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精选14篇)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精选1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5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 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聂将军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

【预习内容】

1.我会读

聂荣臻 无辜 菩萨 和蔼 惊恐   残忍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和善可亲

2.我知道

(1)课文中的聂将军指的是__________,日本小姑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__________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___________并设法将她们送回__________德尔经过,反映了聂将军___________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3.我质疑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拿起笔记录下来。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 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小组合作探究】

1.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并给他起一个小题目。

2.聂建军是怎样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体现了你将军怎样的情怀?

3.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孤女送回日本指挥部?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1)自己默读,深入思考。

(2)组内交流,形成统一。

(3)班内交流,探究学习。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日本人民为什么成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好的使者”?

2.抗战时期,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关照日本小姑娘,是不是敌我不分?

四、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cí   ài   hé ǎi hé  shàn

(        )(        )(        )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人物)的,还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他。

2.我会选。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伤害  杀害   受害

聂荣臻(         )的照顾连个日本孤女,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_______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_______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_______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五、课后作业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当美穗子见到她的救命恩人聂荣臻将军时,会怎样说,怎样做呢?聂将军见到美穗子时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以《美穗子谢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抚摸

找奶

聂将军  喂饭     慈爱善良心胸宽广

送归

问寒问暖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2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有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所知道的聂荣臻吗?

2、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板书: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板书题目)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剪辑。师:1940年8月20日,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嘹亮的号角响彻云际,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在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般地扑向敌人,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沿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狂轰滥炸。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忽然半倒塌的日式房子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毫不犹豫地冲进烈火中,背出了两个小姑娘和他们奄奄一息的母亲。——她们的父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急救包抢救,但也无济于事。两个孩子成了孤女!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特定的环境,还有八路军战士的仁义。)板书:救出

【这个电影剪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当年八路军战士是如何从战火中救出的两个日本孩子的,透过文字的背后,孩子们不难理解八路军战士的仁义之品质,为下文真正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品读感悟。

1、看着这两个年幼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这事很快被聂将军知道了,他怎么对待这件事呢?

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从聂荣臻将军的言行中,你读懂了什么?

“立即”“送”表现了聂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

“言”屏出示说的话引导理解: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对照课后作业,先理解“杀害”,再理解“残忍”,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

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理解“伤害”:使人肉体或精神受到损伤。这只有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才能做到呀!而聂将军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菩萨!这是因为——

理解“受害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

指导读:我们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透过文字的背后,你体会到了聂将军有着怎样的心肠和怎样的品质?板书:慈善仁义、博大宽广】

小结:因为聂将军,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2、过渡:聂将军说要“好好照料”,课文哪一节就是写了这一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第三节。

出示要求,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点勾画,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和宽厚。

学生自学自读。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

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先读句子,再归纳事件,然后加以体会聂将军的品质。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

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

在那血与火、仇与恨交织的岁月里,却上演着温暖的一幕:配背景声音读第3自然段。【此时学生的朗读真是赋予了真情,让人好感动。的确,朗读应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会收到教学的效果。】

3、然而,这毕竟是在战场上,两个孩子还会有什么危险?

让学生加以想象,而聂荣臻将军又做出了什么决定?学生默读第四节课文,指名回答后板书:送回。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现在的日本两个小姑娘已经和聂将军亲如一家了,为什么聂将军要送回日军驻地呢?【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聂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将来。】

老师引读课文的第五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知道,聂将军在临行前与日本小姑娘拍照、送回时还给了好多的梨,为下文写片断打下基础。

屏出示信的内容: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土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军队?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道理?

人:聂荣臻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的品质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义正言辞不卑不亢

军队:至仁至义不畏强敌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精神:国际主义保家卫国艰苦奋斗

道理:我们的抗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了人类的和平。对待敌人,我们要——对待无辜的人民,哪怕是俘虏,我们要——

片言只语,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元帅的风采!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4、过渡: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妹妹不幸死去,美穗子由亲友抚养大。40年后——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归纳:这一节的内容,板书:感恩

(1)、播放感恩片段。师解说,介绍。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一家受致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接待。人民大会堂。美穗子终于见到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聂荣臻将军。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心中无尽的感激!他们互赠了珍贵的礼物。4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2)、出示课后3题。学生练笔。提示,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刻画。

交流。

【这里我把原先设计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先让学生看感恩片断,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来进行写话,就水到渠成了。】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3

[教例]:苏教版十一册第2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师:读读课文,想象思考: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读书后发言:)

生1: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聂将军给日本小姑娘喂饭的画面。

(师板书:照料图)

生2:我似乎看到了美穗子带着全家人来感谢聂将军时的情景。

(师板书:谢恩图)

生3: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石家庄日军指挥部时的情景。

(师板书:送别图)

师:现在,让我们来给课文画画插图,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喊)好!

