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痛而不言作文1000字

痛而不言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38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而面对痛,我们该表达,还是该忍受?

当然是忍受了。我想这会是中国传统给出的毫不犹豫的回答。“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一个“忍”字,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大核心。从小时候第一次跌倒,我们就听见妈妈说:“你要坚强,你不能哭”,于是我们憋住眼泪,忍着疼痛,站起来,继续前行。

我甚至觉得传统文化中是弘扬“忍痛精神”的。翻阅史书,我们可以看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受物质生活艰难之痛;可以看到苏武牧羊,忍受着孤独与绝望之痛;可以看到司马迁受宫刑仍成《史记》,忍受巨大的心灵屈辱之痛。而他们这般无言的忍耐,均成为我们颂扬与学习的对象。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忍痛精神当然重要。倘使孩子跌倒一次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愿起来,倘使学子忍不了十年寒窗,倘使创业者忍不了偶尔的失利,人们无法成功,社会也无法前进。

可我觉得,说出这一份痛,同样重要。

之前“孕妇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跳楼”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似乎对孕妇的“懦弱”行为嗤之以鼻——哪有生孩子不疼的?更有人将之上升为“如今的年轻人缺乏忍痛精神”。可之后我了解到,如今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全程无痛分娩,它甚至对母亲和孩子都更有益处。而因为国人似乎“以忍痛为骄傲”,所以这项技术在中国迟迟未得推广。

如此说来,本可以避免的疼痛,因为人们一味地忍受不言,反而变得不可回避了。

同样的道理还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假使人们不表达自己“打不到车”之痛,滴滴打车等软件不会面市并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假使受侵害者不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痛苦,法律也无法得以完善。即使在生活中,当我们把内心的痛苦向亲友倾诉后,他们或多或少地给出建议之后,我们不也宁静愉悦许多吗?

由此可以想象,如果那些乡村教师们在“忍痛”完成教学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自己面临的“痛境”,是不是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大的帮助呢?

所以说,传统的忍痛精神不可废弃,他是我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有利武器。而说出自己的痛同样重要——在说出痛后,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减去其中一部分痛。但痛的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并不代表着说了就可以不忍,而是说了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忍。

可以此为新时代的“忍痛精神”。

痛而不言作文1000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军训的日子(一)

    “别乱动,小心用皮鞭抽你!”远处传来教官恶狠狠地训诫声。在淋淋沥沥的小雨中,在教官得声声训诫中,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

  • 准备军训了

    哇!那不是花木兰吗?只见她英姿飒爽,朝气蓬勃,身着墨绿色的“军服”,让人们无形中感觉到了一种霸气。俗话说的好啊:真是...

  • 日记

    今天早上,我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我们的店里。爸爸说:“新年快到了,你到附近卖春联的地方选春联吧。”我感到很奇怪,平时...

  • 立春日记

    “一年之际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立春了,意味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天来...

  • 日记

    自从读书以来,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几乎我的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求我们把字写好,要求我们练字。那时虽然听老师说,但并未坚持...

  • 伤心

    10月15日星期一晴转多云今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要冷一些,我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加快脚步向着从屋檐下漏下来的那一点点阳光...

  • 心情日记

    9月25日星期二阴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芬芳。岁月流逝,童年时光已成为一支美妙的书签匆匆地插进了我人生的书海中。带着...

  • 回忆

    这几日都没有太阳,北风也似尖刀刮过人们的脸颊。单看树的倾颓,草的衰黄。寻常人便知:冬,来了。回忆是毫无道理的。他有...

  • 浅谈钓鱼岛

    对于钓鱼岛这个问题,不想再说什么。一座宝岛,4.3平方公里的国土,以及附近海域7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全部拱手送人,...

  • 罪与罚

    世界是黑暗的,无止境的黑暗,没有光明的明天。人生来就是受罪的,耶稣是顶着罪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用教义来教导人们去...

  • 年少

    假期对于我来说,无非就是每日睡到11,2点,一起床就打开电脑,然后在电脑前一待就是一天,等到午夜才疲惫地关机睡觉;又或...

  • 从我做起

    温暖的太阳一照,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枝头上,小鸟儿在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多么美丽的环境呀。”轻步踏上...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