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教学目的
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步骤。
3.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我国统一计量制度对改革开放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教学难点
托盘天乎的构造、功用和使用步骤。游码质量的读法。
教具
教师用:托盘天平、学生用物理天平、自制简易天平模型、标尺模型、铁钉、铁块、木块、一杯水、1分米3的容积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
板书:第七章:质量和密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提问的方法,从学生较熟悉的质量单位“千克”入手,引入质量的概念。
提问:1.小华同学从商店买了两米布,你知道“两米”指的是布的什么吗?教室中的寒暑表读数为“17℃”,这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2.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
“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3.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
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板书:1.质量的概念。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问:怎样用质量的概念,描述一杯水与半杯水的不同,铁钉与铁块的不同呢?(学生回答)
板书:质量的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板书四个单位)
出示1分米3的正立方体容积模型。充满水后告诉学生,水的质量大约为1千克。并让几名同学感受1千克有多大。形成具体印象。
列车、汽车的载重量常用“吨”做单位表示。金戒指的质量、邮包质量,常用“克”为单位表示。
板书:换算关系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学生口算练习。
1.0.5克等于多少毫克?合多少千克?
2.20吨等于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回答)
设疑: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呢?
板书:2.托盘天平。
板书:托盘天平是测物体质量的仪器。
利用木制杠杆制成的简易天平模型,讲解天平的构造及功用,并使学生领悟被测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的关系。
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在A、B两处各挂一个塑料盘。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第二步:在左、右两盘中放质量相等的钩码。观察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三步:将左盘中的钩码取下,换上一块橡皮泥。观察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
问:这表明橡皮泥质量与钩码质量有什么关系?若钩码质量为50克,橡皮泥质量多大?
第四步:在杠杆中点下方的暗槽内插入一个红色指针(指针应与杠杆垂直)。并安上分度盘。通过看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来确定杠杆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五步:取下橡皮泥,换上几支粉笔。观察指针静止时,没有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问:此时粉笔总质量与钩码总质量是否相等?谁的质量较大?
第六步:出示学生用物理天平,与简易天平模型进行外观对比。看出改装后的杠杆是物理天平的雏形。
第七步:教师进行阐述。
在测物体质量时,物理天平与托盘天平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但由于物理天平比托盘天平精密,故使用时不如托盘天平简便。我们的要求是: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
板书:(1)构造及功用。
学生先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上加砝码)、托盘(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用),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板书:(2)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学生看书P79命名用方法1.…,2.…,3.…。
使用步骤共讲了三条。前两条指明了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怎样对天平进行调节。第3条说明怎样用调节好了的天平,对物体质量进行测量。以及待测物体质量大小的确定。
板书: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利用自制的标尺模型,练习读游码质量。
方法:(1)学生辨认标尺上质量的最大值。标尺上的刻度是怎样划分的。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少。
(2)根据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找学生读出游码质量。(练习两次)
(3)若游码质量为0.35克,那么,游码应处在标尺的什么位置上?(找学生移动游码)
板书:(3)使用时要注意。
学生看书P79上的后二段。请一两位学生概括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桌上托盘天平底座上的铭牌,搞清天平的最大称量。
问:为什么夹取砝码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拿?
学生分组利用托盘天平进行练习。
内容:(1)调节天平。(2)称出你的橡皮或钢笔的质量。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使用天平的情况。纠正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小结
1.这堂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质量的测量。
2.明确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内容:
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所谓“度量衡”,即长度、体积和质量。秦统一中国前,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给人们进行经济和贸易交流带来不便。秦统一中国后,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的标准器具。这不仅保证了纳税制度的实施。而且对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结束了计量制度长期混乱的局面。1984年1月,国务院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这无疑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推进科技进步,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巩固知识:
1.看书P78上介绍的一些物体的质量。找同学回答:
(1)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2)一名成人的质量约多少千克?若成人的质量按60千克计算,那么,一头大象的质量约是成人质量的多少倍?
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已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但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哪个方向调,才能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三)布置作业 :
79,1、2题。
下节实验课应自备的物品:空墨水瓶和五个相同的硬币。
【评析】
这个教案写的很具体,体现了教材的目的要求,特别是对质量的测量部分讲的很细,这是很可取的,对天平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讲解是很必要的,因为这部分内容在物理学习和今后工作都非常有用。教案中用自制天平讲天平原理,这是大多数物理教师采用的有效方法,其优点是非常直观,用材也简单,建议没有天平的学校自己也做一个简易天平。
本教案开始提问中涉及到了单位“米”和“℃”,感到目的性不够明确。
注:文中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详细介绍:第一节质量教案二
教学目的
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步骤。
3.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我国统一计量制度对改革开放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教学难点
托盘天乎的构造、功用和使用步骤。游码质量的读法。
教具
教师用:托盘天平、学生用物理天平、自制简易天平模型、标尺模型、铁钉、铁块、木块、一杯水、1分米3的容积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
板书:第七章:质量和密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提问的方法,从学生较熟悉的质量单位“千克”入手,引入质量的概念。
提问:1.小华同学从商店买了两米布,你知道“两米”指的是布的什么吗?教室中的寒暑表读数为“17℃”,这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2.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
“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3.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
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板书:1.质量的概念。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问:怎样用质量的概念,描述一杯水与半杯水的不同,铁钉与铁块的不同呢?(学生回答)
板书:质量的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板书四个单位)
出示1分米3的正立方体容积模型。充满水后告诉学生,水的质量大约为1千克。并让几名同学感受1千克有多大。形成具体印象。
列车、汽车的载重量常用“吨”做单位表示。金戒指的质量、邮包质量,常用“克”为单位表示。
板书:换算关系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学生口算练习。
1.0.5克等于多少毫克?合多少千克?
