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38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ōhuà pénɡyou chūntiān zhǎnɡɡāo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雷和柳树__________了。
2、我和______________一起玩耍。
3、我种下一棵小树,我要和它一起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
1、春风 孩子们 春雷 长高 春燕 春雨
春天到了,( )和柳树说话了,( )给柳树洗澡了,( )给柳树梳头了,( )跟柳树捉迷藏了,柳树跟( )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 )了。
四、读一读
苏醒睡醒春雷雷雨打雷雷声洗澡枝头树枝枝叶柳枝心软发软梳头梳子树梢柳梢玩耍耍把戏雷公公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课前准备:CAI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
一、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 :三人同日见(打一字)
(随机揭底,课件出示绿色的“春”字)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放映CAI课件: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春景图,并伴以和谐优美的乐曲。
3.师: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柳树呀,也醒了!(出示课题,齐读:柳树醒了)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丽的美景,不仅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教学情境,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且巧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学生欣赏老师的配乐朗诵,边听边想:文中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3.再读课文,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同桌互相读、听。
(2)认读生字卡片。
5.分节让学生选读课文,说说柳树的变化。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三、读读画画,深化感悟
1.指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师随机板画“春雷”。
2.男女小组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读第二、三节,让喜欢画画的同学板画微风下的柳枝。
3.自读第四节,然后让喜欢手工制作的同学,将自己制作的柳絮贴到黑板上。
4.再读课文,全班交流: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欣赏师生合作的优美板画,边交流。)
[设计意图: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也体现了学科间相互沟通这一教学思想。]
四、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全文。
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2.背诵全文。
(1)借助板画试背。
(2)表演背。
(3)全班背。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使学生在读中进行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深化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丰富想象
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写一写;春天跟()说话了,说着说着()
3.画一画你眼中万物复苏的春天。
[设计意图:文章内容的延伸,有利于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前谈话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新课,读准“醒”字,你怎么记住咱们今天学的第一个生字。记忆“醒”。
二、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第一遍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第二遍指名5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第三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⑴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⑵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⑶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⑷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⑸语言训练:
春雨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雨说:——————。”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风说:——————。”
春燕和小柳树———,柳树———,柳树边飞边说:“——————。”
⑹朗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⑺演读:小组内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风、春雨、春燕。
⑻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七、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互相猜为主)
(1)身上脏了怎么办——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八、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2.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佚名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在读中感语春天的美丽,在观察中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能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春天的图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展示作品,导入 新课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都有些什么变化呢?老师请小朋友去找春天,画春天,你们都做了吗?
1、请把你画的春天展示给小组里的伙伴看看吧!
2、合班交流,展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3、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看吗?
(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音乐声中一个特写镜头:小柳树睁开了眼睛。)
你们看到了什么?
4、(课件出示课题:柳树醒了)读课题,认识“醒”。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知道冬天的柳树是什么样子?(冬天柳树就像人在睡觉。)春天柳树发生什么变化了?(柳树发芽好比睡觉醒了。)
2、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的呢?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配乐课文朗读并配相关画面)让学生说说。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3、这首诗好听吗?想不想读?分小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谁愿意读第一节(依次指名读各小节)。
三、合作识字,巩固练习
1、刚才词语娃娃们听到大家读书,真热闹,也跑出来想和大家一起读书,你们都认识他们吗?认识的就热情的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八个词语娃娃:醒了、春雷、洗澡、柳枝、软了、梳头、柳稍、玩耍)
2、这些词语娃娃就藏在课文里呢?快在课文中找一找,把他们圈画出来,读一读。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认准生字。
4、交流:词语娃娃中哪些生字最难记?给大家提个醒。
5、开火车做游戏:遍地开花。(课件演示:随意点击“草地”上的生字“早、枝、梳、梢、耍、醒、雷、软”。读对了,点击课件,生字上出现一朵花。)
四、朗读背诵,感悟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小节。)
2、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随机出示课件中相应小节,帮助领悟,读好“醒、软、绿、飞、高”等词。
第一节:(课件出示:天空春雷一声响,地下一棵棵柳树摇了摇身子。)
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
第二节:(课件出示:春雨沙沙,柳枝渐渐吐绿,向下垂。)
你觉得这一小节该怎样读呢?
