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暑假作业 >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通用3篇)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0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篇1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伛偻o陨落shǔn讪笑shàn喋喋不休dié

B、簌簌shù没落mò颓然tuí相形见绌ch

C、拯救zhěng期年jī纨绔kù唾手可得tuò

D、忸怩ní隘口yì蜕变duì呱呱坠地gǔ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在表格中改正过来()(2分)

寄人篱下精兵减政肆无忌惮无动于中

按步就班俯拾皆是振耳欲聋毛骨悚然

错字:

改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那烟雨中的老君台,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热情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4、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永久的悔”。

C.《南京大屠杀》这篇文章从体裁上来说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

D.《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在狱中写的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抒发了对贫苦农民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5、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从我们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生动鲜活、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所提供的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鲁智深与李逵(《水浒传》)

第二组:闰土(《故乡》)与祥子(《骆驼祥子》)

第三组:鲁宾孙(《鲁宾孙漂流记》)与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我选第组

相同点:

不同点:

6、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东西只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与那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的味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吗?材料三:2019年6月1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在2019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起来,各个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2分)

(2)2019年以来,毒奶粉、假豆腐、瘦肉精、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合材料三的主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不少于30字)(2分)

7、本学期第三单元都是文质兼美,极富感染力的演讲稿。学完本单元后,你班周末要组织一场“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即兴演讲比赛,语文老师想要你担任本次比赛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并为你拟写了一篇不太完整的开场白,请你把空缺部分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写下此次演讲的注意事项。(4分)

(1)我们青春年少,我们前程似锦,我们都有自己的梦。因为有了梦,生活才变得五彩斑斓;因为有了梦,____________;因为有梦,____________。让我们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2)、此次演讲要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考点默写(6分)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相思》)

(3)《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反映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滁人游“伛偻提携”,与陶渊明理想社会桃花源中的“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6)李清照《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8分)

(一)赏析以下诗词,完成后面各小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下列对诗意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B、“坐观者”暗指作者自己,“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C、本诗写作目的是想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措辞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D、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唐代文人的追逐名利,渴望通过功名改变自己命运的浮糜作风。

10、赏析下句诗句并体会加点字的作用。(2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答:

(二)古文对比阅读(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1、下列加黑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C、不以物喜蒙辞以军中多务D.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12、“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2分)

13、[甲]文第一段写登楼所见,[乙]第一段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5、两文都把关心人民疾苦当作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同的是《岳》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表达了作者政治理想和抱负。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醉与乐统一起来,抒发自的政治情怀。(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5分)上大学去

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得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所以,我们一个班本来有13个人,到了五年级,就剩下我们5个人了,而且都是本家。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说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

过了好几个星期,学校就换了同村同族的王敬民来教我们。别看他比我们大十几岁,却是我们的晚辈。论辈分,我是叔叔,王连喜他们四个就是爷爷了。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是一让做作业,我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做过作业了。他给我们都打了不及格,又在课堂上批评,我们可恼火了。王连喜就喊:“过来,过来,我是你爷爷,我叫你过来。”因为我们村就一个族,村里老人对辈分还挺重视的。王敬民无可奈何地走过来,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腰弯下,我们伸出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圆,每人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王敬民夸张地哎哟着,说:“你们这些捣蛋虫!”

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不由分说,拉着我们上了一辆开往城里的客货两用车。看着两边的树木飞快朝后跑去,我们可得意了,上不上大学先不说,这次旅游要比掏鸟窝、挖田鼠洞、捉水蛇有意思的多了。

没想到王敬民真的领我们去了全省很有名气的一所大学。嗨,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地方!首先那个大门就气派得叫人吃惊。汽车来了,电动栅栏门会缩起来让路。绿茵茵的草地上伸着长颈灯,路边一丛一簇鲜花的香味沁人心脾。高大的楼房装饰着美丽的玻璃幕墙,像是神话宫殿一般。教室里,大学生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课;图书馆里,好家伙,一格格、一柜柜的书本快把我们的眼睛看花了;实验室里,瓶瓶罐罐整齐摆放,不知名的仪器高高低低,酒精灯吐着蓝色的火苗。还有那宽阔的体育场上,篮球、足球、排球飞上飞下……大学真大呀,大学真美呀!我们的心被震撼了,一张张小脸严肃起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在血管里膨胀。

王敬民说:“咋样?”

王连喜说:“这个……这个……真是比天堂还好啦。”

我说:“让我在这个地方过一天就美啦。”

王敬民说:“这所大学的毕业生,挺起胸膛做人。自己饭碗铁不说,还光荣,给国家做的贡献大!像咱借用县农场的自动收割机,就是这里发明的。那算是小发明,这里大小发明一年几百项!你们是想在家窝窝囊囊过一辈子,还是想上大学,做大事,给国家做贡献,过上好日子?”

