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9:05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北大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说出了“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的观点,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在引用这一观点时称“一个孔子抵不上一个章子怡。”一位大学生读者看到这期节目后气愤难抑,打进报社热线表示强烈不满。《华西都市报》为此推出选题,邀请读者共同探讨。
在《新周刊》上,张颐武的话是“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严格说来,这个说法并无不妥。孔子是全体中国人的尊师,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章子怡是中国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电影明星,用句时髦的话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一”。他们两个,一个生活在古代,一个生活在现代,都是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两个时期的不同文化,我们重视孔子是重视传统,不忘本,我们重视章子怡是面向未来,宽视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要用好孔子这尊厚重的文化塑像,也要打好章子怡这张现代中国的名片。总而言之,说孔子谈章子怡都是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才这么做的,不能因为章子怡是个演员,出演过一部让部分国人不满意的电影角色,就把她排斥在文化之外。
窦文涛“一个孔子抵不上一个章子怡”的说法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孔子和章子怡是不具备可比性的,比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影响?比人气比知名度?比各自在国际上的象征意义?都很难有一个条条框框能鲜明地分出优劣。贫嘴窦文涛的演绎可以理解为一个托口秀主持人为了活跃节目气氛信口说出的逗趣话,而网上被四处转载的“孔子不如章子怡”则明显透着挑事闹乱子的意思了,如果不匡正视听,媒体和公众难免又会陷入一场庞大而无聊的辨争之中,双方争论的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益。
现在的状况是,大家在突出“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的同时,也在刻意渲染“章子怡究竟有多少文化,到底能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疑问。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拿孔子作类比来谈章子怡的文化水平。作为个体,章子怡的学识当另作别论,作为一名演员,她的的确确是中国电影的代言人之一,谁能说中国电影就不是文化了?还是曾在德阳文庙从事孔子研究工作、现任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章泽的观点比较冷静且公正,“孔子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后被后人世代供奉的圣人,他的思想、他的儒学等等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直到现在这些仍被我们所用,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贡献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是能够被沉淀的,被后人所铭记的。那么作为名人的章子怡呢?从某方面讲,她也在推广中国文化,因为她的电影,她的名气,她为外人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认识中国并得到人们的认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据说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向学校反映作业太多,孩子整天熬夜,都成了近视眼。但学校却认为学生这个年龄...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你别看小熊现在笨笨的,可那时的小熊比小狗跑得还快呢,想知道它为什么现在没有小狗跑得快了吗...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己不想做和不愿意做的事,都不要毫不顾虑的施加给别人,这是不道德的。这句...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我奔向曲阜,以我十二万分热血与热泪的拌和;我奔向曲阜,以我五...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
历史的天空,烟尘滚滚,淡去了王侯将相的身影,隐没了大秦阿房的残垣,消逝了运河灵渠的繁忙。甚至于历史的车轮轧过的痕迹...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