第三节:(课件出示:春风吹动柳枝,柳枝飘荡)
引读,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梳着梳着——(生读)。
第四节:谁想读第四节?谁知道“小柳絮”是什么样儿的?理解“柳絮”:(课件出示:一双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柳树上沾满上面结满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绒毛随风飞散。)
第五小节:(课件出示: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看,小柳树醒了,它在干什么?会班齐读。
3、再读读课文,想想:你从哪里知道“柳树醒了”?“柳树醒了”说明什么?
4、和同桌小伙伴一起试着背背课文,比比谁先会背。(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时配乐。)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我会读。(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八个词语)
2、我会找。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比一比,谁得朋友找得多。
说说话小说
春
话
高
2、(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6个生字)瞧,书中的小伙伴会写这六个生字,你会写吗?
3、仔细看看这六个生字,说说怎么才能写好这些字。
4、看看老师是怎么写好这些最难写的字的。
(课件演示难写字“春、高”的笔顺)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小组评议。
六、实践活动,课外延伸
1、我会说。
(课件出示:请你学我的样子说一说。
春雨给桃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桃花哟,红了。
2、欣赏春天的风光。(课件演示美丽的春光图片)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春什么醒了。(启发学生从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说。)
《柳树醒了》课件制作说明
目录(具体要求见教案)
1.作品引入:两个画面,其中第二个画面课题的出示以第一个画面为背景。
2.感知课文:一个画面。
3.识字练习:两个画面。
4.感悟课文:六个画面。
5.写字指导:四个画面,其中点击田字格中的每个生字能演示笔顺。
6.实践活动:两个画面。
7.春光图片:若干。
所需资料、图片
1.第二册语文课本。
2.拟人化的小柳树、五颜六色的花朵(中间能插入汉字)、春雷声、春雨、柳枝吐绿和摆动、柳絮纷飞、燕子、小孩。
3.能表现春天动物、植物、人和气候变化的春光图片若干。
【课业设计】
一、读一读,再把最好的字展现给大家看看
二、你会连吗?
春雷梳头柳树醒了
春雨捉迷藏柳梢长高了
春风说话小朋友软了
春燕洗澡柳枝绿了
【思维拓展】
请你学着我的样子说一说。
春雨给桃树洗澡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洗着洗着,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哟,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奥赛】
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自己去找一找,再对小伙伴说一说。
我找到了:春天里,还有______醒了,它变______了,_____也醒了,它变______了。
《柳树醒了》教学案例
师:春雷和柳树做什么事了?
生:春雷和柳树说话了。
师:柳树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小柳树呀,醒了。
师:你还能找出谁和柳树做什么事了,小柳树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软了。
生2: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梢,绿了
生3: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飞了
生4:孩子们跟柳树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柳树,长高了。
师:你从这几句话里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谁和柳树怎么样,柳树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师:你能模仿着说一说么?
生1:春花和柳树招手了
招着招着小柳芽呀,发了
生2:春草和柳树跳舞了跳着,跳着
小柳叶呀,长了
生3:小河给柳树唱歌了
唱着,唱着
小柳花呀,开了
生4:大地跟柳树拥抱了
抱着抱着
小柳树呀,长高了
多么富有灵性的儿歌,多么精彩的回答。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很难想象这些语言出自一年级孩子之口。我很庆幸自己给孩子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思绪的天空。幼小的孩子们有挖不完的潜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启发
《柳树醒了》案例反思
《柳树醒了》既是一首诗,又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刚学习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但进入不了角色。我——引导者就只好只好出面喽!
片段一:
师:春雷和柳树说话了,他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有些茫然,看来还没有从春节的喜庆里走出来呢!)
启发:万物皆有自己的语言,仔细听听,你也能听出来!(师做了个倾听的动作。)走进小诗里,你也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生1:春雷说:“柳树,小柳树,快起床,要不然,你会迟到的!”
师:嗯,真好,在他的耳朵里,春雷就像妈妈一样,早上催我们起床呢!
生2:小懒虫,快起床,我们一起出去锻炼身体!今天的天气多好哇!
