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作文辅导 > 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8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事事”,不能真正达到整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问,学生批作文,老师该做些什么? 
我觉得,学生互批作文,老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宏观把握,搭好学生互批平台。 

在学生批改之前,老师要认真阅学生全部作文,对学生本次作文的优点、缺点及各个方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针这些问题指出本次作文批改的导向,诸如,这次作文同学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并写出批语。一是作文思路是否清晰;二是全文构思是否新颖;三是找出作文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四是作文的引题、结尾如何。这样,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就有了定向性,避免了盲目和无从下手。下一次作文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作文具体,设计其它方面的问题.这样反复多次,涉及到的问题就会“面面俱到”,学生也会全方位地点评和打造自己的作文,收益非浅。 

二、 批改批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老师将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收上来,进行“回炉”。不过,这一次重点要放在学生的评语上,针对作文文本,看批改作文的同学评语下的是否准确、合理,然后,老师再加以评点。这样,学生不仅从同学作文中汲取了经验,也很快走近了老师的角色。我想,一个能辩识别人作文水平高低的学生,他已经向写好作文迈出了一大步。 

总之,在学生批改作文时,老师不能真正闲下来,更应该用心参与在学生的作文活动中,这样,才能在“轻松”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达到学生互批作文的目的。

----------------------------------------------

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中考作文复习7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

  • 中考作文复习7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

  • 训练学生书面口头表达的好方式

    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 训练学生书面口头表达的好方式

    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

  •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

  • 消除“作文恐惧感”

    据多年来对中学生的询问、调查和统计,除少数酷爱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是说起作文就慌,视作文为“...

  • 消除“作文恐惧感”

    据多年来对中学生的询问、调查和统计,除少数酷爱文学和写作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是说起作文就慌,视作文为“...

  • 中考创新作文(三)

    第三式:交流对话,问答俱全 把人物之间就某一话题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看法记录下来,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一种。这种写法...

  • 中考创新作文(三)

    第三式:交流对话,问答俱全 把人物之间就某一话题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看法记录下来,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一种。这种写法...

  • 中考创新作文(二)

    第二式:连缀日记,强化真情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私务应用文文种,把自己在一天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是...

  • 中考创新作文(二)

    第二式:连缀日记,强化真情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私务应用文文种,把自己在一天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