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教案 > 综合性学习教案 >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8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1

一、设计思路:

世界许多古老民族的历史和文学,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是一个了解世界文化、开阔眼界和拓展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一则希腊神话。它主要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盗取火种,被宙斯缚在高加索山上百般折磨,最终获救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普罗米修斯英雄行为的赞颂、钦佩、感激之情。

以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为主轴,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揭题导入,了解希腊神话:学生对希腊神话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布置搜集相关的背景、人物资料,初步了解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相机教学“金钥匙”——认记外国人名的方法;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生自学生字词语,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用加小标题的办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质疑问难;三,自主学文,感悟英雄形象:让学生各抒己见——普罗米修斯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鼓励个性化解读,放手让学生读文、勾画、批注,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词句、感情朗读、补白写话等方式逐步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回顾全文,普罗米修斯这一英雄的形象就会立体而鲜活,最后,出示有关普罗米修斯的艺术作品,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二、教案:

课 题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课时

2

教学目标

(分层)

1、写字14个,联系上下文理解“苦海”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想象普罗米修斯受难时的所思,补白写话。(a、b层)

4、搜集古希腊神话中有关“普罗米修斯”“宙斯”等的资料,激发自学的兴趣。学习认读外国人名字的方法。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句段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学生准备:搜集古希腊神话中有关“普罗米修斯”“宙斯”等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了解希腊神话。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由古希腊神话引入。

2、谈谈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利俄斯和海格立斯。相机教学“金钥匙”。

1、自学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解词。)

3、课文讲了普罗米修斯的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鼓励学生质疑。

了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

谈谈自己对文中众神及海格立斯的了解。说说自己记外国人名字的好方法。学习“金钥匙”。

自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分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段,加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盗火,受难,获救)

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这篇神话主要讲了什么?(相机板书:盗火,受难,获救)

2、你喜欢普罗米修斯吗?(鼓励学生个性化感悟)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各抒己见。

二、自主学文,感悟“英雄”形象。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普罗米修斯的哪些言行最能打动你?

2、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

①“他发现人类住在山洞里……”

②“他鼓足勇气去见主神宙斯……”“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人类必须有火!’”

③“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指导学生朗读,看图,想象,写写普罗米修斯的心中所想)

④“一年又一年……”

3、爱是有回应的。英雄的故事震撼了天神,更震撼了人类。引读20、21自然段。

1、说说现在普罗米修斯在你心中的形象。

2、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们用火种纪念他,用雕塑再现他,用诗歌怀念他。

3、出示诗歌。

默读,勾画,批注。

交流,讨论,朗读,写话。

●抓住“饥寒交迫”等词语,了解人们生活的悲惨;朗读;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善良、悲天悯人。

●从“鼓足勇气”“下定决心”“必须”等词语中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坚定。

●抓住“呼啸”“敲打”“尖叫”“撕裂”等词语体会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折磨,看图,并加以想象,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决、不屈服,建立“英雄”的形象。

●进一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顽强不屈,加深对“英雄”形象的认识。

朗读。

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

了解有关普罗米修斯的艺术作品。

朗诵。

板书: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由学生填写)

如:善良、勇敢、不屈服、无私等

盗火                         伟大的朋友

受难                         伟大的英雄

获救

三、课后反思

1、反复研读教材是关键

反复研读教材,进行正确且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教学的关键。如果没有对文本正确、深入的解读,那么,诸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机智等等都是空中楼阁。在上课之前,我反复读文本数十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可谓是“每读每新”。初读时,觉得这篇课文篇幅长,文章难,离学生的生活远,学生不易理解,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再读时,渐渐读出了点味道——18、19自然段深深打动了我,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能够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惜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再从读课文拓展到希腊神话和有关普罗米修斯的艺术品,读的范围更宽了,对这个英雄有了更立体的了解……就这样一遍遍的研读,教材已烂熟于心,这时,确立目标,找准重难点——“抓住重点句段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便不是难事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通过读文,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善良、勇敢、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无私的品质,“英雄”的形象便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来了。因此,反复研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正如古龙先生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写道:“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环,心中无环,环即是我,我即是环。”那么,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在对文本有了正确且深入的解读后,教师与文本已融为一体,教学方法、手段等不过信手拈来而已。