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

王敬民说:“那就好,要想上大学,现在就得好好学,认真听讲,往心里听,认真做作业,往心里学,得靠自己用心,得靠自己吃苦!”

当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

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我们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王敬民老师开玩笑说:“别这样,你们还是长辈呢!”我们全都不好意思笑了。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6、请围绕文“上大学去”,从文中摘录表现“我们”心理变化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老师有哪些可敬之处?请具体说出两点.(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为什么感觉“大学真美!”?相关的环境描写在全文内容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多处出现“辈分”、“晚辈”、“长辈”等字眼,请揣测作者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群学生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梯尼,小时侯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终于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列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2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3、第④段中加点的“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答:

24、第⑦段中加点的“草地”比喻____________,“瘦马”比喻____________(2分)

25、请你仿照第三段的事例,再写一例,要求合乎作者观点,简洁流畅。(3分)

四、写作(50分)

下列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幸福的味道

题目二:成长,需要

题目二提示材料: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上面题目二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的代价等),然后作文。

写作要求:(1)以上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2、减-简中-衷步-部振-震3、A、4、A5、A、同;嫉恶如仇、侠义肝胆、脾气火爆;异;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B、同;生活穷苦,是受剥削压迫的下层老动人民代表;异;闰土老实、本分、厚道、善良,在生活的压力下,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祥子由老实勤劳的人力车夫变成了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同;喜欢冒险不安于现状坚强勇敢自信自强知恩图报心地善良勤劳;异鲁宾逊是贪得无厌的占有者,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格列佛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陷坠落,对英国官场的腐败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6、(1)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但其是否安全无法判断。(2)略7、(1)示例:(2)、8、(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4)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吧!(5)黄发垂髫(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古文阅读

(一)9、D10、(二)11、D12、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意思接近即可)13、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忧14、翻译(略)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

三、现代文阅读

(一)、16、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吗?→想上大学!

17、①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②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③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8、主观上,“我们”第一次走进大学参观,充满好奇,觉得新鲜;客观上,大学自然环境美,学习环境美,生活环境美。(作用)是引起“我们”思想的变化的契机,是激起“我们”上大学的欲望的外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19、这些字眼暗示着“我们”对王敬民老师的感情变化;小学时“我们”瞧不起他,跟他论辈分;上大学后对他恭恭敬敬,忘了辈分。

20、可爱。要点提示:天真,活泼,调皮机灵,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等。

(二)21、A22、事例论证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23、⑴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⑵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24、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5、要求:文从字顺,扣住作者观点即可。

四、作文(略)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篇2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面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绽开(zhàn)搓捻(niē)疲倦(pí)小心冀冀(yì)

b.惭槐(kuì)觅食(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

c.预兆(zhào)迁徙(xǐ)企盼(qǐ)落英缤纷(bīn)

d.穿梭(sōu)煎熬(áo)冥思(míng)不可明状(m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①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率,把它率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②一阵陈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拨起。

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③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振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吊到了地上,这振动由下而上地传道了我坐着的枝干上。

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微不足到任劳任怨一事同仁慷慨大方

b.逍遥法外心安理德深不可测胸有成竹

c.不容置疑镇定自若众目睽睽齐心协力

d.振耳欲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黑咕隆咚

4.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

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才领悟到的。

领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博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选择正确的词语。(2分)

①直到有一天,抵挡不住那繁花满枝、香味扑鼻的含羞树的诱惑后,才_______(a.克服b.克制c.说服d.压制)了这种恐惧心理。

②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_______(a.美好b.曼妙c.奇妙d.美妙)的梦境中。

③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_______(a.奇特b.神秘c.神奇d.特别)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6.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2分)

①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②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③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④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花,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冰冷”“坚硬”写出了雪的特质,而“灿烂”是指雪能反射各色光芒。

b.“冰冷”“坚硬”是北方雪的特征,“灿烂”是作者对雪有赞赏之情。

c.“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d.“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近人情,“灿烂”是用来形容雪孤芳自赏的精神的。

8、下面对各句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b.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分析:作者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玩“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

c.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热情歌颂。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分析: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9、给下面一段话标上标点符号。(2分)

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办法看来只好扫兴而归了正在这时候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请把这个洞让给我吧我来给你们填

10、根据所给的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____________

2.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____________

3.无法揣测,难以捉摸。____________

4.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____________

11、驰骋想象,试把下面词语连缀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2分)

敬畏神秘莫测目空一切

12、联句。(2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人有悲欢离合,。

(4)但愿人长久,

13、默写。(2分)