师:插图要符合课文内容,反映作者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好插图呢?

生1:我认为一定要反复地读课文。

生2:我认为还要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认为要先想好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设计好了画面再动手画。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先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再设想画面内容,最后动手画。画简笔画就行了。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然后各自作画。)

师:(画完后)按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欣赏,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热烈地交流,教师作巡视,留意学生的图画和交流情况。)

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上来交流。

生1:我画的是“照料图”。画面上是聂将军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小勺,正在给美穗子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聂将军像一位父亲一样,很疼爱美穗子。

师:你画得真好啊!也画“照料图”的同学来交流交流,你画的与他画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与他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2:我跟他画的内容差不多,但从他的画上看不出聂将军的神情,从我的画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聂将军的神情,聂将军是微笑着给美穗子喂饭的。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画聂将军微笑的依据是什么?

生2: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文中说聂将军“和善可亲”,说话时是“和蔼地”、“亲切地”,所以我画出了聂将军的微笑,微笑着的聂将军就更像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了。

师:你读书读得仔细,图就画得更好。真棒!

生3:我也有补充。除了画出聂将军给美穗子喂饭的情景,我还在人物的旁边画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梨。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课文中还讲到聂将军给美穗子梨吃,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使这两个小姑娘不再恐惧,所以我这样画了。

师:你读书读得更全面更仔细,想得也好,你的插图就更好了。现在请大家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来读书,读后修改你的插图,好吗?

(学生再次读书,补充、修改插图。教师再作巡视,适当地点拨、指导。)

[评析]:

新概念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它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

以上的教例就体现了这种让学生“自读自得”的理念。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滔滔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读书,畅谈自己的心得领悟,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课文语言擦出情感的火花。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4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第六自然段中“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并进行表演。下面就是学生的精彩表演片断:

生甲:(扮演美穗子)带着她的家人,来到门前,作敲门状。

生乙:(扮演聂将军)这时打开门,腰弯着,上下打量着,眼中流露出疑惑,口中并说着:“请问,你找谁?”(学生鼓掌)

生甲:仔细端详着聂将军,激动地好久才说:“请问,您就是聂荣臻将军吗?”

生乙:(右手推了推眼镜)你是……(学生鼓掌)

生甲:“聂叔叔,我就是你当年救下的美穗子呀!”

生乙:“美穗子?你是当年我救下提美穗子?”(然后拉着美穗子的手惊讶地看着)

生甲:“是啊,我就是您救下的美穗子。聂叔叔,这么多年来,您身体还好吗?我一直挂念着您。今天我带着家人看望您来了。孩子们,这就是我常给你们提起的聂爷爷呀!”

生丙、丁:走上前,齐声喊:“聂爷爷好!”

生乙:“你们好!快让我看看,都长成大人喽!”(右手抚摸他们的头)

生丙:“聂爷爷,妈妈常常给我们讲起您,是您救了妈妈和小姨,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您的做法,在当时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听了真是感动,我们将向您学习,做一个世界和平使者,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不发生战争,让世界充满和平,幸福!”(学生鼓掌)

全班学生鼓掌。

师:这是四名男同学的精彩表演。特别是扮演聂将军的学生,他的声音、神情、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表演很到位。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生丙结束语说出了人类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5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流露惊恐

和蔼小勺拘束拽着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6

一、复习导入: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节课,我们一同来研究?

二、精读感悟:

(一)感受关怀:

1、理解“活菩萨”?

2、课文中,聂将军对日本孤女的仁爱,体现在哪呢?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自然段?

4、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适当标注自己的体会。

5、交流:关怀“无微不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6、过渡:这样的亲切与和善的人,怎能不让人亲近、不让人信任呢?

7、美穗子有了哪些变化?(惊恐——不拘束——亲热)

8、小结:虽然琐碎但集中表现了聂将军的仁爱,有感情读此段。

9、交流:课文的其他自然段还有没有?

(二)领悟精神

1、补充网络资料: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屠杀我国同胞,甚至连儿童都不放过,有何感受?

2、介绍“平型关大捷”中,聂将军的表现。这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聂将军?

3、对比突破难点:这份憎恨与文中的这份仁爱矛盾吗?为什么?