2.20吨等于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回答)
设疑: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呢?
板书:2.托盘天平。
板书:托盘天平是测物体质量的仪器。
利用木制杠杆制成的简易天平模型,讲解天平的构造及功用,并使学生领悟被测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的关系。
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在a、b两处各挂一个塑料盘。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第二步:在左、右两盘中放质量相等的钩码。观察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三步:将左盘中的钩码取下,换上一块橡皮泥。观察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
问:这表明橡皮泥质量与钩码质量有什么关系?若钩码质量为50克,橡皮泥质量多大?
第四步:在杠杆中点下方的暗槽内插入一个红色指针(指针应与杠杆垂直)。并安上分度盘。通过看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来确定杠杆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五步:取下橡皮泥,换上几支粉笔。观察指针静止时,没有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问:此时粉笔总质量与钩码总质量是否相等?谁的质量较大?
第六步:出示学生用物理天平,与简易天平模型进行外观对比。看出改装后的杠杆是物理天平的雏形。
第七步:教师进行阐述。
在测物体质量时,物理天平与托盘天平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但由于物理天平比托盘天平精密,故使用时不如托盘天平简便。我们的要求是: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
板书:(1)构造及功用。
学生先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上加砝码)、托盘(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用),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板书:(2)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学生看书p79命名用方法1.…,2.…,3.…。
使用步骤共讲了三条。前两条指明了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怎样对天平进行调节。第3条说明怎样用调节好了的天平,对物体质量进行测量。以及待测物体质量大小的确定。
板书: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利用自制的标尺模型,练习读游码质量。
方法:(1)学生辨认标尺上质量的最大值。标尺上的刻度是怎样划分的。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少。
(2)根据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找学生读出游码质量。(练习两次)
(3)若游码质量为0.35克,那么,游码应处在标尺的什么位置上?(找学生移动游码)
板书:(3)使用时要注意。
学生看书p79上的后二段。请一两位学生概括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桌上托盘天平底座上的铭牌,搞清天平的最大称量。
问:为什么夹取砝码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拿?
学生分组利用托盘天平进行练习。
内容:(1)调节天平。(2)称出你的橡皮或钢笔的质量。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使用天平的情况。纠正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小结
1.这堂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质量的测量。
2.明确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内容:
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所谓“度量衡”,即长度、体积和质量。秦统一中国前,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给人们进行经济和贸易交流带来不便。秦统一中国后,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的标准器具。这不仅保证了纳税制度的实施。而且对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结束了计量制度长期混乱的局面。1984年1月,国务院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这无疑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推进科技进步,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巩固知识:
1.看书p78上介绍的一些物体的质量。找同学回答:
(1)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2)一名成人的质量约多少千克?若成人的质量按60千克计算,那么,一头大象的质量约是成人质量的多少倍?
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已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但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哪个方向调,才能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三)布置作业:
79,1、2题。
下节实验课应自备的物品:空墨水瓶和五个相同的硬币。
【评析】
这个教案写的很具体,体现了教材的目的要求,特别是对质量的测量部分讲的很细,这是很可取的,对天平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讲解是很必要的,因为这部分内容在物理学习和今后工作都非常有用。教案中用自制天平讲天平原理,这是大多数物理教师采用的有效方法,其优点是非常直观,用材也简单,建议没有天平的学校自己也做一个简易天平。
本教案开始提问中涉及到了单位“米”和“℃”,感到目的性不够明确。
注:文中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一节质量教案二
教学目的
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步骤。
3.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我国统一计量制度对改革开放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教学难点
托盘天乎的构造、功用和使用步骤。游码质量的读法。
教具
教师用:托盘天平、学生用物理天平、自制简易天平模型、标尺模型、铁钉、铁块、木块、一杯水、1分米3的容积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
板书:第七章:质量和密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提问的方法,从学生较熟悉的质量单位“千克”入手,引入质量的概念。
提问:1.小华同学从商店买了两米布,你知道“两米”指的是布的什么吗?教室中的寒暑表读数为“17℃”,这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2.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
“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3.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
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板书:1.质量的概念。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问:怎样用质量的概念,描述一杯水与半杯水的不同,铁钉与铁块的不同呢?(学生回答)
板书:质量的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板书四个单位)
出示1分米3的正立方体容积模型。充满水后告诉学生,水的质量大约为1千克。并让几名同学感受1千克有多大。形成具体印象。
列车、汽车的载重量常用“吨”做单位表示。金戒指的质量、邮包质量,常用“克”为单位表示。
板书:换算关系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学生口算练习。
1.0.5克等于多少毫克?合多少千克?
