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好用的绘图工具;

好用的绘图工具;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教学内容分析:

《好用的绘图工具》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八课。本课是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画图软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是在前面已学习了铅笔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橡皮等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直线工具、椭圆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鼠标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重点: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以及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曲线工具和文字工具的使用。

学生特征分析:

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已掌握了几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继续学习另外几种绘图工具,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紧密的联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会起正迁移作用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学生能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以及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并学会这些工具在绘画中的使用。

2.技能目标:(1)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掌握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及文字工具的使用,并能熟练地用这些工具画一幅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探究意识;

(2)信息技术与美术知识结合对学生进行美育;构建并提升学生对多学科融合的领悟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和策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本课拟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教法,以自主探究法为学法。教学过程从情景创设入手,教师质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教师适时指导共同解决问题,整节课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要让更多的学生从课堂中学会画图的操作技巧。

教学程序(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我们班小明的生日,老师要送他一个大蛋糕。瞧,这就是老师准备好的蛋糕(屏幕展示课前画好的蛋糕,同时伴有“生日快乐”的音乐)。大家想不想也送他一个漂亮的蛋糕呢。

其实要画好这个蛋糕并不难,只要掌握了画图软件中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我们就能画出来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好用的绘图工具》。(出示课题)

二、教师质疑,学生讨论

1.(展示蛋糕图)教师质疑:画出这样一个蛋糕需要用到工具栏中的哪些工具?

2.学生分组讨论。此时课堂气氛活跃,结合第七课所学知识(已学了铅笔、橡皮工具),经过分析、讨论,学生得出要完成这样一幅画需要和用到的工具是: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文字工具。教师展示要用到的工具并提示曲线工具和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难点)2页,当前第1页12

好用的绘图工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