2、琢磨应更细致一点

在反复研究建材的基础上,教师要理清一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预测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理解水平与能力,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种可能,反复琢磨,不断改进。例如,刚开始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引导学生按照行文的线索——即“盗火——受难——获救”来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与形象的。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盗火”一部分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而学生最感兴趣的、会产生疑惑的可能是“受难”一段,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那么是否可以直接切入这一部分呢?在反复研读文本,不断调账思路的基础上,我将思路定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处理:如果他们对“盗火”更感兴趣就先学“盗火”,如果对“受难”更感兴趣就先学“受难”,但这也无形中对教师驾驭文本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中,我安排了一处读写结合的补白写话——“面对种种折磨,被缚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会想些什么”,但在操作中效果不佳,学生的思路未打开,语言也不生动、不丰富。看来,还得思考背后的原因,找到改进的措施。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功夫更过应在课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一生去备课。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敬佩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

三、教学准备

收集“普罗米修斯”“宙斯”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体会普罗米修斯很有同情心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神话。抽生说想到了什么?

2、板书:希腊神话。抽生说这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3、板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希腊神话。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检查字、词

2、抽生读文

(三)学习1---6自然段

1、分男女生读,读完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结:天神普罗米修斯向主神宙斯请求赐给正过着可怜生活的人类,宙斯不肯,天神普罗米修斯下决心帮助人类。

(四)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2、3、4部分,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过渡: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补充)(英雄),那他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儿呢?富有同情心(1-6)

(三)学习第二部分(7—12)

1、他的英雄行为还表现在他热心帮助人类,请同学们用“—”画相关句子,体会。

2、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13—19)

1、他的英雄行为还表现在他面对惩罚,毫不屈服

2、用﹏勾画相关句子。自读、感悟

3、交流体会:如果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他呢?

4、由此可见,他真是一名英雄

5、带着敬佩之情朗读

(五)学习第四部分

1、人们是不会忘记这位英雄的,好人终将有好报

2、小结:人们感激、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几个世纪后,英雄海格立斯救下了伟大的普罗米修斯

(六)拓展

教师: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儿?

学生: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

师问:你的心中谁就是英雄?

学生:谈

(七)作业

用一段话来写关于英雄的一件事

(八)交流

(九)小结: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生活中的小英雄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

课后反思:

从这节课学生的反映来看,本课是成功的。我觉得我有这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

1、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循规蹈矩的模式,我的环节是跟随着学生在走。比如当学生说:“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他有同情心时,我便进入了了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

2、抓词、句比较恰当。比如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体会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山上受折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宙斯的无情,恶毒;普罗米修斯的毫不屈服。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是先让学生去找普罗米修斯受折磨的句子,然后抓出重点词如:呼啸、撕裂等,在让学生想象画面做动作体会他遭受的是百般折磨。最后让学生读,这样在体会之后读就会读的有声有色。

不足之处是:

1、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还不够充分。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火与光

课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奇异的激光》、《灯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与“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等有关的语句,感悟他的英雄行为。

2.感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加深对英雄行为的理解。

(三)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情感。

四.跟老师一起学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理解,理解文章思路:读课文,找出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默读思考:文中描写的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能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5.想象普罗米修斯在忍受这些折磨时会想些什么?

6.带着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敬之情朗读18段。

《奇异的激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10个字;

(二)能力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激光的特点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四.跟老师一起学

1.读了课题,你们产生了什么问题呢?奇异是什么意思呢?激光是怎样的奇异呢?下面我们来快快读书吧!

2.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同时,看一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奇异的激光的?

3.学习课文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激光的奇异?

(2)了解文章结构。

①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看看这两个自然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总起、总结)

②写作顺序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4.文章的内容大概了解了,文章的结构清楚了,下面我们该深入细致地走进奇异的激光了!

5.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了解语言的表达方法:

(1)比较句子:

①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通过比较,了解表达方法,通过三次重复更能体现只有激光才是最亮的、最快的、最准的光,同时增强语势,强调激光的神奇。)

(2)进行语言训练:把激光作为主语表达。

(让学生懂得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感受中国的语言文字很有魅力。)

学习最亮的光的部分,看看它奇异在哪里。

读最亮的光这一部分,看看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出激光是最亮的光,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

句(1):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这种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还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激光却有很强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

体会激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同时了解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体现出激光具有方向性,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所以很亮。

句(2):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体会激光最亮,抓住100亿倍这个数据来体会,同时通过读来加深感受。并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列数据,以数据说话,以数据来说清道理。

句(3):打个比方说;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致永久地失明。

进一步体会激光是最亮的,同时了解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对比的说明方法,更加突出激光是最亮的。并且理解分号的作用。

