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英语教学反思 > 关于板书(精选13篇)

关于板书(精选1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关于板书篇1

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 , 以其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所以很多教师特别侧重于这一教学形式, 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黑板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往往单调乏味甚至不板书,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 ?我想板书设计是一重要环节,我们板书的时候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

关于板书篇2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如必须让学生明白函数图像的产生过程:列表—取值—计算—描点—平滑连结之后,才能使用媒体画图像,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在纸上就不能正确地画出函数图像。

关于板书篇3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难点

自己创编对对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情景或者观察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

3)穿插朗读、学习词语“朝阳、晚霞、晨雾、秋霜”。

能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词语吗?比较下面的两组词语。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3、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再读。

(四)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注意“秀”的第六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学习第二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多媒体)

2、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

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如: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

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

这也是个成语。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节。

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

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

(1)多种形式抽读生字卡片。如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抢读、开火车读、读字组词等等。

(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如分男女生对读、去掉“对字读等”;背诵。

(五)、书写指导

(六)、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

例如: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猫对狗,马对骡,山羊对骆驼。

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

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包括对语言的吸收和对大自然的认识等等。因而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把生活的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全方位的的发展。

设计意图:再次体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以后,也许会出现很多奇迹。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丰富的画面时,一定会兴趣盎然,尽情发言,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

设计意图:在上几个成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由对子变成成语的方法。用找一找的方法教学还能激起更多学生更大的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要编这样的对子,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鉴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要求无须太高。

板书设计

云-------雾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

作业设计

背诵识字3.

收集对对子。

关于板书篇4

我的发现

这是一道组合拆分认字的练习题,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是一个多字组合体,它可以拆分出“立”、“日”、“音”等十多个字。教学时要让同学认真观察,自身去拆字,充沛发挥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在有趣的`“找字”活动中,巩固同学的识字能力,激发同学对汉字的喜爱。

1、出示教材提供的字组合体。进行活动说明,这个组合中藏着许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汉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发现的字最多。

2、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3、汇报评比。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当“小老师”,把本组找到的字指给大家看。根据又快又多的规范,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4、拓展练习

(1)“圆”、“葫”、“鸽”分别可以变出几个字来?

(2)让同学自身写出能够拆分的字,相互考一考。

关于板书篇5

设计说明: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本篇课文第从第2自然段“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点出了行文的线索,“奇异”则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第3自然段写游历的第一场景:小甲虫迷路的森林;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写了第二场景:也就是作为课文主体的“草虫的村落”。这里的“角色”很多,有英勇归来的黑甲虫,有熙熙攘攘往来的黑甲虫村民,有好像南国少女的小圆虫,有庞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为音乐演奏者的黑甲虫,还有负责气象观测的、忙于建筑设计的各种分工不同的虫子……第三层是末尾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板书正是依据作者这种严谨的结构,用先追随一词拉开行文的开端,用“奇异”概括草虫村落的总体特征进行板书,然后用箭头将作者在草丛村落的所见按照游历过程进行标序。其实是作者整个游历过程的浓缩。而后的填空则是作者在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后产生的奇妙的想象,想像的空间是广阔的,我们不能压制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因此用括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想像。最后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来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迷路的黑甲虫      (              )

丛        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              )

追随——奇异的游历 的

(特征)       村        庞大的蜥蜴          (             )

振动翅膀的甲虫      (             )

行色匆匆的甲虫      (             )

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作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其中的两题完成)

1、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2、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根据作者在草虫村落游历的过程,出一份手抄报。

设计意图:用选择的形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并且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丰富,有积累有运用有设计有创意,有动笔有观察有写作方法的迁移有行文思路和内容的直观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于板书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关于板书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不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读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思考:

(一)识字: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1、读文前正音。

2、在读文中熟悉。

3、读文后通过扩词加深印象,并学习运用。

(二)朗读课文:

1、培养学生主动读书思考,探究发现的'习惯。

2、要有从读正确到读懂的过程。

(三)写字:注重老师的范写和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板书:借生日

二、学文识字,朗读感悟。

(一)读准字音。

1、大声、自由地读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正音。并引导齐读一次。

(二)读懂课文。

1、自由读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检测:逐段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3、自由读书,看看能从课文里发现什么。

4、学生交流:我从课文里发现……(教师相机引导感悟小云和妈妈之间的情感,并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拓展:你打算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关于板书篇8

《天外来客——陨石》

一、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二、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张陨石的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它与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2、今天就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3、看到这些石头,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课文中的生字,句子有没有读准确。

3、认读新的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片)这些生字朋友谁已经认识他们了?

