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诗歌 > 高三散文诗歌:端午节

高三散文诗歌:端午节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8:24

一阵微雨,驱散了初夏的暑气,刚割过的草地清香浓郁,取代了凋零的春花,大女儿放假回来,一听说端午节到了,就撒着娇说,妈妈做的粽子吃。我没有想到,在美国出生的女儿居然还记得中国的这个传统,更吃惊地听着她说起屈大夫和《离骚》,并为他的遭遇遗憾感慨。

女儿们小的时候,为了让她们吃中餐、学中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费了脑筋。直到现在,大女儿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中国餐馆要汉堡包的笑话,不管当家长的怎么努力,每周一次的中文学校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女儿们只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中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懂事以后,才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大女儿上了大学,反而在学校选修了中文课,经常在电话里向妈妈请教中文知识,回家不用我们提醒,也尽量用中文交谈,只是毕竟年龄大了些,不如小时候接受的快。唉,早知如今,何不当初多下些功夫。

在北美生活了二十多年,时常忘记这些农历节日,更没有时间整治这些复杂的饭食,真难得女儿还会想起粽子。眼看她大学就要毕业了,以后回家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没有什么机会吃妈妈做的饭了,自然要想法满足她的要求。

好在这些应时的商品中国店里都能买到,大包小包的提回来,一边和女儿聊着端午节的来历,说着包粽子、缠香包、划龙船的传统,一边教她处理这些材料。一大扎干竹叶,要先洗干净,再用滚烫的水浸泡过夜。虽说煮一下会更省事,可是那股清香就会淡薄了。叶子上的硬蒂要一片片地剪去,免得把叶片扎破漏米。一大锅圆鼓鼓的糯米用温水泡上,时间要稍微长一些。如果是细细的长糯米,不泡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不如圆米那么香甜。里边的配料就稍微麻烦一些,小女儿爱吃甜的,大女儿爱吃咸的。我们就走了中庸之道,选用了去皮绿豆,栗子,腊肉和咸鸭蛋黄。腊肉选瘦的,蛋黄少放点,怕的是胆固醇太高,健康更要紧。拌了绿豆的糯米里不加酱油和盐巴,只把腊肉和蛋黄放在中间,这么一来,中间沾了肉汁的有咸味,边边角角的仍然可以蘸糖吃,可甜可咸,一粽两吃,成全了懒人。

东西准备好了,女儿们一起动手,连玩带帮忙,包出来的粽子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长有的扁,有三角有圆柱。不过,她们虽然初出茅庐,还是比我第一次包出来的粽子好得多。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家里请了个南方的阿姨,端午节的前一天,她兴致勃勃地买了苇叶和糯米回来包粽子。那种新鲜的叶子,洗洗就可以使用。她手指灵巧地把两张苇叶拼在一起,折出个园三角,把泡好的糯米装进去,用根尖尖的筷子捣实,再怎么一转两折,拿节线绳拦腰一捆,就成了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

我看着有趣,也上前帮忙。谁知那苇叶又细又短,怎么也摆弄不到一起,手指一动,装进去的糯米唰一下就跑了出去。我还没生气呢,苇叶反而发了火,把我的小手划破了。我噘着小嘴直瞪眼,还是阿姨有耐心,把着手教了我半天才包了起来。虽然用了一把线绳,左缠右绑的就象怕它逃跑了,总也算是个粽子。

第二天,门口挂了两把艾叶,桌上斟了几杯雄黄酒,一家人团团坐下吃粽子。妈妈给我们讲了端午的来历,君昏国弱,天无白日,是非不辨,贤士遭殃。妈妈说着,时而悲伤,时而叹息。可是我小小的年纪,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迷上了阿姨买回来的小香包。

那些香包从大到小的几个串在一起,大的不到两寸,小的象个大姆指,菱角似的形状,里边装着喷了酒的香草,外边用五颜六色的花丝线缠出图案,淡淡的清香四溢。阿姨说,把它们带在身上挂在家里,可以驱恶避邪。我爱不释手,比着样子学着做,先用旧报纸折出型状,没有花丝线,就用白棉线缠绕。缠了拆,拆了缠,反反复复好几次,虽然没有颜色,可总算缠出了那个模样。

可惜的是,小小香包并不能驱除邪恶。一场红色大风暴接踵而来,全家人再也没有机会聚在一起过节。满天下乌烟瘴气,谁还有闲情逸趣去包粽子,谁还相信香包可以消灾避难,又有谁还敢搞四旧去纪念屈原!那种时代,倘若他还在世,只怕汨罗江里又多出一条冤魂。