4、出示两段文字:

5、指名读、交流

“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6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三)报恩之旅

1、这份不同寻常的仁爱,怎能忘怀,40年后,美穗子专程前来中国,进行报恩之旅。

2、学生点看相关网页,加以了解。

3、交流所得。

三、练笔延伸:

展开想象,练写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熟悉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凭借网络资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是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熟悉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

反思:

1、以理解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主线,展开铺垫、探讨、续写的学习,在对比中突破重难点,既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点明了中心。续写中,赵越、张宇睿、沈艺迪等同学,能紧扣文章的细节、中心,点到“愿中日友谊长存”、“愿做友谊的使者”、“让友谊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2、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俞卓秋等小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运用缺乏灵活性。看来要加强电脑的知识与运用的学习。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7

[教例]:苏教版十一册第2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师:读读课文,想象思考: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读书后发言:)

生1: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聂将军给日本小姑娘喂饭的画面。

(师板书:照料图)

生2:我似乎看到了美穗子带着全家人来感谢聂将军时的情景。

(师板书:谢恩图)

生3: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石家庄日军指挥部时的情景。

(师板书:送别图)

师:现在,让我们来给课文画画插图,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喊)好!

师:插图要符合课文内容,反映作者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好插图呢?

生1:我认为一定要反复地读课文。

生2:我认为还要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认为要先想好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设计好了画面再动手画。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先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再设想画面内容,最后动手画。画简笔画就行了。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然后各自作画。)

师:(画完后)按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欣赏,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热烈地交流,教师作巡视,留意学生的图画和交流情况。)

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上来交流。

生1:我画的是“照料图”。画面上是聂将军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小勺,正在给美穗子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聂将军像一位父亲一样,很疼爱美穗子。

师:你画得真好啊!也画“照料图”的同学来交流交流,你画的与他画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与他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2:我跟他画的内容差不多,但从他的画上看不出聂将军的神情,从我的画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聂将军的神情,聂将军是微笑着给美穗子喂饭的。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画聂将军微笑的依据是什么?

生2: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文中说聂将军“和善可亲”,说话时是“和蔼地”、“亲切地”,所以我画出了聂将军的微笑,微笑着的聂将军就更像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了。

师:你读书读得仔细,图就画得更好。真棒!

生3:我也有补充。除了画出聂将军给美穗子喂饭的情景,我还在人物的旁边画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梨。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课文中还讲到聂将军给美穗子梨吃,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使这两个小姑娘不再恐惧,所以我这样画了。

师:你读书读得更全面更仔细,想得也好,你的插图就更好了。现在请大家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来读书,读后修改你的插图,好吗?

(学生再次读书,补充、修改插图。教师再作巡视,适当地点拨、指导。)

[评析]:

新概念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它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

以上的教例就体现了这种让学生“自读自得”的理念。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滔滔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读书,畅谈自己的心得领悟,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课文语言擦出情感的火花。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8

之一

作者:陈明珠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流露惊恐

和蔼小勺拘束拽着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9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úgūyǒushǐyǒuzhōnghéshàncánrěn

()()()()

fǔyǎngzhìrénzhìyìtāngsháojīngkǒng

()()()()

二、用“——”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数九(shǔshù)转送(zhuǎnzhuàn)露马脚(lòulù)

无数(shǔshù)旋转(zhuǎnzhuàn)称心(chènchēng)

三、填空。

有()有()又()又()无()无()

一()一()再()再()无()无()

四、选择正确词语。

1、(激烈热烈)的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结果),为了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危安全),聂将军决定把她们送回石家的日军指挥部去。

2、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发奋)学习。

3、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的再三(请求要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五、修改病句。

1、小明差不多整整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断定今天可能有雨。

4、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夺魁获得冠军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各地。

5、全班同学都走了,只有王静还在教室里做作业。

六、填空。

1、日本人民称聂荣臻将军是(),是()。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的经过。

3、两个日本女()。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便马上()。然后,又()的女孩,()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子,她()只是不停地说(),()……”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0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认聂将军。

讨论:你了解聂将军的事迹吗?说一说。

教师简介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室,然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注音。想一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三、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课文第二段。

理解第二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1、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出示相关语句。)

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

1、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2、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

讲读时,指点观察图,加深理解。)

3、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第4自然段。

1、体会“然而”的用法。

2、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会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理解第5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2、“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注意精神。

四、作业 设计:

