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小学六年级作文 > 小学六年级应用文 > 我体会的“北京精神”

我体会的“北京精神”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21

“北京精神”就是每一个在北京居住的人都要遵守的精神,包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爱国”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升国旗时要庄严肃穆,高唱国歌,决不能窃窃私语,说说笑笑,再比如我们不能损坏人民币,因为它上面有象征我们祖国的国徽,在奥运会期间,我每一天都关注中国队的金牌数量,听到一次次国歌升起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激动。

“创新”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在学习方面,我要善于独立思考,勤于观察,勇于提出不同的想法而去寻求正确答案,要多看书,观看每天7:00的新闻,充实自己的知识。

“包容”我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在同学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互助关爱。同学之间要相互包容、和谐,才能做到一起进步,我觉的“贡院小学”就像城堡,每一位同学就是城堡上的一块块城砖,只有每一块城砖都一样坚固,城堡才能不会被敌人攻破。

“厚德"是同学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做一个尊师重道的人,见到学校老师要主动敬礼问好,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不能斤斤计较,更不能因小事而脏话连篇,甚至大打出手,同时我们要保护好校园环境,果皮纸屑不能乱扔在地上,我们还应该节水节电,不在桌椅上乱写乱画,并且,要尊重家里的长辈,孝敬父母。

我自己经历了印象深刻能体现出北京精神的事情,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一次,妈妈送我去参加画画比赛,一位叔叔手里拿着香蕉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前面。突然,叔叔一扬手,把香蕉皮扔到了马路中央,一位身穿环保制服的阿姨迅速地走过来,捡起香蕉皮扔进垃圾箱里。这一切都被小女孩看在眼里,回过头对叔叔说:“爸爸,您这样做是不对的。”叔叔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爸爸下次不这样做小宝贝。”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北京精神”就是每一个北京人从小事上做起。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说要看看北京人,谁会把不是自已造成的垃圾扔掉,就在一个公园里的长椅上放上了五六个瓶子,有许多人坐在这个长椅上,把瓶子推过来推过去,并没把瓶子扔进垃圾桶里,整整等了5个小时以后,一对恋人坐在了这把椅子上,他们看到了,女的欢快地跑着把瓶子扔到了垃圾桶里,这种行为不就是对“北京精神"体现吗?

让我们践行北京精神,当好下一代爱国如家、积极创新、包容大度、品德高尚的北京人!

我体会的“北京精神”.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孤独与奋斗

    什么是年少?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未来的方向?崭新的我们在时光的洪荒中被冲刷得面目全非,却咬牙坚持着来时的路。义无反顾...

  • 无悔青春,青春无悔

    青春,在我们的成长中举足轻重;青春,在我们的生活中绚丽多彩;青春,我们因为经历了,才变得成熟。只是因为在成长中经历...

  • 成长的快乐

    成长,就像在沙滩上漫步,在钟前聆听钟声——一步一个脚印,一秒一声“滴答”。成长了,随着青春的到来,烦恼也日益增多。...

  • 保持本心

    最喜爱的便是那雪花飞舞的时节,那么纯净、彻底的白,乘载着每一丝浪漫,荡漾在凄寒的冬日,它飘着飘着,流离在人世,或静...

  • 我的心房

    我对人生的见解,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茫茫大海,我如一个娇小的海藻一样;茫茫草原,我如一颗娇嫩的小草;茫茫天空,我...

  • 小狗也要大声叫

    《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冠军刘伟的人生箴言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断臂的他向命运发出的掷地有声的挑战...

  • 中国梦,青春梦

    中国,是一个伟大而又坚定的词语。它是古老、悠长而灿烂的东方文化的象征,又是现代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代名词。中国已成...

  • 担当,给成功以保障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联军准备两年之久的“霸王行动”终于拉开了序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开始了。盟军海陆...

  •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品味人生百态,欣赏风流千古。捧一卷经典,吟一口香茗,那清新与芳香四溢,又是春夏秋冬,情动乾坤。...

  • 神是可以造出來的唷。

    聽到心華的《造神》是在上個星期。本以為只是一個單調無味的pv與較為精良的調教的混合,但反反復複地品味歌詞后,發出“啊...

  • 与挫折为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要经历许多的挫折。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大多数人也许会怨天尤人...

  • 我的风景

    初看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总是被那样romantic的爱情所感动,不相信世间竟有这样感人的爱情,然后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些凄凉的...

推荐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