天地旋转,日月轮回,我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京城,又糊里糊涂地飞越大洋,在异国他乡安了家。结婚不久的一个端午,老公突然提起粽子。我一时兴起,想显示一下主厨的本领,就到中国店买了材料。可是动起手来才发现困难重重,那些飘洋过海而来的粽叶,比新鲜的难办多了,无论苇叶竹叶都不肯轻易就范,泡了很久还是很容易折断破裂。费了好大劲儿煮出一锅粽子,呆老公并不领情,夸耀着说还是家乡的粽子好吃。既然乡情难慰,乡愁难解,我又何必劳神费力,也就很久没再尝试过。

那年领着孩子回国探亲,正巧碰上端午节,和妈妈嫂嫂妹妹们一起,一边聊天儿一边包粽子,温馨和睦,其乐融融,那粽子也格外香甜。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样,在一边凑热闹,也同样爱上了那些花花绿绿清香四溢的香包。妈妈说,这喜好大概是她的遗传,因为她小时候也喜欢这些小玩意儿。我买了些花丝线,找了些硬纸条,按照童年的记忆教女儿。五颜六色地挂了几串,却总觉得哪里不足。仔细一想,原来是没有香草。虽然那种馨香无法驱恶避邪,却仍然让人心旷神怡,没有香味的香包,只是徒有其表,而没有灵魂。

几年前妈妈病重,我匆忙赶回去看她,正好又是端午时节。忙乱之际,没人有心情包粽子应景,虽然亲戚朋友们送来一些,可总觉得少了那股温馨亲情。我在街头看见一个卖香包的老太太,一串串地挑在竹枝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艳丽的色彩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周围弥漫着那种久违了的氤氲草香。偏巧当时有些急事,本想着办完事再带几串给病床上的妈妈,不料就这么一念之差,回来时已经人去香散。从那以后再也见不到母亲,没买到的香包竟然成了一件难解的遗憾。

女儿们虽然没学会缠香包的手艺,却多了一个好吃粽子的习惯,偶然记起端午节来,就给她们包一次,多年下来,有了数次实践,慢慢地熟能生巧,也就不觉得太麻烦了。和女儿们说笑着,一大锅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熟了,女儿们吃得兴高采烈,只是那香包呢,却完全没了印象,连姥姥也在记忆里淡漠了。不知道女儿们以后是否还会记得这个节日,能够自己包几个粽子,给她们的后代讲讲中国的传统故事。或许我对她们的期冀过高,但是,尽管岁月飞逝,往事渐远,身居异国,人事全非,那饱含着故乡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粽子,那散发着淡淡思乡情结的香包,却永远也无法从我的心里消失。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高三散文诗歌:端午节.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梦中的羞涩

    幽寂的梦境弥漫了整个房间该是黄昏的时候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将她挽留为了不惊醒梦里的这种感觉我只想把这默契深深地埋进...

  • 殒灭的花季

    孩子!奶奶不要你兑现离家时许的承诺宁愿挨冻、也不要你准备给买的棉衣二十层楼高的地面、那是生与死的距离只能相见在梦里...

  • 再见,故乡的爱

    离别的泪;洒满拥挤的站台,沉重的行囊;带我走向远方,这一次!再也不能再见。这一次!任由泪水的挥洒。明天的远方,不知...

  • 使命

    枝叶层层叠叠,厚实将空气隔绝;天使寻了一路剪开阳光的口子挤入!脉冲,频频闪烁沼泽里的人越陷越深——挣扎,吞噬,拉锯...

  • 整理好心情,回家

    又是一年的奔波无论这一年你是撷取了丰硕的果实,还是历尽沧桑、依然彷徨都请你整理好心情回家回家,踏上飞驰的列车朝着家...

  • 白莲·舞

    色冠绝了天下却只为一人绽放权成全了自我却失去一生自由舞化成了精灵却成为长史嗟叹长袖舞动群臣权衡天下纵横捭阖而天下定...

  • 阅秋

    雅静安然江南居,湖石金榆弄秋趣,亭台楼阁迎客笑,龙鲤竞邀戏碧渠。

  • 咏兰

    断臂残肢仍不悔,满身疮痍欲逞强,老愈弥坚赛翠薇,鎚肩托举君花王。

  • 没有树叶的季节

    它打算用六个月的时间去翻越一个没有树叶的季节我听见它的脚步声吱嘎、吱嘎雪受到挤压、折叠像嘴里的冰块瓦解的声音看到雪...

  • 风铃声声唤春风

    风铃声声呼唤着春风摇晃出绿色遍野还有那花儿朵朵风铃声声鸟儿叽叽喳喳门窗吱吱作响芬芳的花香串门来风铃声声柳絮飞扬蓝天...

  • 月光之恋

    天涯海角,朗朗乾坤。思念如梭绕明月,情丝万里洒天空。在这静雅而神圣的月夜,爱的光芒,闪烁着幸福的滋味,滋润着两颗炽...

  • 回首

    聚首遥望烽烟远,莫忘十代忧甘泉,过眼云烟千万事,放舟史海心地宽。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