了解最亮的光在军事中的作用。

6.了解激光在生活中、祖国的建设中的作用

7.这节课,我不光了解到有关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特点和作用,还学习了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来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具体。

①用如果……就……;如果……就会……。练习写一段话。(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既学习用关联词说话,又学习写排比句式,还练习使用分号,一举三得)

②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激光的知识。

《灯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能力目标:

感受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跟老师一起学

1.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到处灯火辉煌,但是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人们是多么渴望灯光啊!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重温革命先烈为此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2.结合上下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等词语。

3.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导分段

5.读课文,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6.《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7.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8.读往事这部分内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9.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10.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11.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12.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光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13.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4.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5.重点句子

(1)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16.重点:“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构成成语。

谈(   )说(   )             摇(   )摆(   )             道(   )论(   )

欢(   )喜(   )             (   )惊(   )怪             争(   )恐(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深情(   )(   )             巧夺(   )(   )             疏忽(   )(   )

别具(   )(   )             物归(   )(   )             其乐(   )(   )

匠心(   )(   )             (   )斟(   )酌             摇(   )摆(   )

喜不(   )(   )             (   )(   )分辨             (   )领(   )会

道(   )论(   )             (   )繁(   )茂             功力(   )(   )

(   )(   )瑰宝             四目(   )(   )

三.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1.宁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成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1.天空中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瞧,那盆一串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的星星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上能够搭配的词语

(   )的松脂                 (   )和谐                    (   )的火焰

静寂的(   )                 清新的(   )                 澎湃的(   )

六.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人类大肆砍伐森林,(   )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   )这家商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   )经常是顾客盈门。

3.期末复习很紧张,我们(   )要自己复习好各门课程,(   )应当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七.阅读短文,按要求去做

(一)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这段话是《______________》一课中的。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_______记叙的。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榆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竞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短文分成三段,段首用d表示。

3.简要回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构成成语。

谈(   )说(   )             摇(   )摆(   )             道(   )论(   )

欢(   )喜(   )             (   )惊(   )怪             争(   )恐(   )

答案:略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深情(   )(   )             巧夺(   )(   )             疏忽(   )(   )

别具(   )(   )             物归(   )(   )             其乐(   )(   )

匠心(   )(   )             (   )斟(   )酌             摇(   )摆(   )

喜不(   )(   )             (   )(   )分辨             (   )领(   )会

道(   )论(   )             (   )繁(   )茂             功力(   )(   )

(   )(   )瑰宝             四目(   )(   )

答案:略

三.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1.宁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成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1.天空中的小鸟,快活地唱着歌。

2.你瞧,那盆一串红像被羞红了脸。

3.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像眼睛眨呀眨。

五.填上能够搭配的词语

(坚硬)的松脂                (构建)和谐                    (美丽)的火焰

静寂的(山林)                清新的(空气)                澎湃的(大海)

六.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如果)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因为)这家商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所以)经常是顾客盈门。

3.期末复习很紧张,我们(不仅)要自己复习好各门课程,(还)应当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七.阅读短文,按要求去做

(一)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这段话是《草原》一课中的。

(2)这段话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答: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è]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榆树

d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竞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d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d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短文分成三段,段首用d表示。

3.简要回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答: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抓住关健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理解英雄行为。

一、游戏导入

1、中国有个成语“巧舌如簧”,说的是舌头灵巧,能说会道。咱们来一个“巧舌如簧”,老师这里有几个挺烦琐的词语,你能把它读准确吗?

普罗米修斯赫利俄斯宙斯海格利斯

2、咱们难度加大一点,要又快又准确地读完。

3、揭题导入。聪明的同学一看就知道,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故事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回答。

(他是一个英雄,他热心帮助人类,他甘愿自己受到惩罚也要把火种带到人间……)

板书:富有同情心

热心助人

坚强不屈

过渡:让我们深入走进故事,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坚强不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文中那些地方最能体现他的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注意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最感动的地方反复读一读,随后同桌交流。

抽生汇报。

(一)学习坚强不屈部分。

1、指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放音乐。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图画,这就是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而此时的他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脚下是万丈深渊。

3、引读

身缠铁链被栓在山崖上的普罗米修斯,任凭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也决不_________,决不________,决不________。

身缠铁链被栓在山崖上的普罗米修斯,任凭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也决不________,决不________,决不________。

身缠铁链被栓在山崖上的普罗米修斯,任凭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也决不________,决不________,决不________。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________。

4、这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说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谁想读读?边读边想象,读出一幅一幅活的画面来。

5、老师和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佩,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英雄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

齐读。

(二)学习富有同情心部分。

1、过渡: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优秀品质呢?