写出《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的一段文字。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现代文阅读题(10分)

甲、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扎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球。”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淡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④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这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第①段画横线句子“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高尔基会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闪光的珠宝”指什么?“甲壳”指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作者会肯定说托尔斯泰“缺少”“幸福”,你能用事实补充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这几段文字的思想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于15个字以内)

乙、阅读语段,完成6~10题。(10分)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要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往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6.为上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月的大雁则不同”是一个过渡句。下列所列的语句均为选文上一段的内容。结合选文,选择下列哪一项体现三月的大雁与之不同之处

a.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

b.大雁的飞行是笔直的。

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后,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d.大雁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

8.农场里如何来衡量春天的富足?

9.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①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②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③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10.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雁怀有怎样的情感?他怎样看待大雁?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6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3分)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1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1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1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作文(4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请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一、1.c

2①“率”改为“摔”②“陈寂”改为“沉寂”,“拨”改为“拔”③“吊”改为“掉”,“道”改为“到”

3.a.4.略

5①a②d③c.

6.②④①③

7.c8.d

9.略

10.①鹤立鸡群②颔首低眉③神秘莫测④麻木不仁

11.略12.略13.略

二、(一)甲、

第1题,这是描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作者运用比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第2题,高尔基运用夸张的手法,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表现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3题,“闪光的珠宝”是指托尔斯泰那双珍贵、敏锐的眼睛;“甲壳”原指虾蟹等动物的外壳,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现指胡子、眉毛、头发保护眼睛。这是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这也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第4题,托尔斯泰晚年吃素,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xx年病逝于火车站。

第5题,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二)乙、

6.大雁归来与大雁觅食

7.c

8.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9.①拟人②比喻③拟人

10.作者对大雁充满了喜爱之情。他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朋友。

11.①大②借③等待

12.b13.b

14.①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15.刻苦勤奋谦恭诚恳。

16.(略)

三、(略)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篇3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伛偻oŭ陨落shǔn讪笑shàn喋喋不休dié

b、簌簌shù没落mò颓然tuí相形见绌chŭ

c、拯救zhěng期年jī纨绔kù唾手可得tuò

d、忸怩ní隘口yì蜕变duì呱呱坠地gǔ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在表格中改正过来()(2分)

寄人篱下精兵减政肆无忌惮无动于中

按步就班俯拾皆是振耳欲聋毛骨悚然

错字:

改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那烟雨中的老君台,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热情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4、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永久的悔”。

c.《南京大屠杀》这篇文章从体裁上来说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

d.《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在狱中写的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抒发了对贫苦农民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5、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从我们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生动鲜活、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所提供的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鲁智深与李逵(《水浒传》)

第二组:闰土(《故乡》)与祥子(《骆驼祥子》)

第三组:鲁宾孙(《鲁宾孙漂流记》)与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我选第组

相同点:

不同点:

6、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从XX年下半年开始,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东西只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与那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的味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吗?材料三:XX年6月1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在XX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起来,各个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2分)

(2)XX年以来,毒奶粉、假豆腐、瘦肉精、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合材料三的主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不少于30字)(2分)

7、本学期第三单元都是文质兼美,极富感染力的演讲稿。学完本单元后,你班周末要组织一场“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即兴演讲比赛,语文老师想要你担任本次比赛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并为你拟写了一篇不太完整的开场白,请你把空缺部分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写下此次演讲的注意事项。(4分)

(1)我们青春年少,我们前程似锦,我们都有自己的梦。因为有了梦,生活才变得五彩斑斓;因为有了梦,____________;因为有梦,____________。让我们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2)、此次演讲要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考点默写(6分)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相思》)

(3)《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反映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滁人游“伛偻提携”,与陶渊明理想社会桃花源中的“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6)李清照《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8分)

(一)赏析以下诗词,完成后面各小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下列对诗意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b、“坐观者”暗指作者自己,“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c、本诗写作目的是想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措辞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d、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唐代文人的追逐名利,渴望通过功名改变自己命运的浮糜作风。

10、赏析下句诗句并体会加点字的作用。(2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答:

(二)古文对比阅读(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1、下列加黑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c、不以物喜蒙辞以军中多务d.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12、“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2分)

13、[甲]文第一段写登楼所见,[乙]第一段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5、两文都把关心人民疾苦当作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同的是《岳》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表达了作者政治理想和抱负。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醉与乐统一起来,抒发自的政治情怀。(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5分)上大学去

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得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所以,我们一个班本来有13个人,到了五年级,就剩下我们5个人了,而且都是本家。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说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

过了好几个星期,学校就换了同村同族的王敬民来教我们。别看他比我们大十几岁,却是我们的晚辈。论辈分,我是叔叔,王连喜他们四个就是爷爷了。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是一让做作业,我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做过作业了。他给我们都打了不及格,又在课堂上批评,我们可恼火了。王连喜就喊:“过来,过来,我是你爷爷,我叫你过来。”因为我们村就一个族,村里老人对辈分还挺重视的。王敬民无可奈何地走过来,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腰弯下,我们伸出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圆,每人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王敬民夸张地哎哟着,说:“你们这些捣蛋虫!”

