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节日作文 > 世界艾滋病日作文 >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8:50

很对人对艾滋病存在误解,认为跟病人触碰也会被传染。相关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跟病人接触,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下面是多学习小编收集整理的艾滋病工作人员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1

一年来,我局按照市、县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统一部署和《20xx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的要求,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以城乡医疗救助、城乡低保为主要救助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其基本生活,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动员组织全局的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关爱救助工作,给予其人文关怀。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流行速度快、死亡率高,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做好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生活救助工作,是各级民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制定了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社会救助方案,明确了责任目标,保证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和艾滋病孤儿在生活、医疗等方面得到及时救助。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促进防治艾滋病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领导,完善防治工作机制

为了把防治艾滋病落到实处,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年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书》后,都及时召开专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布置各项工作,明确职责,把目标责任细化,由局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具体落实,形成一级对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层层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为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实施社会关爱救助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政策,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防治艾滋病关爱救助实施方案,确立具体的工作目标,建立艾滋病防治与救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按照国家政策,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困难家庭纳入全县城乡特困人员救助范围,落实生活救助及医疗救助政策,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纳入城乡低保范围,落实生活补助及医疗补助政策;并做好艾滋孤儿、孤老的救助工作,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生活救助,为感染者排忧解难。共有1户2人纳入农村低保,每月发放保障金380元。有户人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月发放低保1.9万元。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我们还将给予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保证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对途经我市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及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其返乡。今年以来我局对1名经过我市的艾滋病感染者给予临时救助500元,帮助他们返回户籍地治疗。

(三)广泛宣传,增强防治意识

为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倡导全社会参与,努力消除社会歧视。一是通过专题讲座、观看宣传教育片、会议(职工会议、业务培训)和自学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及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学习,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态度,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台,对前来登记婚姻的人员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共动员人新婚登记当事人主动到县妇幼站接受艾滋病免费检测。三是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利用节庆、下乡、低保工作调查等活动,深入到基层农村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为高危人群提供咨询和指导。通过开展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帮助大家树立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2

本人自20xx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负责我省性病艾滋病管理工作,承担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

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聘任的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合作项目督导组专家,主持完成了吉林省执行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工作,在艾滋病综人抗病毒治疗的有关政策,建立了抗病毒治疗工作队伍,并制定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创建了吉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模式,为我国农村地区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了经验,撰写了“中国农村地区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管理模式(APilotProjectfortheEffectiveDeliveryofHAARTinRuralChina)”发表在美国AIDSPatientCareandSTDs杂志20xx年第20卷第3期(第一作者),是发表在国外第一篇有关中国农村地区抗病毒治疗的论文,为我国农村地区抗艾滋病毒治疗领域争得了荣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为此项工作为他颁发了特别贡献奖。鉴于我省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抗艾滋病毒治疗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多个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和有关团体来我省学习和考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此项目获得了吉林省20xx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同志代表吉林省疾控中心参与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此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了农村小学校健康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此项目获得了20xx年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带领全省努力完成国家有关艾滋病相关管理工作,自20xx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质量奖5项。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3

很多人对于疾病的防控并不了解,因而,对于很多疾控工作者来说,他们大多数只是在默默奉献,就是其中的代表。

1957年出生于云南省**市**县,拉祜族,1974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198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副科长,流行病学副主任医师。

197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耕耘了33年。30多年来她时刻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从1991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她一方面努力学习钻研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检验技能,一方面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经常深入到边境村寨或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家中为他们精心诊治和心理咨询服务,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医患情谊。关爱艾滋病病人的事迹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曾被有关国际卫生组织赞誉,被社会、同行们传颂。

一、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第一线工作。她从边疆人民被疾病折磨,以至被夺去生命的所见所闻中,感悟到防疫工作者肩负保护人民健康与生命财产的重任,进而在实践中既注重锤炼思想,又钻研防疫防病技能,她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熟练,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她坚持自学,积极参加疾控中心组织的理论学习。20xx年她光荣地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作为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家乡人民,一个多月来她已向省、市10余个部门传达10余场次1800余人次。她不但重视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断结合工作实践努力思考,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她撰写的《思茅地区跨国外流妇女HIV感染情况分析》获得思茅地区优秀论文三等奖;《思茅地区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获地区科协第六届优秀论文一等奖;《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在1999年世界艾滋病流行征文活动中获第三名;另外还有16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地级刊物上发表。同时还参与制定了我市伤寒、霍乱、痢疾、肝炎等传染病防治预案和我市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长期规划,为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迎难而上,执着追求

从1991年起开始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来,刻苦学习钻研并掌握艾滋病监测检验、防治技能,与科室人员一道积极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咨询工作。仅1996年调入**市疾控中心从事艾滋病工作的10余年中,在艾滋病防制项目的支持下,共组织发放各种艾滋病宣传材料18种,12.5万余份,VCD420盘,安全套65597只,举办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118期,培训人员5476人,接受电话咨询5403人次,VCT咨询3961人次,建立HIV感染者档案1509份。在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上更是倾注了一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感和爱心。随访406人次,对孤儿关怀31人次。面对谈“艾”色变,人人惧怕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面前,不仅没有胆怯,而是以一个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职业道德,主动去贴近他们,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去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爱心。

