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43
小时候,看电影《林海雪原》,一眼就认出了穿匪服,说匪话,深入坐山雕老巢的杨子荣。他身上透出的正气与威仪,逼迫着我少小的心灵,让我明白,好人自有好人的形象,无需表白与标榜,冥冥间就会闪射出来。
虽然,“人可以衣装,佛可以金装”,通过外在的包装会改变形象,但内在的、骨子里的“底气”仍是无法包装的。还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小品《主角和配角》,陈佩斯抢演朱时茂的主角八路军,让朱时茂演配角汉奸,然而不管陈佩斯怎么穿那身八路军军服,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尽是匪气与歪气,而朱时茂哪怕穿一身汉奸服装,给人的感觉也是打入汉奸队伍的“地下党”。
这就是形象。无需装饰,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为人、人品、身份。这有些象京剧中的脸谱,尖眉子菜刀脸,脑门勾个圆光是弄权害人的宦官;圆形眼花鼻窝,脑门上一个红色舍利圆光是僧人。就连脸谱色彩也有固定的形象意义,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黄表阴狠。观众只需要看一眼脸谱就能明白舞台形象的性格、品格、身份甚至地位。
脸谱是观众对舞台人物形象的一种认同。
这种认同也由舞台渐渐深入到日常生活,人们凭借生活经验,将一类类人的形象脸谱化。颐指气使,爱理不理是官吏;左顾右盼,看人说话是商人;步履矫健,一脸威仪是军人;温文尔雅,谈吐得体是教师;卷着裤腿,脸色黝黑是农民……而后,又根据这些“形象化脸谱”去判别、衡量身边的人,从而确定如何与其交往、合作。
有一回,我去一所学校找同学,按照门卫老师的要求,办好了一切手续,然而就在我准备进校的时候,门卫老师又突然叫住了我,神色慌张地问我是哪个学校的,来这里干什么,我详细地告诉了他,但门卫老师一会低头看看我填的单子,一会又朝我脸上、身上直看,一定要我拿出可确定身份的凭证,不然还是不能进学校。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熟人,好说歹说,给作了担保,才进了学校。身后,门卫老师还和我的熟人嘀咕:“这人一脸流气,头发老长,我哪敢放进去?有事,你可要负责!……”
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的“形象”让他生疑。
其实,生活不是京剧,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有固定的“脸谱”。胡长清在台上是高唱“清正廉明”的省长,在台下是腐化透顶的败类;李真在人前是标榜要成为焦裕禄般的好干部,在人后是收受巨额贿赂的贪官……倘若我们只停留在外在的“形象化脸谱”,按“脸谱”判别人,那就以为冤枉了“好人”。毕竟人是复杂的,不是豆腐青菜“青白分明”,活生生的人更善于“变脸”,尤其是那些“坏人”,他们往往学会了狼外婆式的包装,以骗取“兔与羊”般善良的人们,从而赢得“好人形象”。
形象固然重要,倘若将形象脸谱化那就要不得了。
善良的人们应该揭开包装在“形象”外的“面具”,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判别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缝隙一词汉语中指结合处的缝。我觉得人际交往中也应留有缝隙,留一道缝隙,有时反而比亲密无间要好。记得小时候去乡下玩,...
时间的手,带来了什么?夺走了什么?惊天动地了什么?翻天覆雨了什么?兵荒马乱的青春之后我们潦草的离开。曾爱过的那些文...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得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等待:在寒风凛冽中等待末班巴士,在拥挤人潮中等待与崇拜的偶像合影,在忐忑不安...
一六年的钟声敲响的太过匆匆,时光慌慌张张地跨过那道年坎。拂过我身边的时候,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敲碎了一五年仍断断续续...
我叫馒头小白,北方人给我起了好多名字,有““馍”、“馍馍”、“面头”、“窝头”、“炊饼”、“干粮”等。南方人对我很...
学姐,她们举着醒目的标牌,我才没有像无头苍蝇般乱撞,她们帮我运送行李,我才能轻装上路,走到宿舍。否则,即使我心飞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也。——题记这个道理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它所附带的爱却是那么深沉。人们总说:“母爱如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
“牵挂”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好在话题材料中已用两人比喻提示了它的内涵。我们完全是可借助这两个比喻,...
夜·月·人湖北名校湖北天门中学齐远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它在历史中的漫游。穿过浮华糜烂,走过悲凄...
如果人是一条鱼那么书就是水;书是人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往往是震撼你心灵的催化剂.一部唤醒了多少无知的人;感...
当一位登山者到达离山顶只有几十米而停下来时。有人惊讶他为什么不再向上攀登。他的回答是“我已攀到了我心中的高度”。我...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