一、扩写下列句子。

1、月光洒满了大地。

2、人民热爱周总理。

3、詹天佑是工程师。

4、纤夫拖着货船。

二、缩句。

1、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2、五颜六色的焰火在天空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3、这是一条很少有人来往的、树木茂盛的马路。

4、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中心句,解决课文重点。

1、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读句子。

3、解词“菩萨“。

4、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5、认真读课文第三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6、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7、背诵第三小节。

8、按第三小节的学法学习2—6小节。

9、认真读课文第2—6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10、画出描写动作、语言、行为的句子。

11、特别哪些句子让你感动,通过读表现出来。

12、学生自读、评读。

三、感悟。

1、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为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学习聂将军的话语和信笺。)

3、用一段完整的话说说为什么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4、课外延伸:如果你是这两位孤女,你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

四、作业 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两个日本孤女(),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便马上。然后,又()女孩。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朋友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五、板书设计 :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救出

关心感恩

送走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认聂将军。

讨论:你了解聂将军的事迹吗?说一说。

教师简介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室,然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注音。想一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三、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课文第二段。

理解第二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1、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出示相关语句。)

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

1、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2、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

讲读时,指点观察图,加深理解。)

3、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第4自然段。

1、体会“然而”的用法。

2、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会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理解第5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2、“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注意精神。

四、作业设计:

一、扩写下列句子。

1、月光洒满了大地。

2、人民热爱周总理。

3、詹天佑是工程师。

4、纤夫拖着货船。

二、缩句。

1、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2、五颜六色的焰火在天空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3、这是一条很少有人来往的、树木茂盛的马路。

4、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中心句,解决课文重点。

1、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读句子。

3、解词“菩萨“。

4、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5、认真读课文第三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6、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7、背诵第三小节。

8、按第三小节的学法学习2—6小节。

9、认真读课文第2—6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10、画出描写动作、语言、行为的句子。

11、特别哪些句子让你感动,通过读表现出来。

12、学生自读、评读。

三、感悟。

1、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为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学习聂将军的话语和信笺。)

3、用一段完整的话说说为什么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4、课外延伸:如果你是这两位孤女,你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两个日本孤女(),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便马上。然后,又()女孩。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朋友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五、板书设计: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救出

关心感恩

送走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对话导入

1、这篇课文你读了多少遍了,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吗?讲了他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跟着一起书写:聂荣臻,并大声地读一读。)

2、你知道聂荣臻是谁吗?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吗?

听了同学的介绍让你再读“聂荣臻”这三个字,你会怎样读?

3、课文中日本友人称聂荣臻为什么?(活菩萨)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整体把握文本命脉

(1)先引导感知“活菩萨”。

你平时看到的菩萨都是怎么样的?(引导体会“活”。)怎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菩萨呢?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吗?(至仁至义)哪日本友人为什么把聂将军称为“活菩萨”呢?

(2)请你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小节,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出聂将军是“活菩萨”,可以边读边画,边思考,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空白处。

2、师生对话,走进文本

(1)师生交流,学生先读体现聂是“活菩萨”的语句。

①“虽然敌人残忍……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指导学生读,抓住虽然……但是……,来理解聂的宽广胸襟和国际主义精神。)

②“聂将军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她叫什么名字。”

(这句子以读代讲,如读好“抱”、“马上”等,感受聂的关心。)

③“开饭的时间到了……给她喂饭。”

(抓住一口一口、喂理解;在我们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会想到什么?)

④“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留着路上吃。”

(补充:从我军指挥部到日军指挥部足足有175公里,一路上几个挑夫轮流着挑。)

⑤体会“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而奋斗到底……”

(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对敌人,侵略者要狠狠打击,绝不留情,而对一些无辜的人民哪怕是被俘虏的敌,只要他们能与我们合作,放下枪,我们都能仁义地去对待。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2、总结,升华人物的性格

从刚刚大家所读的,所品的语句看,聂将军确实是一位(活菩萨、至仁至义、心胸宽广、心肠慈善)的好将军。

现在我们再读“聂荣臻”这三个字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写话深化,体会真情

1、1982年5月,美穗子得知聂帅生病,特地从日本赶到北京看望,推开病房门,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对聂将军的感情。你能用笔把当时感人的父女情写下来吗?

2、交流。

四、作业

1、继续完成练笔

2、阅读资料,了解美穗子后来的谢恩之旅。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3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聂荣臻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照料()惊恐()

和善()拽着()抚养()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板书: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篇14

之三

李怡梅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 :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聂荣臻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案(精选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