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写作指导 > 写作技巧 > 第十一讲把读者领进作文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把读者领进作文让读者身临其境

更新时间:2025-08-07 14:31:48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在阅览室里》。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

第十一讲把读者领进作文让读者身临其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作文快速构思“六步法”

    析“题”“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

  • 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

    平时作文中,我们常常自卑于自己的语言——平实有余而生动形象不足;阅读中,我们也往往羡慕别人的语言——那些作家的语言...

  • 作文应试-排比段式结构

    已下话题是以排比段式结构展开的,这样能使文章的条理清楚。排比段式结构的展开有多种方式:话题:快乐一:以四季为时间顺...

  • 考试作文应急处理九绝招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

  • 运用“三自原则”写好话题作文

    运用“三自原则”写好话题作文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中边建松边建松:系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

  • 记叙的要素

    ●初三作文辅导记叙的要素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曹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写好话题作文,其次要善于“以小...

  • 源头活水

    于漪教你写作文之一:源头活水,生意长流——从生活中取材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

  • 于漪教你写作文之二

    于漪教你写作文之二:开阔视野,广为采撷——勤于积累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

  • 第二讲想作文说作文写作文

    第二讲 想作文 说作文 写作文我们常说“写作文”,怎么又冒出来“想作文”、“说作文”呢?在上一讲里我们说过:“作文就...

  • 第四讲文不跑题题不跑文

    第四讲文不跑题题不跑文例1: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

  • 第一讲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第一讲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都在听别人说话。如果说的...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