有一次,到医院看望一个艾滋病病人,坐在床边与其亲切握手交谈,使病人感动地流着泪说:“你不怕我的病传染给你吗?许多人甚至一些亲友都害怕而远离我,更没有人敢和我握手呀!”,该患者出院后经常到病人家看望她,拉家常,倾听她的心声,鼓励她面对现实,树立信心,积极接受治疗,战胜病魔,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正常人生活。同时亲自与外地联系,为其寻求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1999年她带2名感染者到昆明参加了云南/澳大利亚红十字会举办的HIV感染者关怀学习班,学习期间与她们同吃、同住,尽力帮助她们克服忧虑,树立与病魔斗争的信心。20xx年、20xx年、20xx年先后帮助4例HIV感染者孕妇做母婴阻断,目前母子状况良好。其中在20xx年有1位孕妇得知自己感染上HIV,心里非常恐惧,难以接受这一严酷的事实,得知此事后,多次登门看望,与她足膝谈心,耐心地为她讲解艾滋病方面的知识。通过多次交谈,医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感染者的心,她坦然地告诉了,其爱人曾有静脉吸毒史,有过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的情况,又动员她丈夫做了检测,结果也是HIV阳性,医生耐心给这对夫妻做工作,在孕妇不愿做终止妊娠的情况下,医生又主动为她联系,到昆明第三人民医院做了病毒载量检查,领取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药物,使其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孩。

对我市1991年11月发现的首例本地居民HIV感染者叶罕,直到她1999年生命衰竭死亡的这8年中,医生共21次到家看望过她,电话关爱咨询不计其数。由于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没有歧视,更没有遗弃,只有同志间、兄弟姐妹般的关心和帮助,她赢得了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的信赖,她与许多病人建立了深厚的医患关系,逢年过节她都要到患者家里去看望,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对疾病的担忧与惧怕,使患者从痛苦和沮丧中摆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她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给患者和感染者们购买营养品、水果等,使病人们非常感动。一些病人为感谢她,腊月天,装上一节香肠、腌上一块腊肉给她捎来。1991年至今,在帮助下,先后有23位感染者到省中心接受药物治疗,其中有6位得到免费治疗。并对15位艾滋病人进行了临终关怀,给他们送去药品、食品,送去一份政府的关怀、一份理解、一份爱心。艾滋病防治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职业,一些同事既赞叹她所做出业绩的同时,又为她担心,经常提醒她注意保护自己,千万不要被感染。她常回答说:“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医学调查、临床护理和随访工作特别重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工作,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若管理不当,会使HIV感染者受到歧视或孤立,很容易激发感染者产生对社会不满和报复的心理,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感染者的关怀。每当看到经过我们的努力,感染者和病人能正视现实,勇于与病魔斗争,与正常人一样生活,我感到由衷的喜悦。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算不了什么,离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还远,今后还需加倍努力。”

艾滋病工作人员先进事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预防艾滋病作文:艾滋病——世界之泣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都...

  • 预防艾滋病作文:远离艾滋病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

  • 预防艾滋病作文(2篇)

    预防艾滋病作文(2篇)预防艾滋病作文(1)应为全球每天8000人的死亡速度,我们要改善,让我告诉你们预防艾滋病。有艾滋病的...

  • 我们与艾滋病

    所有的人都知道患上艾滋病,可以说是整个人生都毁了,那艾滋病最可怕的是什么?是死亡吗?不是的,患上艾滋病之后,最可怕...

  • 艾滋病

    关爱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

  • 《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我便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

  • 艾滋病日的行动

    哈尔滨的“立冬”奇冷奇冷,滴水成冰。市民出门都裹得严严实实的,恨不得早些走进温暖的空调房。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为了...

  • 艾滋病,并不可怕

    艾滋病,并不可怕现在最杀伤力的疾病是什么?是艾滋病。但是请不要害怕它,因为艾滋病并不可怕。农村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艾...

  • 拥抱艾滋病人

    对于艾滋病,你是怎么想的?是害怕还是接受,无所谓?那如果遇到艾滋病病人,你怎样待他们,是歧视还是关爱?我觉得不用怕...

  • 八年级暑假读后感作文:《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

    八年级暑假读后感作文:《艾滋病的小斗士》读后感今天我做完作业,没什么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就翻到了《艾滋病...

  • 艾滋病禁曲

    十二月,雪落,冰封,生命随落叶飘零而凋亡,随夏季流逝而消亡……绀青色的血液渗入大地,却在地面上留下疮痂,恰似一条弯...

  • 关爱艾滋病患者

    生活里有很多人都患有艾滋病。许多人都以为艾滋病会传染,连拥抱、握手这种动作都会传染。那我要告诉你们,你们错了,你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