4、(课件出示所有生字)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有没有好办法能帮助记忆?

5、在初读课文后,你对陨石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四、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带着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合作读书,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讨论交流,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一会儿可以加以补充。(陨石在宇宙中是一些星体,沿着自己的轨道不停的航行,当它和大气接触时,由于分裂变成了小碎快来到了地球上。)(它们在天上其实自己也不会发光,是太阳的光照在它们身上,我们才感觉它一闪一闪的。)

3、(出示)“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1)理解“沉睡,唤醒”

(2)课文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它们来地球可以让我们研究宇宙中星体的结构。)

4、大家想一想,从陨石身上我们还可以研究出些什么?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情?

5、齐读课文最后两小节。

(1)你觉得它会在回忆什么?

(2)理解“信使”的意思。

(3)一块石头又怎么能当信使呢?

(4)你们想知道陨石过去的哪些行踪?我们来问问陨石吧!

(5)问了这么多,又怎么能得到答案呢?(只有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五、作业设置。

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准备下节课讲陨石的故事。

关于板书篇9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她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过在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未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大作黑板这篇文章,但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板书设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挂图。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它们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在课前即可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开个好头。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2).Why are they cooking?(他们为什么烧饭?);3)What are they going to cook?(他们打算烧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她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可能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哈哈大笑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_^”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同时导入“He is 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学生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边写“laugh”边说:“You’re all laughing.”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这可是板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能决定你板书设计的总体水平来。 

(三)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文,用学生的话说,就象是看“天书”,没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起来。我想他们钟情于“多媒体”的道理也在于些吧!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些小游戏,开展一些情形对话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与你设计的板书相辅相成,其同构筑美好的四十五分钟。这样不也成了“土制多媒体”教学了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让我们付诸行动,还是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在课堂中展示本人设计的板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呈现一个庄园背景。教师边用简笔画快速勾勒出小山、小树、小鸟、草地、小屋,边介绍“This is a farm.(这是一个农场。),接着进行师生对话:“what’s this?”。“It’s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问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增加其自信心,并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地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第二步:引入新事物。教师用彩笔画一只小胖猪的简笔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断地问:“What’ this?”。教师可抓住时机导入新单词。“The meat of it is pork."。写出“pork”单词在旁边。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个单词。接着边在黑板上画“cabbage(卷心菜)”、“carrot(胡萝卜)”、 “tomato(西红柿)”等蔬菜,边跟学生说:“It likes eating vegetables.”此时还可以把准备好的小图片或实物都拿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熟悉单词,并能让他们跟实物对上号,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再看到此物就会又联想起这单词来,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掌握。 

第三步:回归重点。在第二步中导入“presentation”已基本完成,但是板书还没有与挂图联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请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挂图内容,进行一些“情形对话”,也可以请学生担当课文中“蔬菜”的各个角色做些小游戏。在此间教师适时的插入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Who is living here? Ann is living her with her family. What’re they doing? Now,Let’s look at this picture.(现在让我们看挂图。)接下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整堂课的教育任务出色的完成了。 

总之,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质量。教书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值得我们尝试。更重要的一点板书设计还是将来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以后不管是投影仪还是多媒体你一样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来。

关于板书篇10

在板书中“莫斯科小山”等可用不同色彩的简图加上文字,标明各个地点的位置。如:莫斯科可用深红色城墙图形表示,花丛可用水红色桃花图形表示,园子可用黄色的蜂房图形表示(蜜蜂飞进园子里,实际上是蜂房在园子里)。用带箭头的线条和文字标出蜜蜂飞回园子和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并用“利用”一词精练地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板书不仅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事物及其联系,通过移动画面或比较各图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教学本课的“附近”和“当代”两个词语,教师可以通过“莫斯科”和“小山”或“花丛”和“园子”各图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知道“附近”就是两者离得很近的意思。让学生认识到“当地”所指的范围比“附近”要大些。

《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本板书按“找”的顺序贴出“花丛”、“园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利用”一词,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宁找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 

关于板书篇11

板书设计 《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

孙  权   坐断东南---霸业

上片:怀古                                 抒怀---建功立业

刘  裕   气吞万里---业绩

刘义隆   仓皇北顾---苦心劝告

下片:怀古                                  讽今---引以为戒

廉  颇   老当益壮---壮志难酬

[1]

