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初中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通用3篇)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篇1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徳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概念的复习:

1、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

3、溶液的定义_________       4、溶液的组成部分_______

2、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可能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4、溶液是饱和溶液必须指明___和___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6、若不限条件溶液可分为本___和____。

3、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概括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4、投影

讨论回答:

1、试管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不是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3、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______

5、介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六章的主要概念。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概念做些练习。

1、在一个大箩卜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倒出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为什么?

2、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多20  ,不发生变化的是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将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六章溶液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篇2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和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但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板书]: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5。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讲解]:随着沮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复习提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学生活动]: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汲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学生活动]: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板书]:c+o2==co2(碳充分燃烧)2c+o2==2co(碳不充分燃烧)[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讲解]: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板书]: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5-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活动]: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井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实验:c和cuo的反应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2)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教师提问]:这个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讲解]: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教师提问]: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讲解]: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板书]:c+co2==2co[讲解]: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板书]:三.化学反应中发热和吸热现象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汽机)等。[学生活动]:讨论如果设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目的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四)总结、扩展小结: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c)

氢气(h2)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c+o2==co2

2c+o2==2co

2h2+o2==h2o

还原性

c+2cuo==2cu+co2↑

c+co2==2co

h2+cuo==cu+h2o四.布置作业教材第85页习题第1、2、5题。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篇3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的: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二、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 :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机。

四、教学过程 :

㈠复习导入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碳的单质有哪一些呢?其中炭黑可用于制造墨水,如我们使用的碳素墨水,用碳素墨水书写的字长时间不变色,而蓝色墨水易变色?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关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㈡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附学习目标: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㈢学生自学、教师巡堂指导

附自学提纲:

⒈我国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为什么不变色?

⒉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不是碳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

⒊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⒋观察实验5-4,说出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⒌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如果能,会生成什么?

⒍没有化学反应热,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具体做法:

⑴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课文,阅读时注意看不懂的内容,并对看不

懂的内容作好标记;

⑵老师巡堂分类指导,同时观察、了解学情;

⑶师生共同研讨自学提纲,对自学知识进行强化。

㈣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练习:

A.单项选择:

⒈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笔意”二字至今仍完好如初这是因为

(   )。

A墨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⒉某黑色固体加热后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这种黑色固体是(   )。

A.氧化硐  B.木炭 C.铜、木炭混合物  D.氧化铜木炭混和物

⒊碳与氧气化学性质相似之处是(   )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③氧化性 ④都是单质 ⑤都难溶于水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B填空:

⒈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前者说明碳有                

性,后者说明碳具有                  性。

⒉黑火药由木炭、硫粉、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点燃爆

炸后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

C.选做题:

⒈下列变化中单质碳作还原剂的是(   )。

A.C      CO         B.C      CO2         C.CH4      C       D.CO2     CO

⒉用木材做桩,常将埋入地下部分烧焦,目的是 (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变更结实   C.烧死虫子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⒊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和生成CO所消耗氧气质量的比

为(    )。

A. 2:1       B. 1:2           C. 14:11           D. 11:14

⒋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为

红色固体,C是灰黑色固体,进行实验:

⑴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E。

⑵C与E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⑶气体A与E加热反应得到B和一种常温下是元色液体物质。

推断A、B、C、D并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㈤小结: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②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③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㈥布置作业 。

附板书设计 :

[1]

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