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作文专题 > 创新作文 > 第四招语言创新话题作文

第四招语言创新话题作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9:14

第四招:巧妙的展示知识面(该骄傲时就骄傲)

我曾让好几届学生写过同一个作文题目《我与书》,一些同学只是平淡的交代了与书结识的过程,一些同学则开书单,只有很少的同学知道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以下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14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爱玲讲那30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有陶醉之情,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

——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见“伊豆的舞女”,感受“百年孤独”。

这样总比“我看过屈原朱自清雨果三毛张爱玲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独”这样写有文采吧?

再如:

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这组句子除了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仗”等修辞手法,列举祖国的名山大川,写的具体形象,气势磅礴,很有文采。有的学生就不善于运用修辞,只是平平淡淡的写:“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等”。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别。

还如,《读鲁迅》

………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的强烈反差,也疑惑于《野草》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病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

这些语言,巧妙地把自己读过的鲁迅的作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恰倒好处运用到文章当中去,既厚实了文章的底蕴,又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形成了极具文采的语言。这总比“我看过鲁迅的书”这样写生动吧?

第四招语言创新话题作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关于创新的话题作文八篇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

  • 学会创新初中作文

    只要我们勇于开始,并学会创新,那么生活就会如同编结一般,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二维线条,变成复杂曼妙的曲线,变得丰富,...

  • 开放式创新作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摘要】作文教学中,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无病呻吟,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本文中,笔者提出开...

  • 创新四年级优秀作文500字

    说到创新,每个人及全社会都要面对。如果不创新的话,随着时代的变化你可能就会OUT,所以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学习也不...

  • 文化需要创新作文

    第一篇:文化的创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由于...

  • 论关于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顽症,教师们也曾为此煞费苦心,在这里我想从三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谈起,共同探讨...

  • 创立与创新四年级作文

    踩着前人的脚印,追加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自己创立,要自己创新。要是跟着前方的人一步一步走,...

  • 创新助成功作文

    创新历来被人们所称赞、所追求!它积极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正如文学家高尔基所说:“人类的生活就是创造!”历史上的许许多...

  • 有关于创新的作文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同化和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作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创新的作文1烈...

  •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1000字:谈创新

    回顾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从而不断进步的历史。小编收集了关于创新的议论文,欢迎阅读。第一篇:谈创新有一...

  • 以创新为题作文

    篇一:以创新为题作文花儿,有了绿草的衬托,所以更美;天空,有了小鸟的徘徊,所以更广。而我们共同的家——世界,有了我...

  • 创新意识的作文教学培养

    【摘要】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利用创新性思维去营造和谐民主的写作课堂,通过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