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4.2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用2篇)

4.2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5

4.2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篇1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

①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②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③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④从rna流向dna(逆转录)。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

2.学习建议

1.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在“中心法则”的学习中,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2.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较抽象。学习过程中要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归纳总结三者间的关系。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一类是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最后得出结论: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再通过“人的身高”等事例,了解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知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1982年科学家发现rna可复制

b.1957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引起的

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d.1970年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

2.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a.基因的遗传定律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d.自然选择学说

3.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a.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控制长翅果蝇的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

c.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d.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6.当克里克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后,人们又通过科学研究对中心法则进行的补充包括()。

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蛋白质的复制④转录⑤逆转录⑥翻译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⑤

7.下列有关细胞质基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器中

b.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d.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子代

8.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a.基因完全决定性状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

d.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9.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①人类的白化病②囊性纤维病③苯丙酮尿症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下列各项中,不是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是()。

a.mrnab.核糖体c.trnad.内质网

12.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很多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b.有的情况下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c.有的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多个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不会受到环境影响

13.逆转录过程的发现对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来说是()。

a.完全否定b.毫无意义

c.补充和更加完善d.彻底完善

14.导致囊性纤维病变的根本原因是()。

a.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b.cftr蛋白结构异常

c.支气管中黏液增多d.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15.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下列各项中,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含有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基因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不同则性状不同

二、非选择题

16.(xx年江苏省高考题)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

(2)整合后它按照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为模板合成,并进而通过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17.已知甲、乙、丙三种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三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甲;乙;丙。

(2)过程3、10表示;

过程6表示;

过程1、4、8、11表示;

过程2、5、9表示;

过程7表示,此过程需要有的作用。

(3)用简略图表示这三种病毒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甲:。

乙:。

丙:。

18.如下图所示,在a、b两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个碱基对,其他试管加入的rna,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前四个试管内有产物生成。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能形成rna的试管是;若c、d、e试管中加入的信使rna都是由此产生的,则这些rna分子中均含个碱基,最多有个密码子。

(2)写出试管中的产物名称:

a;b;c;d。

(3)a、b两试管内的dna在作模板时的区别是

(4)若想在e试管内获取多肽,还应加入的物质是。

19.右图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回答:

(1)基因是指。基因中的代表遗传信息,如图中所示形成的cftr蛋白质结构异常的原因是。

(2)此种病例所涉及的是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与、基因与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3)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基因能通过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d4.d5.d6.c7.a8.b9.c10.d11.d12.d13.c14.a15.c

二、非选择题

16.(1)rna逆转录酶dna(2)碱基互补配对dnamrna翻译(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要的原料、能量和酶等

17.(1)dnarnarna(2)dna复制r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逆转录酶(3)如图所示:

18.(1)bc3010(2)dnarnarnadna(3)前者的两链均作模板,后者只有一条链的片段作模板(4)转运rna

19.(1)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2)单个基因基因产物环境(3)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4.2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篇2

生物1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⑴中心法则。⑵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解决方法]⑴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心法则。⑵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解决方法]运用教材中的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存在两种情况: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六、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图片。七、学生活动1、让学生分析资料,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2、学生总结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dna;也可以从dna→rna。但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rna或dna。克里克的中心法则有没有不足之处呢?[资料分析]投影教材p69的三个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归纳总结: 

要求学生明白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有:⑴dna→dna:dna的自我复制;⑵dna→rna:转录;⑶rna→蛋白质:翻译;⑷rna→rna:rna的自我复制;⑸rna→dna:逆转录。学生阅读教材p69相关内容。教师运用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粒、白化病实例,请学生说出基因是如何控制这些性状的。这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实观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教师出示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                      

cftr蛋白质的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又如一个人的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基因不正常,那么这个人就会合成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形状就由正常的圆饼状变为异常的镰刀型而引起疾病。上述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最后,通过“人的身高”这一事例,说明在自然界,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提出假说,得出结论;[问题探讨]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三)总结中心法则的内容,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情况。(四)作业布置      教材p71练习。(五)板书设计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克里克的中心法则      2、中心法则的发展      3、完善后的中心法则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间接控制      2、直接控制               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      5、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母系遗传。 

4.2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