生3:小柳树,快醒醒,你该发芽喽!
……
倾听着这样童稚却又充满童趣的语言,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时,一个女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是小柳树,我的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好,我心中窃喜,精彩的环节要出现了,我马上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这里,她马上揉着装着很惺忪的眼睛,伸了伸懒腰:“春雷姑姑,我好想再睡一会儿呀!不行,我得赶快起床,肯定有好多小伙伴等着我玩呢!”……
反思: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说,我觉得我的孩子说的是最棒的,听着他们的发言,如同春风拂面。
早时鲁迅先生就指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想到飞上天空,想到潜入蚁穴.....”看来是真的,教师需要给孩子想象的平台,那么孩子会还给你一个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片段二:
让学生“ 和柳树说话了”写诗
生1:
小草和柳树谈心了,
谈着谈着,
小草长高了!
生2:
太阳公公照射着柳树,
照着照着,
柳树笑了!
生3:
月亮姑姑陪着小柳树,
陪着陪着,
小柳树不孤单了!
……
反思: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诗人,这话一点儿都不错,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不要粗暴地打断他们的发言,当他们的语言不合乎逻辑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提示他们,或者采用暗示法,让他们纠正过来就行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能快乐地说出上面的诗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去观察,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已经足够了!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他们都是一个个优秀的小诗人时,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让我沉醉其中!做一个语文老师真好!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
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课后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话”、“说”等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里事物的变化,喜欢观察春天。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书写合体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展示作品,导入 新课
1、分小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2、全班交流,通过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
3、教师参与,调动气氛: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看吗?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板书课题:柳树醒了。(学生读题,认读“醒”字,说说打算怎样记住这个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板书:春雷(闪电)春雨春风春燕]
2、分小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合作识字
1、学生在文中用彩色笔涂了生字,读一读。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提个醒。并齐读两次。
再练习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班内学生参差较严重,需多点练习时间)
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说说怎么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好怎样书写合体字。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生字。
3、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的小节)
2、学习第一节。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3、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教师板画柳树。
C、愿意上台画一画柔软的柳枝吗?
D、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E、比赛读,指导读。
4、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D、小组汇报读。
5、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读背课文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
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续编诗句,再说一说。
如,春天跟——说话了。
说着说着,
扩展活动
1、贺知章曾写过一首诗《咏柳》,有同学会背吗?
2、出示挂图,再一次欣赏春天的风光。(学生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
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课后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话”、“说”等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里事物的变化,喜欢观察春天。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书写合体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展示作品,导入 新课
1、分小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2、全班交流,通过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
3、教师参与,调动气氛: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看吗?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板书课题:柳树醒了。(学生读题,认读“醒”字,说说打算怎样记住这个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板书:春雷(闪电)春雨春风春燕]
2、分小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合作识字
1、学生在文中用彩色笔涂了生字,读一读。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提个醒。并齐读两次。
再练习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班内学生参差较严重,需多点练习时间)
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说说怎么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好怎样书写合体字。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生字。
3、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的小节)
2、学习第一节。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3、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教师板画柳树。
C、愿意上台画一画柔软的柳枝吗?
D、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E、比赛读,指导读。
4、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D、小组汇报读。
5、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读背课文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
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续编诗句,再说一说。
如,春天跟——说话了。
说着说着,
扩展活动
1、贺知章曾写过一首诗《咏柳》,有同学会背吗?
2、出示挂图,再一次欣赏春天的风光。(学生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
《柳树醒了》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课文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了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孩子们也醒了,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教学这篇课文,是在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没有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人场景;没有草地碧绿、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色;所以教学垂柳迎风摇曳,春雨沙沙沙、春风暖人、柳絮飘飞显得有点单薄,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但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课前精心准备,自我感觉以下两个片段颇为成功,值得回味。
片段一:
1、小朋友请你自由读课文,仔细想想柳树的好朋友们是谁?他们是怎么帮助他醒的?
