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二化学教案 >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教案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教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想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硫的世界,探讨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让我们先了解身边的二氧化硫。
[投影]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投影] 资料1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硫的用途
(1)作为漂白剂
(2)生产硫酸(接触法)
(3)作为防腐剂(葡萄酒、果汁、果酱、一些生果)
(4)消毒剂
[投影] 资料2石油和煤的成分里都含有「硫」,1T的煤含有5~50kg的硫,
一吨的石油含有5~30kg的硫,硫在燃烧时将产生2倍于硫重量的二氧化硫,
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1.5亿公吨以上!随之而来便是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产生酸雨;影响人体健康……
[引入]   如何预防并化之为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投影]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 大试管中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投影]   无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
[讲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请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现象的原因。
[投影]   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1、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2、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
           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4、将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
           5、将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入品红溶液
  
[现象1]  滴加石蕊,溶液变红
[投影]  SO2+H2ODH2SO3 (可逆反应)
[提问]   为什么起初进入试管的水不多,晃过后增多?石蕊变红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石蕊溶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讲解]  此反应还是可逆反应(回忆碘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进一步巩固可逆反应的知识)。
[现象2]   品红褪色
[学生讨论回答]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提问]  我们已学的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吗?
[学生讨论]Na2O2,Cl2(HClO),O3,H2O2等。
[讲解]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无色化合物,而使之漂白。但此物质不稳定,所以受热或长时间后易恢复原来的颜色,是暂时漂白。而其它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是永久漂白。二氧化硫还可用来灭菌,做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现象3] 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
[投影]  SO2+Br2+2H2O=H2SO4+2HBr
[分析]  二氧化硫还原Br2和高锰酸钾使之变为低价态物质而褪色。
[现象4] 溶液中有黄色沉淀生成
[投影]  SO2+2H2S=3S¯+2H2O
[讨论分析]  二氧化硫氧化硫化氢生成中间价态物质硫。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判断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
-2       0      +4     +6
H2S       S       SO2     SO3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
[现象5] 二氧化硫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不褪色。
 [投影] 解释:SO2被NaOH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SO2+Na2SO3+H2O===2NaHSO3
即SO2+NaOH=NaHSO3
 (由于SO2与NaOH反应时物质的量比不同,产物也不同)
[讲解]  此外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催化剂
[投影]   2SO2+O2=====2SO3(可逆反应)

Δ

          SO3+H2O==H2SO4  (放热)
[讲解]    工业上根据上面两个反应原理制备硫酸。
[投影]  小结:
1.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亚硫酸为中强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
3.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4.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硫化氢。
[投影] 比较SO2和CO2
名称
SO2
CO2气味刺激性无味Ca(OH)2沉淀、过量消失沉淀、过量消失品红褪色不褪色
 [讨论] 二氧化硫还有其它多种用途,可惜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是它。下面师生共同探讨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投影]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简介] 酸雨的概念(pH<5.6)
[学生阅读思考] (1)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
(2)二氧化硫如何形成酸雨?
(3)如何防止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投影]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小结]   (1)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SO2的漂白性;
(3)SO2对环境的污染。
[反馈检测] 
 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显示还原性的是                    (    )
A.H2S         B.SO2          C.S        D.H2SO4
2、能够证明CO2中含有SO2的方法有                       (    )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
C.通入品红溶液中             D.先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3、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BaCl2+HCl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AgNO3+H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原气体中肯定含有HCl           B.原气体中可能含有HBr
C.原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D.不能肯定原气体中有无SO2
4、下列左边是污染原因,右边是污染产生结果,试用短线将有关因果联系起来:
氟利昂(氟氯烃)等排放物                  酸雨
乱砍滥伐森林                              土壤和水污染
核污染                                    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汽车、燃煤等排SO2                        破坏臭氧层
大量使用农药                              土地沙漠化
5、为了降低硫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固硫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氮和磷

    知识目标: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磷的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情感目标:通过...

  • 氨 铵盐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

  • 硝酸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的用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

  •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

  •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

  •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

  •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1.培养学...

  •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培养...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