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课堂实录 >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 > 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

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美文共赏 赏有层次

——《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程继伍

一.[教学指导思想]:

美学是鉴赏的哲理升华,语文鉴赏课是一种课堂审美活动。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讨论、活动”,并通过“提出美”、“感受美”、“挖掘美”、“表现美”、“重温美”五个阶段,初步体验循序渐进、赏有层次的过程。

二.〔教学定位〕:

教学目标——提炼散文的精要;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阅读品味法进行散文鉴赏。

教学难点——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

教学方法——鉴赏、讨论、活动相结合。

(通过课件第二幅画面展示)

三.〔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由七幅画面构成,其中第一和第五幅为主画面。第五幅画面仅建构一个框架,留出空白,供课堂讨论后加以充实。

四.〔教学步骤〕:

第一层次:提出“美”。

〔内容实录〕:

教师导语:一年四季轮回,春夏秋冬更替,景有不同风格,人具各种爱好。有人赞美:啊,春光熠熠精神爽;啊,夏花艳艳添异彩;啊,秋月圆圆大团圆;啊,冬雪皑皑乐开怀。也有人无奈:“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初长正好眠,秋又凄凉冬又冷,收书又待过新年。”(选自《说岳全传》)现在正是冬天,你是喜欢,还是讨厌?

(学生讨论发言,要求学生说心里话。喜欢或不喜欢都要说出理由。)

有说喜欢的,理由是:

生1:冬天才会下雪,下雪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师:情趣盎然,浪漫无限;

生2:我出生于冬天,冬天跟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我特别喜欢冬天。

师:不了的情缘,永远的冬天;

生3:“梅花香自苦寒来”,寒冬是孕育生机和理想的季节。

师:诗情画意,志趣高远。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不喜欢冬天,理由是:

生1:因为冬天太冷了,手脚会生冻疮;

生2:因为冬天老阴沉着“脸”,地上湿漉漉的;

生3:因为冬天满目萧条,并不美丽;

……

师:切身感受,“现实主义”者。

(此时喜欢与不喜欢冬天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切身体验——“审美”的话题终于十分自然地提出来了,我们难道不为之窃喜吗?)

师:同学们,有一位法国女作家特别喜爱冬天之美,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冬天之美》。

(推出多媒体课件第1幅主画面。部分内容和超链接设计配合第二层次“感受美”使用。)

 

第二层次:感受“美”。

〔内容实录〕:

两个小问题:

师:作者喜欢的是哪里的冬天?

生:乡村。

师:优美的散文都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

生:“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推出课件第5幅主画面整体框架,大部分内容有待于第四层次“表现美”来完成。)

一个小插曲:为学生准备一份作者的简历表(推出课件第3幅画面,突出强调“简历”当中的一句话):“从小在农村长大,创作上批判贵族资产者的自私、残暴,赞美劳动人民的纯朴生活和善良情感,讴歌理想的人际关系,风格温婉细腻。”

一点小知识:学会感悟——“感”就是感受文章中文句所写的内容,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把它再现为具体生动的形象的景物,而“悟”就是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味出作者的炽热的情感、高远的志趣,进而探究出蕴涵在文中的深刻哲理。(利用课件第4幅画面展示。)

 

第三层次:挖掘“美”。

〔内容实录〕:

师:作者通过第二段哪些景物表现冬天之美?

生1:阳光、麦田、苔藓。

生2:长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

生3:还有鸟儿、白雪和冰凌。

师:看,常人眼里冬天的“阳光”是“惨淡”的,作者眼里冬天的“阳光”怎么样?

生1: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

生2:甚至在傍晚坠落时,都“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

师:“麦田、苔藓、长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去表现这些景物的?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生1:“麦田”是“广阔”的,又是“鲜艳”的,作者还把它比喻成了“地毯”。

生2:“苔藓”是“美丽”的;“长春藤”在“阳光”的映照下,变得非常“华丽”。

生3:“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则赋予了人的性情,“在雪层下面微笑”。

师:按理“白雪”和“冰凌”是最能体现冬天之美的,作者是如何用笔的呢?

生:作者不落俗套,采用了略写。“白雪”已经不是简单的“白”了,而是“像璀璨的钻石”;点出“冰凌”的“神奇”和“无法描绘”,又为冬天之美添上了不凡的一笔。

师:作者着力要表现的是“光”和“色”,当然作者决不会忘掉冬天之美的丰富性。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冬天之美的丰富内涵?

生:“美丽”的“鸟儿”在“喧闹”,这是通过“声”来展示冬天之美。

师:很好。作者巧妙地将“光”、“色”、“声”三者有机地组合。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有。“阳光、麦田、苔藓、长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白雪和冰凌”都是“静”景,“喧闹”的“鸟儿”是“动”物。“动”、“静”结合,把乡村冬天的独特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回答好极了!现在我们对作品中的美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呈现在你脑海中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学生分四人小组短暂讨论,然后各抒己见,以下为有代表性的构思:

生1:好一幅冬天里的春景图。看,作者面对“白雪”和“冰凌”这些最能展示冬天之美的象征物感叹了。但我看到更多的是“苔藓”、“长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把乡村的大地装扮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还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在天空飞翔,分明是春天已经站在我们的面前了。无处不有的阳光更为我们渲染了春天的色彩。是的,我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热爱春天般的冬天的心情。2页,当前第1页12

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鸟鸣涧》上课实录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李云华高考试卷中以新的面目出现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引起了教师们对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视.但是,如何...

  • 跑警报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篇课文《跑警报》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无拘无束,率性自由的风格。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

  •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教室里轻声播放着典雅的古琴曲,讲台的大屏幕展示一幅灰蓝色调的“天地沙鸥”图。) (点评) ...

  • 陈奂生上城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陈奂生向老婆交帐的假设和讨论,熟悉小说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2、通过启发式讲授,具...

  •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胡同文化》关于语言特色的理解、文化比较辩论教学的课堂实录中学语文资源网辑何国跻时间:2003年11月26日上午第一、二节...

  • 我的呼吁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师:上节课我们讲了《我有一个梦想》,我们说过,文章的作者马丁·路德·金因为领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后来获得诺...

  •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通用3篇)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篇1(教室里轻声播放着典雅的古琴曲,讲台的大屏幕展示一幅灰蓝色调的“天地沙鸥”图。)(点评)开课...

  •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通用2篇)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篇1执教人:王 微 点评人:于慧琦师:上课!同学好!生:老师好!(全体起立)师:请坐!(全体同学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