2.20吨等于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提问:我们买粮、买菜时,售货员要用秤来称粮与菜的质量。那么,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秤呢?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回答)
设疑:学校实验室中、工厂的化验室中,常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呢?
板书:2.托盘天平。
板书:托盘天平是测物体质量的仪器。
利用木制杠杆制成的简易天平模型,讲解天平的构造及功用,并使学生领悟被测物体质量与砝码质量的关系。
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在A、B两处各挂一个塑料盘。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第二步:在左、右两盘中放质量相等的钩码。观察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三步:将左盘中的钩码取下,换上一块橡皮泥。观察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
问:这表明橡皮泥质量与钩码质量有什么关系?若钩码质量为50克,橡皮泥质量多大?
第四步:在杠杆中点下方的暗槽内插入一个红色指针(指针应与杠杆垂直)。并安上分度盘。通过看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来确定杠杆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五步:取下橡皮泥,换上几支粉笔。观察指针静止时,没有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问:此时粉笔总质量与钩码总质量是否相等?谁的质量较大?
第六步:出示学生用物理天平,与简易天平模型进行外观对比。看出改装后的杠杆是物理天平的雏形。
第七步:教师进行阐述。
在测物体质量时,物理天平与托盘天平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但由于物理天平比托盘天平精密,故使用时不如托盘天平简便。我们的要求是: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会使用托盘天平。
板书:(1)构造及功用。
学生先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上加砝码)、托盘(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用),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板书:(2)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学生看书P79命名用方法1.…,2.…,3.…。
使用步骤共讲了三条。前两条指明了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怎样对天平进行调节。第3条说明怎样用调节好了的天平,对物体质量进行测量。以及待测物体质量大小的确定。
板书: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利用自制的标尺模型,练习读游码质量。
方法:(1)学生辨认标尺上质量的最大值。标尺上的刻度是怎样划分的。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少。
(2)根据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找学生读出游码质量。(练习两次)
(3)若游码质量为0.35克,那么,游码应处在标尺的什么位置上?(找学生移动游码)
板书:(3)使用时要注意。
学生看书P79上的后二段。请一两位学生概括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桌上托盘天平底座上的铭牌,搞清天平的最大称量。
问:为什么夹取砝码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拿?
学生分组利用托盘天平进行练习。
内容:(1)调节天平。(2)称出你的橡皮或钢笔的质量。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使用天平的情况。纠正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小结
1.这堂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质量的概念。单位及质量的测量。
2.明确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内容:
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所谓“度量衡”,即长度、体积和质量。秦统一中国前,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给人们进行经济和贸易交流带来不便。秦统一中国后,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的标准器具。这不仅保证了纳税制度的实施。而且对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结束了计量制度长期混乱的局面。1984年1月,国务院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这无疑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推进科技进步,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巩固知识:
1.看书P78上介绍的一些物体的质量。找同学回答:
(1)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多少千克?合多少毫克?
(2)一名成人的质量约多少千克?若成人的质量按60千克计算,那么,一头大象的质量约是成人质量的多少倍?
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已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但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哪个方向调,才能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三)布置作业 :
79,1、2题。
下节实验课应自备的物品:空墨水瓶和五个相同的硬币。
【评析】
这个教案写的很具体,体现了教材的目的要求,特别是对质量的测量部分讲的很细,这是很可取的,对天平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讲解是很必要的,因为这部分内容在物理学习和今后工作都非常有用。教案中用自制天平讲天平原理,这是大多数物理教师采用的有效方法,其优点是非常直观,用材也简单,建议没有天平的学校自己也做一个简易天平。
本教案开始提问中涉及到了单位“米”和“℃”,感到目的性不够明确。
注:文中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4.1温度计》教案篇1“温度计”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第四章:物态变化合作学习,共同探...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篇1(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1.会按照电...
欧姆定律练习篇1欧姆定律练习一、熟悉公式以及单位对应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ω,接在家庭电路中,求通过这盏白炽电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磁生电”,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七节:磁生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
《压强》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五节: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篇1第三节 一、知识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能力目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
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篇1详细介绍: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教学重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教...
力的存在篇1七年级科学案例设计设计课题:力的存在力的存在(第二课时)(一) 教学设计: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