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德育研究 >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14

江苏昆山国际学校 陈兆亚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根据各个学科教学的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语文,作为一门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学科,更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一、             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材料。

  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一生飘泊潦倒,但始终关心祖国命运、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材料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目的。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好多课文都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材料。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笔者在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让学生课前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浓浓的悲愤氛围,深入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雷雨》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剖析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把握、领悟作品的思想倾向;学《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首先播放《回家》的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乡愁中油然而生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指导学生写日记、办报纸,不定期地举办辩论会、演讲会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总之,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

三、             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快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的因素。以情感人,理在其中,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前进的动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山川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美的熏陶。教师要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去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以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呼唤相互应答,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的衣着庄重,表情悲痛,朗读时情感真挚,呼唤真切,字字吐悲,句句含泪,让学生深切体会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学《最后一次演讲》,教者要把握演讲的技巧,把闻一多当时愤不可遏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要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去畅游“五岳之尊”——泰山和“母亲”河流——长江,欣赏品味作品所创造的大气磅礴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让学生在感受典型艺术形象和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的同时,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情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化。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当然,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渗透过程,它是多范围、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者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内和课外结合,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写给学生的一封信

    提着笔,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有愧与你!在此,先给你说一声:对不起! 关于“从前”我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对你说,但...

  • 师德的底线

    古人对“教”的最原始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因此,对于从教者来说,首先的要求是其所施值得被教者所...

  • 今天,我拿什么来补过?

    大凡班主任最忌恨惹事生非、藐视老师的“捣蛋鬼”。这不,本班学生苏流云就符合上述两条标准。她年龄比同班同学大二岁,据...

  • 关于师生关系的困惑

    两只刺猬不能离的太远,太远了不能互相照顾;两只刺猬不能靠的太近,太近了容易互相刺伤。师生关系也是这样。从理论上讲,...

  • 那一声“好”

    我听过无数的“好”,我也说过无数的“好”,喝彩的,鼓劲的,勉励的……可这些都不及今天听来的这一声“好”让我刺骨寒。...

  • 用心撑起一方晴空

    对于后进生,其后进的类型是各不一样的,有学习上的落后,纪律上的松懈,思想品德上的不求进取等等。凡此种种,他们共同的...

  • 给教师的二十二条建议

    第一条明确你自己的职业特点走出师范的大门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脑子里装的是教师职业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和我们是“人...

  • 幸福的体验

    开学初,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教育的55个细节》。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本书是一位美国的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所著...

  • 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

  • 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好学不倦

    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

  • 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再试一次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

  • 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勇于冒险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