指名读。

2、他为什么要给人类带来火种呢?没有火人类会怎样?

指名读。

3、引读:没有火,人类只能()。

没有火,人类只能()。

没有火,人类只能()。

想象说话:没有火,人类还会怎样?

4、没有火,人类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5、师:普罗米修斯是天神,人类没有火并不影响他过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他可以对人间的悲惨不闻不问,但他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宙斯和众神,不管前面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一定要帮助人类。

(三)学习热心助人部分。

1、过渡: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优秀品质呢?

指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火种!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引读:有了火,人们开始用它——

小结:有了火,我们在漫漫长夜有了光明的陪伴,不再孤独;有了火,我们赶走了寒冷,拥有了温暖;有了火,我们告别了愚昧,走向了文明。总之,有了火,人类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3、自由读一读人们没有火的悲惨,和有了火的幸福。

(四)再次感受英雄

1、相信学到这儿,每一位同学都想赞美我们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然而,这个使人类过上了幸福生活的英雄

却遭受着巨大的折磨。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来感受一下我们的英雄的坚强不屈。

齐读第18自然段。

2、此时此刻,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

(普罗米修斯,你这个盗火的英雄,你是那样的勇敢,你是那样的不屈不挠,你是那样的英勇顽强,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神宙斯也不能让你屈服!人类永远都不会忘记你,永远都会感激你!是你,让人类走出了愚昧,是你,让人类走向了文明。)

3、放音乐。

引读:英雄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也感动了神,太阳车的_________几个世纪过去了,_________。

4、对照板书总结。其实在生活中,像普罗米修斯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请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指名说。

四、拓展延伸

英雄永远不会被遗忘,人们永远感激他,赞颂他,敬佩他。直到今天,全世界仍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那就是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这里,火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着光明和进步。

不少的诗人以诗明志,用诗文来倾诉心中的景仰之情,如诗人拜伦、雪莱都写过这样的诗。老师这边有一首。(出示诗文)

让我们怀着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感动、崇拜之情一起来读。

普罗米修斯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带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的新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作业

推荐阅读《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神话《燧人氏钻木取火》。

教学反思:

1、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对文本的回读等有效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构建三个画面“,让学生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忍受煎熬而不懈追求,甚至牺牲一切”的精神。来培植学生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品格。

3、教师的表扬语要再丰富一些

4、教学机智不够,平时一定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对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的朋友、英雄产生赞美、钦佩之情。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英雄受难环节,抓住第18自然段中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和发表见解。

2、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

三、教学难点:

1、能发挥合理的想象,想象出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承受的苦难。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回顾课文。

1、激趣,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20xx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举世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有一项规模较大的活动——圣火传递,那么你知道圣火源自哪个国家吗?(学生若不知,由教师告知)

就是古希腊。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火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带给人间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天神,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引领学生关注课题,熟悉课题,读好人名)

2、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出示金钥匙:同学们,外国人的名字一般比较难记,有时影响阅读速度。精读课文时,我们要把重要的人名挑出来反复读顺,不重要的人物名字可以整体认记。

老师这里还有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名字,谁能准确的来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抽生读后全班读)

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利俄斯海格立斯

(二)品读、感悟。

1、面对惩罚,决不屈服

(1)认识了课文中的人物,我们也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的天神。他是为了帮助人类,才受到宙斯的惩罚的。那课文哪几个段落在具体写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惩罚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吗?(生汇报:18、19自然段)

(2)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两个自然段,看看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18、19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普罗米修斯受惩罚的句子,找关键词体会并想象他忍受了哪些折磨,可适当的做些

(3)汇报

学习“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

(4)抽学生读句子,说说是从哪些关键词语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苦痛。(抓住“终日”“敲打”“尖叫”“撕裂”等词,用做动作,换词等方法谈感受)

(5)老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师指图创设情境):你看,这是宙斯派来的大鹰,它们都有长着钩子的嘴和长长的利爪。就是它们盘旋在普罗米修斯的周围,在他耳边发出可怕的尖叫,用尖利的嘴一口一口地啄食他的肝脏。发现了吗,那只最凶狠的大鹰它的嘴上正叼着从普罗米修斯身上撕下来的一块肉,而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已经是血肉模糊。白天,他的肝脏被啄光,晚上又长出来。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这个句子。

(6)然而,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苦难就只有这些吗?我们读书,还得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去感悟,因为文字背后往往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大家想象一下:他还可能遭受怎样的痛苦呢?(课件出示相关提示,学生想象)

当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时,他……;

当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他……。

(7)大英雄受难,我们心如刀绞,让我们用朗读表达这种感受吧!