(我边问边在黑板简单画了一棵柳树,树干上一张沉睡的脸)
2、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第一时间投入到大声朗读中。
学生读文后轻松回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
2、你喜欢谁,你想成为谁来帮助小柳树,选一个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是春雷,春雷跟柳树说话了,柳树醒了,发芽了。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柳树发芽了?柳树醒了,就要开始发芽,长大呀。)
生2:我是春雨,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柳枝弯了,在风中飘来飘去。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春雨给柳树洗澡,柳枝就弯了,书本上不是说软了吗?软了就是弯了。扮春雨的小朋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形象地比画着,我也顺势在柳树上画上弯弯的垂柳。)
生3:我是春风,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柳树绿了。
生4:我是春燕,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春天过去了很长时间了,柳絮飞了。
生5、我是小朋友,我们和柳树玩耍,玩着、玩着,我们长大了。
孩子们在解读中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准确、真实、可爱,让人不由得赞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3、真是一群可爱的好朋友,那么谁用美妙的声音唤醒柳树呢?请你先美美地读读课文,再用我们的朗读来唤醒柳树好吗?
于是教室里再一次掀起了朗读的高潮,当孩子朗读的优美动听时,我就把沉睡的柳树脸换成了笑脸;而当孩子朗读的不够动听时,柳树依然沉睡着,同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让柳树醒来。
反思:
这一片段,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觉得不是让他们去读课文,而是让觉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员,然后融入文本中,正在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同时黑板上那棵沉睡的柳树自然让童话来到了我们眼前,让柳树走进我们的课堂,以此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为了让柳树睁开沉睡的眼睛,孩子们可谓花尽心思,极尽本领,期望自己动听的声音唤醒柳树,迎来它的笑脸。
片段二、
课外拓展: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美美地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当我让孩子们说说,春天还有什么也醒了时?他们纷纷说了蛇呀青蛙呀狗熊呀等一些冬眠的小动物,也说了小草呀小树呀等植物。当我引导孩子们能不能也模仿课文的语句说一说呢?刚开始,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但随即就有孩子说出了“……青蛙呀,跳了跳了。”顿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说出了:
“……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
“……春风呀,暖了暖了。”
“……桃花呀,红了红了”
…………
反思: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让我一扫之前孩子们课外知识贫乏的感慨,你看,孩子们能够抓住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一句“青蛙呀,跳了跳了”就让人仿佛看到了池塘里蝌蚪群游的景色,“……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让人不由地想起,今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草地上的积雪确实没有融化完的事实”,“……风儿呀,暖了”“……桃花呀,红了红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我班小朋友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心中忍不住提醒自己;只要引导有方,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将会激发。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词: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会说想到春风、春雨、春暖花开。)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
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3、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见板书)
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
(板书:醒了软了绿了飞了)
(三)朗读、识字。
1、在文中标出本课需要识别的字,并随生字画出生词,字画,词画,标出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词读习惯)
2、认读生字:醒雷澡枝软梳梢耍(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和跟着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生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读字组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自由练读,练背,喜欢背哪段就背哪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由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通过配乐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五)拓展与巩固
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总结谈话: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春好的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六)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老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柳树醒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反思:
课的开始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一字开花”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
通过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学、订报等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巩固。通过实践证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见,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春天不知不觉来了,用你喜欢的词语赞美春天。
2.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板书“柳树醒了”。
二、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多媒体课件辅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
熟字加偏旁:醒,软(酉+星=醒车+欠=软)
(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的准。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软、澡)
(4)读词卡(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雷雨树枝树梢
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三、细读,理解课文
学第一节
(1)自由读,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用笔画出来。
(2)同桌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
(3)小组读,交流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
(4)比赛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学第二节
(1)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
(2)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
(3)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
(4)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
四、背诵,感悟文意
(1)自由背(2)加动作背(3)配乐背(4)同桌互背
五、拓展,巩固练习
1.出示下列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
说话
朋友
春高
2.说话训练
用上“———”是柳树的好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3.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六、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展示评价。
小学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案范本二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
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
(1)柳梢为什么绿了?