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不由分说,拉着我们上了一辆开往城里的客货两用车。看着两边的树木飞快朝后跑去,我们可得意了,上不上大学先不说,这次旅游要比掏鸟窝、挖田鼠洞、捉水蛇有意思的多了。

没想到王敬民真的领我们去了全省很有名气的一所大学。嗨,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地方!首先那个大门就气派得叫人吃惊。汽车来了,电动栅栏门会缩起来让路。绿茵茵的草地上伸着长颈灯,路边一丛一簇鲜花的香味沁人心脾。高大的楼房装饰着美丽的玻璃幕墙,像是神话宫殿一般。教室里,大学生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课;图书馆里,好家伙,一格格、一柜柜的书本快把我们的眼睛看花了;实验室里,瓶瓶罐罐整齐摆放,不知名的仪器高高低低,酒精灯吐着蓝色的火苗。还有那宽阔的体育场上,篮球、足球、排球飞上飞下……大学真大呀,大学真美呀!我们的心被震撼了,一张张小脸严肃起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在血管里膨胀。

王敬民说:“咋样?”

王连喜说:“这个……这个……真是比天堂还好啦。”

我说:“让我在这个地方过一天就美啦。”

王敬民说:“这所大学的毕业生,挺起胸膛做人。自己饭碗铁不说,还光荣,给国家做的贡献大!像咱借用县农场的自动收割机,就是这里发明的。那算是小发明,这里大小发明一年几百项!你们是想在家窝窝囊囊过一辈子,还是想上大学,做大事,给国家做贡献,过上好日子?”

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

王敬民说:“那就好,要想上大学,现在就得好好学,认真听讲,往心里听,认真做作业,往心里学,得靠自己用心,得靠自己吃苦!”

当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

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我们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王敬民老师开玩笑说:“别这样,你们还是长辈呢!”我们全都不好意思笑了。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6、请围绕文“上大学去”,从文中摘录表现“我们”心理变化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老师有哪些可敬之处?请具体说出两点.(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为什么感觉“大学真美!”?相关的环境描写在全文内容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多处出现“辈分”、“晚辈”、“长辈”等字眼,请揣测作者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群学生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梯尼,小时侯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终于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列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2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3、第④段中加点的“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答:

24、第⑦段中加点的“草地”比喻____________,“瘦马”比喻____________(2分)

25、请你仿照第三段的事例,再写一例,要求合乎作者观点,简洁流畅。(3分)

四、写作(50分)

下列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幸福的味道

题目二:成长,需要

题目二提示材料: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上面题目二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的代价等),然后作文。

写作要求:(1)以上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题目: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2、减-简中-衷步-部振-震3、a、4、a5、a、同;嫉恶如仇、侠义肝胆、脾气火爆;异;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b、同;生活穷苦,是受剥削压迫的下层老动人民代表;异;闰土老实、本分、厚道、善良,在生活的压力下,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祥子由老实勤劳的人力车夫变成了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同;喜欢冒险不安于现状坚强勇敢自信自强知恩图报心地善良勤劳;异鲁宾逊是贪得无厌的占有者,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格列佛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陷坠落,对英国官场的腐败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6、(1)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但其是否安全无法判断。(2)略7、(1)示例:(2)、8、(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4)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吧!(5)黄发垂髫(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古文阅读

(一)9、d10、(二)11、d12、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意思接近即可)13、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忧14、翻译(略)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

三、现代文阅读

(一)、16、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吗?→想上大学!

17、①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②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③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8、主观上,“我们”第一次走进大学参观,充满好奇,觉得新鲜;客观上,大学自然环境美,学习环境美,生活环境美。(作用)是引起“我们”思想的变化的契机,是激起“我们”上大学的欲望的外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19、这些字眼暗示着“我们”对王敬民老师的感情变化;小学时“我们”瞧不起他,跟他论辈分;上大学后对他恭恭敬敬,忘了辈分。

20、可爱。要点提示:天真,活泼,调皮机灵,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等。

(二)21、a22、事例论证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23、⑴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⑵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24、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5、要求:文从字顺,扣住作者观点即可。

四、作文(略)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