2、学习“一年又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普罗米修斯一直被捆在那里。”

(1)这样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又忍受了多久呢?谁在开始的学习中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告诉大家。(课件出示第19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普罗米修斯忍受惩罚的时间之长。)

(2)然而,普罗米修斯除了肉体上遭受的痛苦外,真正可怕的还有什么?(失去自由,精神上的折磨)

3、学习“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1)面对如此严厉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表现的呢?谁能来读读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语感受出来的?并把感受读出来。(抓住“不哼一声”、两个“决不”体会,并板书“决不屈服”)

(3)创设情景再读句子

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三)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

1、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能够忍受这样的折磨,决不向宙斯交还火种呢?他是为谁取的火种呢?(板书“帮助人类”)

2、学习“他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食——他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

(1)你是怎么理解“饥寒交迫”的?

(2)你还从这个句子中读到,感受到些什么?

(3)全班读句子,读出人类没有火的可怜来。

3、学习“人类必须有火。”

没有火,人类的日子比野兽还要坏。所以,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要帮人类,改变人类饥寒交迫的生活。(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并板书)

4、学习“有了火,人们赶走了寒冷,拥有了温暖;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吃熟食;有了火,人们走出阴暗角落,到户外阳光下生活;有了火,人们学会了抵御林中野兽的侵袭;有了火,人们学会开采矿石,冶炼铜铁,铸造工具和武器。有了火,人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人类终于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有了火。然而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帮助就此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谁来把下面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

5、是啊!自从有了普罗米修斯和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取回的火种,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遭受着严厉的惩罚。(齐读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句子。)

6、但是,当他在高加索的峰上,看到人类生活得很幸福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决不屈服。(读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的句子)

7、此时此刻,你们心中也一定对普罗米修斯有了一份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请你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想赞美他的写在课文插图的右边吧!(生写后汇报,并板书)

(四)普罗米修斯获救。

1、好人自有好报,普罗米修斯的壮举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天神,太阳车的神驭手来看望普罗米修斯了。(女生读第20自然段)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解除苦难的一天终于来了,一位名叫……(男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教学结束:

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英雄行为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比如:512汶川大地震时,一个人在废虚里救出好几个同学的小班长林浩。你还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的思想感情。

3、通过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并且要引导学生能谈出自己对英雄行为的理解,从而产生对英雄行为由衷的钦佩之情。

4、引导学生阅读《希腊神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通过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也就是课文的前三个部分“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并且要引导学生能谈出自己对英雄行为的理解,从而产生对英雄行为由衷的钦佩之情。

2、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升英雄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2008年8月8日我国北京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天,是令世界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最期待的是奥运圣火的点燃这一壮观的场面。奥运会开幕式之前,有一项隆重的活动就是奥运圣火的传递。你知道奥运圣火的火种来源于哪里?(希腊)是为了纪念谁?(普罗米修斯)。为什么(因为是他为人类拿取了火种)。

2、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这节课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引出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引出希腊神话,初步地了解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从奥运入手,用知识问答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紧贴时代脉搏。】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云雾缭绕 掰开 绒髓 野蛮 侵袭 耕种 俯视 惩罚  侍从 铁链拴在

芦苇秆  押解 撕裂

2、出示文中易读错的词:芦苇杆押解撕裂

3、出示人名和地名,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普罗米修斯 宙斯 老赫利俄斯 海格立斯 高加索山

【设计理念:渗透学习、读书方法。外国人的名字一般比较难记,有时影响阅读速度,精读时,重要的人物名字要挑出来反复读顺,不重要的人物名字可以整体认记。在检查预习情况的时候,把课文中的人名、地名挑出来反复指导读,直到读顺为止,为下一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3、了解文中人物的身份:

天神“普罗米修斯”、

主神“宙斯”、太阳车的神驭手“赫利俄斯”、大英雄“海格立斯”

三、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谁能把这几位神的名字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2、指名说,并板书:

取火、受罚 获救

3、这篇课文就是讲普罗米修斯取火受罚最后被救的故事。

4、小结:我们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设计理念:是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中的人物不多,把人物串起来就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一种简便的好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词”进行再概括,使文章内容更简练,线索更清晰。达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的目的。)

5、在这个感人的神话中,这个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宙斯: 可恶、可恨、狠毒

普罗米修斯: 善良、富有同情心、可敬、伟大、英雄、了不起

文中也有一句话来评价普罗米修斯。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

(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

【设计理念:是想通过对人物的评判,为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作进一步的衬托,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加感到普罗米修斯的可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在评判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人物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众神,闪现出个性的光芒。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体验,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因势利导,于是课堂上新的观念,新的问题不断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展现和提高。】

四、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文中标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朋友,是伟大的英雄?一边读课文,一边在相关语句的旁边做批注。

2、全班交流,指名读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1)、富有同情心,一心为人类着想:

(他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杀——他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

“只要他们有了火,”“他们至少就可以取暖和做饭了;以后他们可以学会制造工具,给自己盖房子住。现在人们没有火,他们的日子过得比野兽还要坏。”)

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说一说:由于人们没有火,所以只能—————,只能———,只能————

(2)、看到这一切,普罗米修斯明知道这样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但是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帮助人们取火。齐读6——9自然段。

(3)、热心帮助人类: 指名读10——12自然段。有了火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火他们可以————可以————可以————自从有了火,人类就有了了光明、希望、幸福。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设计理念:结合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火、没火人们怎样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人们在没有火的时候生活的痛苦,有了火,人们的幸福、快乐,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善良、顽强、勇敢、富有同情心,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为提升人物形象一次次作铺垫。】

(4)、由于普罗米修斯违犯了天规,宙斯震怒,理解“震怒”。换成其他的词如:忍无可忍、气急败坏、怒发冲冠、火冒三丈……派他的侍从把普罗米修斯押解到高加索山的最高峰上,用铁链捆住他的手脚,缚在峭壁上。出示画面,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指名读句子:

(他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她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

出示原文:普罗米修斯被迫锁在悬崖绝壁上,笔直地吊着,不能入睡,而且永不能弯曲他的疲惫的两膝。

他每天派一只鹫鹰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但肝脏无论被吃掉多少随即又复长成,这种痛苦将延续到有人出来替他受罪为止。

出示画面、句子,齐读。

(5)、这种痛苦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撕心裂肺、令人难以承受……)

面对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表现的怎样?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因为他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出示:人类必须有火!)

(6)、想象:普罗米修斯还会受到什么样的折磨?

出示提示: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普罗米修斯既不能______,也不能——;日夜遭受着—————在寒冬腊月里;白雪皑皑,他既不能————,也不能————;在漫漫长夜里,一片黑暗,他既不能——,也不能——————。

但是,普罗米修斯仍然————齐读:(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7)、小结:一年又一年,普罗米修斯仍然————齐读:(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普罗米修斯仍然————————齐读:(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那些享受着普罗米修斯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人类,看着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对他说:我们的朋友,认输吧,你把火还回去吧!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人类,可是你也要想想你自己啊!普罗米修斯依然坚定地说:“————”(不,人类必须有火!我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我决不乞求仁慈,我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这是普罗米修斯的心声,这是人类朋友的心声,这是伟大英雄的壮举。

(8)、如果你就在享受着普罗米修斯带来的光明和温暖,看着普罗米修斯忍受着这撕心裂肺的痛苦,你会说什么呢?指名说。现在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为人类谋幸福、一心为人类着想。)

(9)、带着你的这种情感朗读课文18自然段。齐读。

【抓住“受罚”环节中的重点词语的丰富内涵及时补白,能披文入境,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创设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反复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伟大的精神,并被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人类造福的精神所折服。正是这一次次读,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燃起了学生的情感之火,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五、了解故事结局:(解救普罗米修斯)

终于有一天,英雄的海格力斯,杀死大鹰,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普罗米修斯。从此以后,普罗米修斯和人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六、拓展延伸,提升英雄的形象。

1、有人说,在所有为了人类而受难者中,最神圣的就是普罗米修斯了。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依然没有忘记这位把光明和温暖带个人类的伟大英雄,现在我们全世界都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位英雄——奥运圣火的传递,向全世界传递着团结、和平、勇敢、坚强、正义。

2、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许多诗人,我们来看看诗人雪莱是怎样赞美他的吧。

出示并齐读:      

普罗米修斯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