(2)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
(3)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
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
(2)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
(3)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
三、比赛,背诵课文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领悟,课外延伸
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
五、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
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
六、小结: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好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特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柳树的生长过程已经掌握一二,在上课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施教老师感觉心头一阵喜悦。随后在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学生读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接着我跟学生说: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你喜欢扮演谁呢?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要上台表现自己了。表现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画了几棵嫩芽,问他原因时,他便说因为春雷唤醒了柳树,柳树刚刚醒来,所以才长出几个嫩芽。多精彩的表现呀!寻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动起来了,课堂效果相当不错。
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有实践活动,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展开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⑵引导学生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⑵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
学会生字及会认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本课难点:
能展开想像,知道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手段】
1、把课文里春天的变化制成多媒体课件。
2、制作养蚕柳树及春天的风光片。
3、学生准备春天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导入新课
1、分小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2、全班交流,评出优秀作品。
3、教师参与、调动气氛:
老师这儿有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看吗?(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音乐声中,小柳树睁开了眼睛)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板书课题:
柳树醒了
二、自主设疑,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标好自然小节。
2、分小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
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三、小组合作,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⑵指名读。
⑶想像说话:
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
⑷如果你是春雷,请你把这悄悄话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⑹指名读,评议。
2、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⑴生自由读2~4小节。
⑵在春雨的帮助下,柳树有哪些变化?
⑶比一比:
小组内画一画柔软的柳枝。(看谁画的柳树最美)
⑷播放录像:
春风吹动柳枝,柳絮随风飞舞,学生感受柳树的可爱。
⑸音乐声中,师引读三、四小节。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⑹生有感情地读,小组汇报读,并评出“朗读之星”。
3、生齐读第五小节:
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它在干什么呢?
四、引导探究,读背课文
1、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3、展示课件,欣赏春天的春光,引导学生想像,在春天里一,还有什么醒了。
4、师播放贺知章的《咏柳》。
五、实践活动,深化主题
仿照课文续编诗句,再说一说。
如:春天跟________说话了
说着说着,________
……
【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软绿飞……
《柳树醒了》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安排在《识字1》后面。在上完《识字1》后,我让学生去操场了找找春天,并让他们画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维,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学生画的春天,内容可能简单了些,但这也是学生的心声,是用他们的笔、色彩在表达对春天的看法,把全班同学的画放在一起,那就非常的丰富多彩。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柳树醒了》,学生更能体会春天的美好。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很多学生都能把柳树和春天联系起来,理解这首诗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片段: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在谁的帮助下柳树醒了?
2、学生回答:春燕、春雷、春风、春雨
你喜欢谁,你想成为谁来帮助小柳树,选一个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是春雷,春雷跟柳树说话了,柳树醒了,发芽了。
生:我是春雨,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柳枝软了,随风摇摆。
生:我是春风,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柳树绿了。
生:我是春燕,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春天将要过去,柳絮飞了。
师: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生根据形象自由回答。
反思: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一年级的小朋友,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其实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才能真正地做到轻松学习。那么老师就要设计出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学生读完课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接着我跟学生说:如果你就是他们的其中一员,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你喜欢扮演谁呢?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老师请你上来读,让其他同学听听你能不能把柳树叫醒,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于是学生就劲儿十足的读起课文来了,读完后纷纷举手,都想表现自己。在读的时候,我主要指导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读法,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1、讲述型,语调亲切自然,好象讲故事一样,娓娓动听。2、描述型,语调轻快活泼,好象读儿歌一样,轻松俏皮。3、抒情型,语调轻柔缓慢,好象读散文一样,充满幻想。上来表演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我想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课后我让他们把课堂上画好的画贴在后面的墙上,他们看了自己的画,都觉得春天真是太美了。下来之后我就觉得,要相信孩子,孩子的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
教例: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柳树醒了》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首诗歌,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它写出的春天真美。
生: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
……
师:把你喜欢的部分读读,争取读出美的感情来。
(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读)
师:春天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更美了!春天这么美,我们也来仿照课文作诗,好吗?
生:好!
(老师出示句式:春天跟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_
___。)
生1:春天跟桃树说话了,说着说着,桃花哟,开了。
生2:春风跟桃花说话了,说着说着,桃花哟,红了
师:这首诗更美!不仅说出桃花开了,而且说出了桃花颜色娇艳美丽。
生3:春雨跟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哟,绿了。
生4:春天跟风儿说话了,说着说着,风儿哟,暖了。
生5:春风跟小燕子说话了,说着说着,小燕子哟,从南方飞回来了。
生6:春雷跟小青蛙说话了,说着说着,小青蛙哟,醒了。
生7:春风跟小河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河里的冰哟,化了。
生:老师,我能不能说秋天?