关于板书篇12

《松鼠》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矫健,能攀爬,性温顺,特乖巧。

2.说说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要求谈感受。)

要点:活泼可爱、腿脚敏捷、头脑聪慧……

4.教师小结,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看看作者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说的有哪些异同。

二、知识性内容安排: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由朗读(大声、小声、无声等)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词,熟悉文章大致内容。

2.请学生朗读课件上的生字词,集体纠错正音。

3.介绍文章体裁为文艺性说明文,学习第90页关于“说明”的一段介绍。

明确:

①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②文艺性说明文在内容选取和语言表达上较为生动活泼,具有文艺色彩。

三、朗读课文,深入思考

问题:读读想想,作者写了松鼠哪些特点,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到体现?要求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恰当。

难点梳理:作者在介绍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等惹人喜爱的特点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准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作者在从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来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时,用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玲珑、漂亮”等形容词和“翘、躲、竖、坐”等动词,形象地说明它讨人喜欢的特点;二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在介绍松鼠叫声响亮时,对松鼠进行人格化的描写:“要是被人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生动地表现它丰富的情感。

四、梳理文章顺序

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寻食习惯、主要食物

乖巧——过水情景逃跑筑窝

文章结构:

总(1)——分(2-5)——补充说明(6)(先主后次)

小结:提醒同学们做读书归纳卡片和说明文的一般顺序模式。

板书设计:

如何写:(1)抓住特征(2)语言生动(3)合理排序

五、作业设计

1.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对松鼠进行自我介绍。

2.搜集并阅读布丰的资料及作品若干。

关于板书篇13

让板书也充满人文色彩——《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侯在潭的两边。

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在上这节课时,我便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来自主学习课文的各段内容,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梳理课文脉络。于是,学生们四人小组就忙活开了,待到汇报时,各组争相发言,百花齐放。

★有的标题是:想法擒恶龙-恶龙躲潭底-挺身杀恶龙-恶龙被降伏

我的点评:孩子们颇有创意,会以小小标题的形式,根据课文故事的发展顺序去编写文章结构,真不错!

★有的标题是:起因-恶龙吞日月 经过-英雄降恶龙 结果-恶龙被制服

我的点评:故事的前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佩服孩子们的清晰思路。

…… ……   …………

孩子们的发言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以抓住任务的动作来编写,有的是以人物的行为并结合品质来批注,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着,于是灵机一动,把自己按部就班的板书改动一下,结合孩子们的意见,于是就变成了:

恶龙吞日月,天地黑一片。聚众想办法,英雄挺身做贡献。恶龙被降伏,英雄变青山,长留日月潭。披荆斩棘过难关,精神驻心间。美名代代传!

孩子们看着我写的朗朗上口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有个学生挺认真地站起来说:“麦老师,我觉得‘英雄变青山’的‘变’没有‘化’字用得好,‘化’字非常恰当地体现出英雄的高大形象。”哇!真不可小看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们,于是我立即虚心接受意见,把“变”改成“化”字。这也可谓是“推敲推敲”吧!看着这样的板书,孩子们大声自豪地朗读起来。最后,他们还不忘夸我一句:“老师,读了这个新颖的板书,我很快记住了课文的内容。真好!”

是的,我也觉得真好,板书是文章的眼睛,同样也可以充满人文的色彩……

关于板书(精选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英语教学反思之二

    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单词教学中,我把学生引入KFC,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象所要学习...

  • 让游戏融入英语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快乐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为学生营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提起英语,低年级的同学会兴高采烈,而中高年级大多数的同学则会哀声叹气。为什么呢?因为低年级的英语教材比较简单,孩...

  • 英语教学反思一

    今日当的幼儿成年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到到那时,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

  • 英语教学反思----- 外语与第二语言的区别

    任小学英语教师以来,课余我都在反思,小学英语应该怎么教?到底存在那些弊病?以下就是我实践及参考归纳总结的几点想法。...

  • 英语教学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三年级是学生开始真正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 教师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演员,需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通过眼神来表情达意;教师,也需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运用目光来沟通师生之间的...

  • 心痛学生的“不懂”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新理念。我是这学期才开始又进入新课改教学工作的,上了几天的英语课...

  • 教给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

    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们没...

  • 激活表现欲,适应新课改

    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面对突如其来的课改,我们的载体——学生或如鱼得水,或有些盲从,而那些本来就性...

  • 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

  • 浅谈英语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吾日三省吾身”,现代教育理论也提倡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