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6
祈 福·致 敬·励 志重庆垫江八中 瞿 波
一.活动主题:
祈福·致敬·励志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用真爱与虔诚向灾区人民祈福,向参与救援的各界人士致敬;
2.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感,培养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3.教育学生立志努力学习,立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灾害远离人类。
三.活动准备
1.召开由学生代表组成的筹备会,确定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发动全班学生全员参与;
2.准备有关材料和用具,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包括图片的搜集与整理、演讲稿的撰写,串词和即兴主持语的撰写、电脑课件制作等;
3.布置教室,四周悬挂学生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写上自己的感悟),黑板两旁张贴两幅宣传标语;
4.准备好电脑、数投等设备及课件;
5.准备一幅以“征服自然,让灾害远离人类”为主题的签名条幅。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大地在颤抖
天空在哭泣
五月十二日
魔鬼在地层中抖动着它的身躯
嘶吼着,向人间展现它残忍的暴戾
这一刻
汶川在哭泣
四川在哭泣
全中国在哭泣
勤劳善良的巴蜀儿女啊
你们要坚持,不要放弃
全国的人民与你们在一起
看呐,救死扶伤的医疗队来了
看呐,鱼水情深的子弟兵来了
看呐,血肉相连的共产党来了
看呐,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胡主席、温总理也来了
痛苦不会是永远
灾难很快会过去
胜利,永远属于不屈服的人民
2010,共和国的历史将永远牢记
我们正用我们的青春的热血和沸腾的生命
书写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2.祈福篇
①在轻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伴奏下,演示课件(与震魔作斗争的画面),学生双手作“心”形于胸前,向灾区人民祈福1分钟。
②“一语寄灾区”:请几名学生用一句话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或表达对生者的祝福,或表达对救援人员的赞颂,或表达对灾区学生的问候。
3.致敬篇
学生用数投演示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并发表感言。共分为以下十个专题:
①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专题;
② “垫江八中抗震救灾”专题;
③ “垫江八中师生支援灾区”专题;
④ “灾区人民自救”专题;
⑤ “被困学生乐观面对灾难”专题;
⑥ “教师无私救助学生”专题;
⑦ “解放军官兵救援”专题;
⑧ “志愿者救援”专题;
⑨ “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专题;
⑩ “国际关注与援助”专题。
4、励志篇
①学生演讲。
主题一:我校抗震救灾中的先进事迹;
主题二:努力学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灾害远离人类。
②全体学生在“征服自然,让灾害远离人类”条幅上签名。
5.班主任总结发言。
这是一堂震撼人心的主题班会课!我们抚慰了灾区人民受伤的心灵,我们赞颂了救援人员崇高的精神,我们更树立了“征服自然,让灾害远离人类”的坚强决心!让知识的温暖与厚重抚平心头的忧伤和无助,让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向昨天的灾难和悲伤诀别,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学好本领,预防灾害,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6.在轻音乐《爱拼才会赢》的伴奏下,主题班会结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背景: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结合本班都是借读生...
班会主题:与好书交朋友班会背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交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人们...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三(4)中队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的历史,展现60年少先队经历的风风雨雨,唤起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
庆三八活动是新学期开始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宣传和做好家长工作的机会。收集了一部分关于庆三八活动的设计,希望能给大家...
三(4)中队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书香校园,取书中精华,用知识充实、装备自己,...
召开班级:预初(3)班 召开时间:上午第五节课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各个节目的展开,对于各个英雄事迹的了解,学习英雄...
学会对待挫折 ­ ----四(7)班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
教育目标: 1.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 让学生认识...
【班会时间】:4月12日【班会地点】:六13班教室【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博爱”精神,通过...
学会“看”电视 ——四(5)班晨会设计 预设目标: 1、提前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反映内心真实的想法,再及时通过问卷分析,利...
中华文化多灿烂 六(2)中队 目的: 让学生对我们中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