师:(满含鼓励地)当然可以呀!
生:秋风跟苹果说话了,说着说着,苹果哟,红了。
生:冬天跟北风说话了。说着说着,雪花哟,飘了。
生:秋天跟玉米说话了,说着说着,玉米哟,熟了。
生:夏天跟荷花说话了,说着说着,荷花哟,开了。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你们的诗和课文做得一样好。将来你们一定能写出比课文更美的诗歌来,让小朋友们欣赏。现在,老师已经把你们的诗歌记录下来了,我让其他老师们也欣赏欣赏。
(此刻,学生显得很兴奋)
评析:这一课,学生们真的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让我惊讶于他们语言的美丽,心灵的美好,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广阔。
(1) 善于模仿令人喜悦。
在设计这次语言实践活动时,还在担心学生是否有困难。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真的令人吃惊,从他们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诗的语言源源流淌。不仅语句优美,而且与课文格调一致,这真是难得。
(2)意境可深入令人惊喜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次,让人惊讶不已,当一个学生说出“桃花开了”这一直白的句式时,马上就有学生把思维引向更有深度的方向,“桃花红了”,“桃花笑了”,仅一字之差就可体会其中的意境不同。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从花草树木想到动物,自然现象,一句“青蛙哟,醒了”就让人真切的感受到春天已经在我们身边了。“……小河里的冰哟,化了”,“……风儿哟,暖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一年级小学生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3)思维的飞扬实在可喜
你瞧,“……苹果红了”,“……玉米熟了”,“……雪花飘了”……多么有想象力的语言!此刻,学生的思维就好象插上了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虽稚嫩,但美好。
学生带给我的一次次惊喜,让我感到,孩子的世界是广大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把善于开启学生心智的心钥。
一、课前谈话: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新课,读准“醒”字,你怎么记住咱们今天学的第一个生字。记忆“醒”。
二、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第一遍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第二遍指名各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第三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言训练: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柳树“__________,”柳树边飞边说:“__________。”
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演读:小组内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风、春雨、春燕。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七、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互相猜为主)
(1)身上脏了怎么办——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八、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2.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是关于春天的主题,《柳树醒了》是一篇童话,让我们感到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
《柳树醒了》节与节之间结构相似,让学生多读,自己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学生读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接着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你喜欢扮演谁呢?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展示。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有了读的任务,学生对读就兴趣黯然了,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自由读之后,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赛读,师与生之间的接读等,在多种形式的读之后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背课文了,达到了课后“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要求。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设计了“春天跟--说话了,说着说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也试着学写诗歌。学生的思路很宽阔,如:陈柳欣说的:“春天跟花儿说话了,说着说着,花儿红了。”张彦鹏说的:“春天跟青蛙说话了,说着说着,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周梦婷说的:“春天跟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发芽了。”多么有诗意啊,学生在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之后,感到无比的自豪。是啊,学生的可塑性很强,给学生一个天空,学生可以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不要束缚孩子,孩子会在学中自由地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yw》2课时教学设计篇1《yw》2课时教学设计《yw》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yw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其四声,能够读准...
我教《雨点儿》篇1佚名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
28谁的本领大篇1教材分析:这篇童话通过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经过,告诉我们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我们一定要正确地...
两只鸟蛋-教案篇1【教材简析】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篇1在上《自选商场》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食品、鞋子、饮料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在...
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篇1《春天的手》这首儿歌,通过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的美丽景象,处处表现了春季的...
《外面的世界》教学设计片断篇1(案例背景)教学一月有余,学生的识字量仍然有限,自主识字的意识非常淡薄。在本次识字课...
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评析篇1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第一小学黄荣君教学片段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
《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篇1上课了,老师微笑的站在前面,把手背过去。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学生...
《菜园里》教学导入篇1文/罗梅《菜园里》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儿歌,认...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