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9:06
自从唐朝的绚丽漫过,唐诗这一绮丽的文化瑰宝便又在悠悠的五千年史上留下了斑斓的一笔。
与诗人同行,走过着一条漫长的诗史上,你会赞叹诗仙的飘逸,你感悟会诗圣的智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发出的感叹。诗人的接济天下荡气回肠,那豪壮之气似乎要吞天沃日,震撼天地。少年的凌云壮志在诗中一览无余,使人无不感叹诗人的远大报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立下的誓言。是的,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刹时,诗人的坚强,无畏的英雄气概似乎久久萦绕在耳边。一种慷慨激昂涌上心头,似乎与诗人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感慨。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惆怅?还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念?还是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执着?又或许与苏轼一样,是被贬闲人的惆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赞美。那种磅礴的气势似乎要山崩地裂一般,让人的心为之一颤。使人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之情,来一睹庐山真面目。
读一首诗似乎就是看一个人,在诗中你可以步入人的心境之中,体会他们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渊明的怡然自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希冀;“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风自珍的不满。
与诗人同行,漫步在诗的盛晏中,你会发现着就是那一片世外桃源。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最盛行的文体和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的作品有异,风格也各不相同: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而我,便与古诗词一起寻梦。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说最熟悉的莫过于李白的《静夜思》了,这首诗委婉地写出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到之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由王维写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涌入我的眼帘,字里行间,诗人似乎把我带入分别之景,而又从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作者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无助与悲哀,而今,一股凄凉从李煜的《相见欢》中透露出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被上天赋予文采,但上天也赋予了悲伤给他——他是一位君主。或许他是皇帝中最有文采的,也是文人中最有权力的,但一个人被夹在两个领域里面,一定会受到伤害。他是君主——亡国之君;他是文人——不幸文人。他的所有痛苦不能被发泄,于是他就只有用写作的方式来排泄自己的痛苦。
小时候,我因诗的韵律而学习诗,认为读诗是一种高尚优雅的事情,但我只领会了诗之本,并没有领会诗之意,所以我只是诗之芽。之后,我因诗的意思、故事而学习诗,认为诗歌是人类最美好记忆的载体,但我只领会了诗之意,并没有领会诗之情,所以我只领会了诗之叶。现在,我因诗的情感、意愿而学习诗,认为诗歌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方法,我只领会了诗之情,并没有领会诗之梦,所以我只开出了诗之花。
未来,我将和古诗词一起找寻我的梦想,呈现诗之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不知道什么喜欢开始,我喜欢上了诗歌,那是一个美丽的充满了梦幻般色彩的世界,让我情不自禁想要融入诗歌的世界里。不知何...
深冬的午后,屋外的风肆意地努号着,如一把利刃,残忍地划过任何阻挡它的物体,将清晨初融的雪水凝固成了一道道晶莹剔透的...
时间如水一般流逝,岁月的年轮留下了生命的萌芽,开出了奇异的花,繁荣了一季又一季的春天。快乐唾手可得,而幸福却遥不可...
《母亲》额头的一缕花白犁开岁月深深的痕迹母亲扶着村头干瘪的脖子树在等一串熟悉的足音把自己嵌入三月的阳光老树也散发了...
忘记了是谁曾经说过: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回今生的擦肩而过。在这万千人海中你我简单的遇见,然后相识,相知。是缘分将你...
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我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激动人心的古诗赛。老师宣布了比赛规则和纪律便开始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
远方远方是什么?我带着一颗好奇的心,踏上去远方的征程。远方的歌吹了,转过熟悉的街角,听着远方缓缓传来——那悠扬的歌...
大自然赋予我们四季,四季赋予我们各不相同的如诗景色。——题记。春日踏青,青芜如毯,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繁星照着池塘月儿冰凉凉诗人在写诗风儿冷冷吹略带着忧伤唉,怎这般寂静我可爱的诗人怎这般沉思那满腹的忧愁已酿完诗么他深...
◎抵达远方是一叶小舟抵达成了“离家出走”◎远方从前去不了远方总是盼望着后来参加了一次高考就决定了一场旅行而现在,该...
繁星闪烁着,印出了山坡上没落的背影。她也许在怀念曾经,也许在梦中思念自己的亲人。她在夜空中孤独了太久,压抑着情感,...
今天,我在秋姑娘的爱抚下,我又一次走进了属于自己的诗词天地,陶醉其中。古代,有多少仁人志士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动人的唐...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