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31
一头方,一头圆,天圆地方大学问。
——题记
从最初的“箸”到“挟”,再从“筋”到“筷子”,虽然名称一变再变,但它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情结,却历数千年而恒久如一。
筷子属于中华民族。公益广告《筷子》里面的妈妈教孩子用筷子吃饭,最使我感触的,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都要用筷子的。”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把筷子的“民族性”显露无遗。筷子是中国的,是炎黄子孙的。从它诞生之日起,便被披上了民族的“胎衣”。其它民族,拿起筷子,怕是连饭都扒拉不到嘴里的。
筷子浸透了乡思。远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华人,在吃年夜饭时,特为亡故的父母摆上碗筷。“血浓于水,根寄于筷”,彼时彼地,这绝非一双普通的筷子,它是对父母的感恩与怀念,是对故土的眷恋与牵挂,是绿叶对根的情思的绝好表白。无论漂泊得再远,只要怀揣一副筷子,梦里便总能找到归乡的路,忆起故乡那柳,那桥,那人。正如,“你怀揣着筷子上路,筷子装点了你的梦”。
筷子昭示着“中国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放在祖国大海里,一个人就是一根筷子,力量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亿万个挽起手来,那力量就可撼岳移山,家庭昌盛的希望,民族复兴的大计,一定能实现。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姜子牙垂钓,到社会转型化的今天的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奋斗,都与筷子有关,都与筷子相连。筷子犹如一根彩线,把我们的生活连接得丰富多彩,把我们的生活编织得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牵向辉煌灿烂。
小小的一双筷子啊,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记住自己的历史、根脉,还有那永不褪色的“民族魂”。(公众号:冯老师为你读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忠国被诬陷,楚为秦侵凌,心有哀怒;流放于江南,抗争在现实,笔下《离骚》,演后为安。——题记某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
已是深夜。此时的我无比激动地坐在回家的车中,虽然并无什么人或什么物在家中等待。寒假刚开始,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个...
走过风,走过雨,走过婆娑岁月,走过窗前流走的日子。游泳馆买票的窗口前拉起了一支老长老长的队伍。我挤在队伍之间,焦灼...
我看过一篇关于劳动的散文,它诉说了自己的幼时是在妈妈劳动的渲染下工作的,旧时我们做一些有关于自己温饱的事例,自己把...
阳光毒辣地烘烤着,连风都是燥热的。今年的暑假似乎比往常更热,生活也更加烦闷。从老师家走出,便拿出短跑的速度奔向公交...
取一支毛笔,饱蘸浓墨,几番勾挑,一幅群山抱水的中国画便跃然纸上:那山似站、似卧,那水似静、似流,时光便随着那不知从...
我习惯性地坐在我那把椅子上,看向第四把椅子,除了猫以外,什么也没有。那大概是外婆的位置吧,虽然她现在并不坐在上面。...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那么,要是以人为镜呢?那是一个烦闷的下午,至少我记得是这样,天气闷热得我至今都感...
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中,处处充满了竞争,鲜有无争和平之地,就连我每天都去的学校,也没有“幸免”。小艾是我的前桌,她...
圈,圆圈,象征着循环。开始了,就总有一刻回到起点,这就是圈的性质,也是万物的一大规律——周而复始虽然规律不可被打破...
话剧、舞剧、歌剧……免不了有主角,可主角也是配角,配角也是主角。一天老师说最近有一场话剧比赛,感兴趣的去文艺委员那...
正午时分,刚上完课的我在家与妈妈悠哉悠哉地吃午饭,不时还闲聊几句,谈谈周五在学校里发生的一系列的趣事。这时我正好讲...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