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31:48
第二十五讲怎样修改文章(之二)
上一讲讲了文章内容的修改,下面继续讲语言的修改。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准。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不仅使别人感到你的作文语言不合格,而且也要影响别人读懂你作文的立意、内容,损失将是成倍的。作文的语言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佳句,又是作文优秀不优秀的重要标准。假如你的作文很有文采、里面又有一些叫人称道的好句子,即使内容差一些,也会得高分的。所以修改作文时,一定要注意修改语言。
语言的修改有两个层次:一是“从零下到零”,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二是“从零到零上”,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
一、字和词的修改
字的修改主要是改错别字(包括标点符号),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是修改作文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
使用不正确的词的改正,放在修改病句里面一起讲。这里主要讲一讲怎样把词“从零改到零上”。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
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说,“这老东西……”
①是鲁迅先生在《药》这篇小说里写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动词换成了别的动词。你们看,鲁迅先生这段文字的生动、准确、形象是不是都给改没啦?反过来说,假如先有第②句,请鲁迅先生来修改,改成第①句,修改效果有多好呀!我们就要这样地来修改作文里的词语。在修改中要特别注意:
1、使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语义的问题。有的意思,使用不同的词语都能表达出来基本语义,但表达效果却有不同。大家都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这个例子吧,“绿”、“到”、“过”是不同的词语,表达效果一样吗?
2、近义词语的使用问题。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两句话里不同的词都是近义词,但使用效果就不一样。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十字路口的老人》里面的一句话:
红灯亮了,那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骑车一下子冲了出去,老爷爷(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冲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看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句话里,有三个“冲”字,连续使用显得单调、不准确,应当修改。修改后是这样的:
红灯亮了,那个人骑车一下子窜了出去,老爷爷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跨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看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三个“冲”字,一个改成“窜”,一个保留,一个改成“跨”,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如果仅仅修改一个词效果还不够理想,就要考虑增词或者删词,比如这个例子里的“又大步跨向前”,如果把“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
二、句子的修改
句子的修改,主要是修改病句,这是“从零下到零”的修改,还要努力使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是“从零到零上”的修改。
1、修改病句
初中同学应当会自己修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误用虚词、近义词、语序不当等病句,还应当会修改成分多余、不合理重复、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病句。
我们看一看下面几个例句,体会一下病句的修改:
①那件往事又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往事—徘徊搭配不当。)
②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都非常激动”前缺少主语“我们”。)
③我已经知道人生的艰苦和挫折,成长的道路总会是坎坷不平的。(“挫折”应当换一个更合适的近义词,改为“坎坷”,再把“艰苦”改为“艰辛”,把后面的“坎坷”改成“崎岖”。
④这是一个综合的例句:
开始讲新课了,他把每一道题像一个故事似的,讲到扣人心弦时,还会手舞足蹈地舞蹈一番。每当出练习题时,他更是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讨论,课堂气氛轻松而融洽。
这段文字中有成分残缺得的地方,有搭配不当的地方,也有语义重复的地方(大家自己来找一找)。改成下面的样子,看怎么样?
开始讲新课了,他把每一道题,都讲得像一个故事似的,吸引着同学。讲到扣人心弦的地方,还要手舞足蹈地比画一番。每当指导我们做练习题时,他更是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讨论解题的思路,师生之间极为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病句能不能修改好,主要看你平时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怎样。从这里大家可以体会到,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是相辅相成的,一定不能脱离语文课来提高作文水平。
2、“矫枉不能过正”,或者说“过正一定要矫枉”
有一些同学为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透彻、更有效果,在语言上常常出现“过正”的毛病,把话说过头了。有时是在行文中写出来的,有时是修改时改出来的。比如,为了说明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有人写道:
生活离不开作文,作文离不开生活。
这句话,用语法分析,不是病句,但是仔细一想,说得过分了:作文离不开生活没有错误,生活能离不开作文吗?如果生活离不开作文,那许多不会写作文的老爷爷老奶奶该怎么办呀?
再如,有的同学在叙述一些事情时,常常把人数写得过分,有这样一句话:
现在中学生都忘记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却把好朋友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的。
确实有这样的中学生,但是绝对不是“都忘记”,“都”代表着百分之百,那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析“题”“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
平时作文中,我们常常自卑于自己的语言——平实有余而生动形象不足;阅读中,我们也往往羡慕别人的语言——那些作家的语言...
已下话题是以排比段式结构展开的,这样能使文章的条理清楚。排比段式结构的展开有多种方式:话题:快乐一:以四季为时间顺...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
运用“三自原则”写好话题作文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中边建松边建松:系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
●初三作文辅导记叙的要素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曹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写好话题作文,其次要善于“以小...
于漪教你写作文之一:源头活水,生意长流——从生活中取材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
于漪教你写作文之二:开阔视野,广为采撷——勤于积累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
第二讲 想作文 说作文 写作文我们常说“写作文”,怎么又冒出来“想作文”、“说作文”呢?在上一讲里我们说过:“作文就...
第四讲文不跑题题不跑文例1: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
第一讲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都在听别人说话。如果说的...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