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活动内容】
调查学校供水系统。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学校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调查、观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p=ρgh,连通器原理、能的转化、电功率、电磁继电器原理等知识。
2.器材准备:笔记本、笔、照相机、卷尺等。
3.组织准备: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小组长负责调查活动,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活动过程】
1.勘察、测量供水系统现场
⑴第一组到水井边查看水管、水泵、开关的安装和分析水泵铭牌上的数据。
⑵第二组到楼顶查看水箱、水管的安装。
⑶第三组到用户卫生间查看水管的安装,走访用户用水情况。
每组20min,然后转换调查地点。
2.方法
⑴观察:水箱、水管安装的位置,用照相机拍下现场有关相片。
⑵测量:用长卷尺测量水箱距地面高度。
⑶绘图:绘制供水系统水、电示意图。
3.作业
各组整理调查结果,写好调查报告,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在本次调查活动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⑵学校供水系统与哪些物理知识有联系?
⑶你对改善学校供水系统有哪些建议?
【活动小结】
这次调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
在调查报告中,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如:杨享文同学提出利用电磁继电器自制水位自动控制器,使水泵开关由人工控制变为自动控制;程进同学提出将裸露在室外的水管用稻草和薄膜包扎防止冻裂等都受到了学校的重视。
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一、调查者:三块碑中学初三(一)班第一组张振程进
二、调查课题:学校供水系统概况
三、调查时间:.9.8
四、调查地点:学校水井、水箱、厕所等处
五、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原因
我校地理位置偏远,地势较高,地表含水量少,生活用水一度极为困难。XX年在多方努力下,请专业打井队在校内打下一口日产地下水近80t,深约92m的深水井,才解决了学校用水压力,为了解供水系统工作原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观察、思考、讨论
①在水井边,我们看到水管表面覆盖着一层水珠,水管像是在“出汗”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归纳总结:在天气气温较高时,与地下水温度相差较大,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冰冷的水管液化形成的。
②水由地下到楼顶的水箱中,再从水龙头中流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先是电能转化为潜水泵的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水的势能,打开水龙头后,水的势能又转化为水的动能了。
③观察井中的水管和井外的水管,可以发现两者是不一样的,井中采用的是无缝钢管,井外用的是普通铁管,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归纳总结:这是因为水箱位置较高,学校水井深90多米,水箱与水井内部形成的水位差很大,水位差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也越大,为了耐高压所以井中采用无缝钢管,而井外水管所需承受的压强小一些,所以用价格较便宜的普通铁管。
④在潜水泵开关的前面安装有保险丝,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首先熔断,起到防止烧毁电路和潜水泵的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4.1温度计》教案篇1“温度计”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第四章:物态变化合作学习,共同探...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篇1(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1.会按照电...
欧姆定律练习篇1欧姆定律练习一、熟悉公式以及单位对应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ω,接在家庭电路中,求通过这盏白炽电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磁生电”,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七节:磁生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
《压强》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篇1课题第九章:电与磁 第五节: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篇1第三节 一、知识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能力目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
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篇1详细介绍: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案教学重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教...
力的存在篇1七年级科学案例设计设计课题:力的存在力的存在(第二课时)(一) 教学设计: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