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 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 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 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知识讲解
一、水螅
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教师总结时指出:水螅的身体是辐射对称的。如果将水螅的身体以其口到基盘为中轴,通过中轴可任意分切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腔肠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辐射对称是比较原始而低级的体型,这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水螅是多细胞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胶质层没有细胞结构,千万不要认为是三层。水螅已有了细胞分化。外胚层有刺细胞,神经细胞,内胚层有腺细胞……等细胞的分化,各有自己的功能,相互配合,比原生动物进化。 内胚层细胞包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可以消化食物。只有一个口通外界,食物进入和残渣排出都经过这个口。无肛门。 二、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水中。 2.体型:辐射对称。 3.身体结构:体壁由内、外两个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让学生思考水螅比原生动物复杂高级的地方,用进化观点进行归纳。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使学生理解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宿主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对人的危害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5.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一般是两侧对称型。两侧对称型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中胚层,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运动能力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由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型,适于固着、漂浮的 本章教材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为代表,讲述扁形动物门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介绍了另一种寄生虫——血吸虫和营自由生活的涡虫。教学目的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了解其他线形动物——钩虫、蛲虫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4.理解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1.蛔虫的生活史。 2.钩虫的生活史。知识讲解
线形动物在体内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原始体腔。腔中充满了体腔液,可以使内脏器官自由运动,为内脏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完成体内物质的循环和运输,更有效地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这些都说明原始体腔动物比无体腔的扁形动物进化。
线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许多种类还出现了雌雄异体和异形。如蛔虫、蛲虫等。线形动物约有1万多种,分布极广泛,从热带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海,总之,在海水、淡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许多种类还是人、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主要寄生虫。
第四章环节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适于穴居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会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应激性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学会观察蚯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蚯蚓的运动。
知识讲解
环节动物门的动物约有8700种。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真体腔。
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分节不仅表现在体外,内部结构也分节排列,如神经节、排泄器官等。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比较原始,属同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体腔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蚯蚓是学生常见的小动物,又是环节动物门的较为典型的代表动物,对人类有着许多的益处。
教材突出强调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本章出现了“系统”这一概念。蚯蚓的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较复杂,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动物的重要基础知识,但不宜展开,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尽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直观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最后通过蚯蚓、水蛭和沙蚕3种动物的比较,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