碰到的。

8.齐读全文。

三、总结。

读完课文,说说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假装顺从

王二小 自有主张

光荣牺牲

老乡   歌唱王二小

17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

歌唱二小放牛郎(通用1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颂英雄学精神

    活动意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抗日战争史,使学生知道我们伟大祖国遭受...

  • 感动,抗日精神

    曙光小学 沈纪良一、 活动目标1、 让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您是我心中的一盏灯

    永宁小学四中队主题队会 一、集队,报告,出旗,请出主持人(略)二、 主持人串联词展开活动甲:金色的太阳照耀...

  • 感动抗日精神

    永宁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一、 活动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耻辱,牢...

  • 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

    新胜小学五中队主题班队活动2005.11.22一、活动目的:通过班队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改掉以前...

  •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

  • “以德律己”在言行

    活动目的:1、 让小朋友知道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以德律己。生活在49人的大家庭中要和睦相处,团结友好,争做一个讲文...

  • 学会自我服务的本领

    一(1)班班队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勇敢、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

  • 我们去郊游

    10月份四(3)班班队活动 刘玲珠一、 活动目的:通过对“我”在星期天所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

  • 和好书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使学生明白读书的意义;2、使学生懂得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多读、多看、...

  • 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队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活动形式:小品...

  • 做个孝敬的好孩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以榜样的故事使学生明理,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