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教学设计示例(通用2篇)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教学设计示例(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教学设计示例篇1

1.导入  过程:复习提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态度?具体表现如何?(抗战进土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攻,具体表现为: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避战;不断掀起反共浪潮。)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照这样下去,会给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态度怎样?(国民党这么做,导致丢城失地,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到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1941年—1942年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极为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仍以极大的毅力坚持敌后抗战)。这一节我们来学习第11课《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①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什么是囚笼政策?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把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起来,形成囚笼,并不断向根据地延伸,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如何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看来大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拔掉敌人深入根据地的据点。为此,敌后抗日根据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后开展百团大战。

教师指导学生从原因、时间、战役目标、战役规模、战绩和意义等方面分析百团大战。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归纳: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②艰苦的反“扫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举例:潘家峪惨案。在日伪军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加紧封锁保卫抗日根据地。在这种形势下,我敌后抗日根据地遇到那些困难?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从根据地的面积、人口、物资、士气等方面归纳。问:该如何应对?请同学们从学生从军事、经济、思想讨论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归纳:针对日军的“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同学们思考: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根据地军民都采取了哪些作战方针和战略战术?(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观看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和电视节目有关内容),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民兵采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独特的战斗办法,人民群众部分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杀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提问:共产党为克服根据地困难,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回忆群众喜爱的歌曲《南泥湾》、秧歌剧《兄妹开荒》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概括)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方面,共产党在1942开展整风运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小字内容,了解整风运动的原因、目的、方法、性质和意义。复习1931年后王明“左”倾对党的危害)

(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思考分析)

教师归纳:遵义会议以来,党内虽然批判了历次“左”的和右的错误,但是对这些错误,特别是对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还没有从思想上加以彻底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整风运动的目的是在党内彻底肃清“左”右倾错误,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方针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性质是一次全党范围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和军事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抗日根据地度过难关,得到巩固,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3.归纳总结的过程

通过学生回答教材上的两个问题进行总结:请你试一试:从战役规模、战役目标和战绩三方面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想一想: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各起了什么作用?

4.课后学生活动提示

比较日本侵略者侵华方针改变后国共两党抗战态度,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写一篇心得体会。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教学设计示例篇2

1.导入  过程:复习提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态度?具体表现如何?(抗战进土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攻,具体表现为: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避战;不断掀起反共浪潮。)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照这样下去,会给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态度怎样?(国民党这么做,导致丢城失地,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到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1941年—1942年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极为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仍以极大的毅力坚持敌后抗战)。这一节我们来学习第11课《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①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8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什么是囚笼政策?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把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起来,形成囚笼,并不断向根据地延伸,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如何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看来大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拔掉敌人深入根据地的据点。为此,敌后抗日根据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后开展百团大战。

教师指导学生从原因、时间、战役目标、战役规模、战绩和意义等方面分析百团大战。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归纳: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②艰苦的反“扫荡”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举例:潘家峪惨案。在日伪军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加紧封锁保卫抗日根据地。在这种形势下,我敌后抗日根据地遇到那些困难?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从根据地的面积、人口、物资、士气等方面归纳。问:该如何应对?请同学们从学生从军事、经济、思想讨论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归纳:针对日军的“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同学们思考: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根据地军民都采取了哪些作战方针和战略战术?(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观看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和电视节目有关内容),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民兵采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独特的战斗办法,人民群众部分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杀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提问:共产党为克服根据地困难,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回忆群众喜爱的歌曲《南泥湾》、秧歌剧《兄妹开荒》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概括)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方面,共产党在1942开展整风运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小字内容,了解整风运动的原因、目的、方法、性质和意义。复习1931年后王明“左”倾对党的危害)

(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思考分析)

教师归纳:遵义会议以来,党内虽然批判了历次“左”的和右的错误,但是对这些错误,特别是对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还没有从思想上加以彻底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整风运动的目的是在党内彻底肃清“左”右倾错误,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方针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性质是一次全党范围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和军事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抗日根据地度过难关,得到巩固,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3.归纳总结的过程

通过学生回答教材上的两个问题进行总结:请你试一试:从战役规模、战役目标和战绩三方面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想一想: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各起了什么作用?

4.课后学生活动提示

比较日本侵略者侵华方针改变后国共两党抗战态度,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写一篇心得体会。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教学设计示例(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