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课堂实录 >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 > 《惟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惟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金坛第二中学   史燕群

 

一、导入新课

 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害羞;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那么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鼓励的文章——《惟一的听众》。

(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默读文章,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生:家人说“我”是白痴,后来在一位老妇人的指导下,获得了成功。

生:受尽家人嘲笑的“我”在一位谎称自己是聋子的音乐教授的鼓励下,小提琴的水平迅速提高。

师:请全班同学评价一下。

生:概括事件要简洁,要包括人物、事件、事件的结果。

生:简洁的同时还要明确。我认为第二个同学概括的较好。

师:从事件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我”琴艺的进步。其实,在这同时,“我”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体会“我”遇见老妇人前后的心理变化,并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表现,用铅笔划出。(学生默读文章,从文中划出相应语句。)

(全班交流)

生:遇见老妇人前,“我”的心理是沮丧,灰心,没有自信心,是自卑的。

生:遇见老妇人后,“我”的心理是充满自信。

师:从文中分别找出“我”的表现,尤其注意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

生:开始的表现: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尤其是“不敢”最能体现“我”的自卑。

生: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其中的“终于”也能看出的;

生: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蹑手蹑脚”也是如此;

生:我仍然感到懊恼,我不由得诅咒自己

师:这些语句与词语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我”的自卑。那么,后来呢?

生:后来:我又开始在家中练;

生:我开始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

生:不仅在家中练,每天清晨,我还坚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师:“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生:老妇人的鼓励

师:这位老妇人在“我”最失落、沮丧的时候给了“我”鼓励与支持,使“我”的生命从此有了改变,因此这一人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老妇人是怎样来鼓励“我”的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文,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

生:通过语言和眼神来鼓励的

师:从文中找出语言描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先试着读一读。

(学生找出相应的描写)

师: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刚才的朗读。

生:读出了和蔼的、鼓励的语气。

生:我认为还应读的缓慢一些,突出老年人的特点。

师:点评的很好。简短的语言可以看出老妇人是真心实意想帮助“我”。老妇人鼓励“我”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她那穿透“我”心灵的眼神。这眼神是怎样的眼神?

生:是平静的眼神。

师:其实,透过她平静的眼神,我们仿佛看到她不平静的内心。这三次的内心活动是否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现在把你自己当做这位老音乐家,在这三次平静的眼神背后,你会怎么想呢?请在旁边写出老音乐家的内心想法。

(学生在三处眼神旁进行批注)

生:第一次:这孩子如此热爱音乐,只是他的实际水平与他的愿望相差太远了,我一定好好帮助他。

生:第二次:这孩子能在知道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拉琴,说明他具有了很大的勇气。

生:第三次:这孩子进步非常大,相信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的。

师:每个平静的眼神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鼓励

师:只不过是无声的鼓励,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我”一直以为老妇人是个聋子,后来妹妹告诉了“我”真相:原来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曾经是首席小提琴手。此时,“我”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激动,更多的是感激,感谢

师:按常理,“我”应该去感谢这位老妇人,但“我”有没有这样做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生:没有。文章最后一节。

师:为什么不去感谢呢?

(学生讨论)

生:美好的东西需要好好珍藏,用心去品味,把他留在心间,让他成为永远的无声的鼓励,给自己前进的动力。

生:我们的心灵早已息息相通,是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的,有时无声所传达的情韵比有声更丰富。

生: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美的如童话一般,她折射出老妇人那水晶般透明的美丽的心灵,“我”怕惊扰了她,只要“我”自己心中永远铭记即可。

师: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下面再读两则类似的“美丽的谎言”,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分发资料)

材料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订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材料二: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2页,当前第1页12

《惟一的听众》教学实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实录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学 谢智华 师(满怀激情地):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

  • 《甜甜的泥土》课堂教学实录

    遥观初级中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生喜欢。师那么白糖呢?(出示白糖)生不喜欢。师小时侯的我却特别爱吃白糖。...

  • 《一双手》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学习目标:1、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逐步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

  • 《门外观球》教学实录

    一、导入:师:同学们,有一项体育运动,它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热心观众,你们知道这项体育运动是什么吗? 生:足球!师:...

  •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

    九里山乡中学 常慧玲 【教学设想】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上着手,引发...

  •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时间:一课时 上课,师生问好。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

  • 《老王》教学实录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

  • 《14应用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谭绍斌教学依据 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

  • 《社戏》教学实录

    河北东光县大单中学 刁泽放 061600 课前预习:1,第一遍读课文,运用工具书和注...

  • 《春》教学实录

    师: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 生(齐声):能! 生:春天是...

  • 《春之怀古》教学实录

    金坛二中 高粉群一、 导语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温柔、最美丽、最多情的季节。...

  • 《北国秋叶》教学实录

    执教:金坛市第二中学 谢益平地点:金坛市第二中学多媒体教室1执教班级:金坛市第二中学 文八(12)班时间:2006年12月7...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