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7
教学目标
1.学生应该掌握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①通过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培养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其创立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是本课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点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其创立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是本课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是重点。
难点分析: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因为讲述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开创性的努力,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从未接触,有的本课中也未讲到,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又有内在联系(即历史条件),所以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等条件限制,不易理解。
重点突破方案:
1、先请两位学生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尤其是两位革命导师的远大理想。
2、利用课件、结合前面所讲的历史条件,教师通过提问: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准备条件成熟了吗?B还缺乏那些条件?C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艰巨性分别是什么?
通过难度逐渐加大的问题,层层分析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已经水到渠成。
3、最后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难点突破方案:
1、教师提问:谁了解空想社会主义?
请知道的学生讲述空想社会主义。
2、通过课件讲述欧洲三次工人运动,且提问三次工人运动的结果及思考?
3、通过图片展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两位革命导师的开创性贡献。
教学设计思路
1、学生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学习、理想;以及两位革命导师的伟大友谊及合作精神和贡献。
2、利用图片、课件、材料等达到解决本课重点突破难点。
3、重点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本课重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
本课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
教学手段:讲述法、学生动手制作表格总结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教学设计
[导入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思考、回答)
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越来越多的显露在人们面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板书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结果。
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小字内容,注意工人提出口号、斗争形式;指导学生制作“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简表”,按照表格名称、时间、口号或要求、意义四项内容填写。)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简表
名称
时间
纲领(口号)
意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1834年
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4年
要求取得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思考:这三次工人运动同早期工人斗争相比有何不同?
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这三次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工人们没有认清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2、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出示“马克思”画像图片,简介其生平)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里尔城,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性格坚毅。17岁高中毕业,毕业评语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请看其毕业作文中的几句话。
[出示材料]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它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那些为共同的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讲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从以上这几句话,能看出青年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发言)
马克思青年时代树立起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伟大抱负,不为虚荣心和幻想所左右,不为名利和社会地位所诱惑。此后的岁月中,他按照青年时所树立的理想,坚韧不拔、刻苦的学习,尤其醉心于研究哲学和历史。
(出示“恩格斯”画像图片,简介其生平)
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参与)
1842年,恩格斯路过科隆,与马克思短暂交流。1844年8月,马克思在巴黎的家中接待了恩格斯,十天内两人充分的交换了思想与看法。(出示“伟大友谊的开端”图片)为了实现共同的抱负、两人开始了共同的斗争经历。他们改造并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且亲身参加工人运动,将工人运动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活动,马、恩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标志1848年
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1848年2月,同盟的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出示《共产党宣言》封面图片)
《共产党宣言》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绝牧人,正确指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的途径。从此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历史意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思考: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概括产生条件: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②马、恩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深入工人运动之中,理论结合实践,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板书设计
第2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
2、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应该掌握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①通过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培养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其创立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是本课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点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其创立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是本课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是重点。
难点分析: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因为讲述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开创性的努力,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从未接触,有的本课中也未讲到,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又有内在联系(即历史条件),所以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等条件限制,不易理解。
重点突破方案:
1、先请两位学生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尤其是两位革命导师的远大理想。
2、利用课件、结合前面所讲的历史条件,教师通过提问: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准备条件成熟了吗?B还缺乏那些条件?C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艰巨性分别是什么?
通过难度逐渐加大的问题,层层分析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已经水到渠成。
3、最后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难点突破方案:
1、教师提问:谁了解空想社会主义?
请知道的学生讲述空想社会主义。
2、通过课件讲述欧洲三次工人运动,且提问三次工人运动的结果及思考?
3、通过图片展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两位革命导师的开创性贡献。
教学设计思路
1、学生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学习、理想;以及两位革命导师的伟大友谊及合作精神和贡献。
2、利用图片、课件、材料等达到解决本课重点突破难点。
3、重点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本课重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
本课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
教学手段:讲述法、学生动手制作表格总结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教学设计
[导入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思考、回答)
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越来越多的显露在人们面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板书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结果。
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小字内容,注意工人提出口号、斗争形式;指导学生制作“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简表”,按照表格名称、时间、口号或要求、意义四项内容填写。)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简表
名称
时间
纲领(口号)
意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1834年
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44年
要求取得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思考:这三次工人运动同早期工人斗争相比有何不同?
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这三次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工人们没有认清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2、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出示“马克思”画像图片,简介其生平)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里尔城,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性格坚毅。17岁高中毕业,毕业评语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请看其毕业作文中的几句话。
[出示材料]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它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那些为共同的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讲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从以上这几句话,能看出青年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发言)
马克思青年时代树立起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伟大抱负,不为虚荣心和幻想所左右,不为名利和社会地位所诱惑。此后的岁月中,他按照青年时所树立的理想,坚韧不拔、刻苦的学习,尤其醉心于研究哲学和历史。
(出示“恩格斯”画像图片,简介其生平)
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参与)
1842年,恩格斯路过科隆,与马克思短暂交流。1844年8月,马克思在巴黎的家中接待了恩格斯,十天内两人充分的交换了思想与看法。(出示“伟大友谊的开端”图片)为了实现共同的抱负、两人开始了共同的斗争经历。他们改造并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且亲身参加工人运动,将工人运动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活动,马、恩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标志1848年
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1848年2月,同盟的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出示《共产党宣言》封面图片)
《共产党宣言》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绝牧人,正确指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的途径。从此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历史意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思考: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概括产生条件: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②马、恩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深入工人运动之中,理论结合实践,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板书设计
第2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
2、历史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东亚的封建国家-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王国的建立,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14~15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
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篇1摘要:新社会课程标准对社会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社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
古代亚非文化-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篇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掌 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能力训...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通过约翰...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其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
一、填空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建筑杰作是金字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天翻地...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