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31:48
作者: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开创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新时代,迄今为止,“话题作文”已经连考了六届。实际上,1999年的命题,并没有出现“话题作文”的字样,原题是“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的概念是当年考完以后,专家们总结出来的。从2000年开始,“话题作文”四个字正式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里,直至今年。剖析话题作文的题目,不难发现,题目是由这样几个部份组成的:话题材料、话题导引、写作话题、写作要求。请看1999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以上第一段文字从开头到“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即是话题材料,“当然”到段末可说是话题导引;第二段“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则是考生所要写作的话题了;第三段文字对写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谓审题,就是对题目的四个部份的内容完整了解的过程——“了解”到悟出题旨并明确写作要求。要达到这个程度,须对组成题目的全部文字咬文嚼字——这样说似乎夸张了一点,但强调一下是有必要的。话题材料的取材是很宽泛的,从内容上看,各个门类的材料都可选取;从形式上看,科学实验摘要、几何图形、寓言故事、网上聊天记录、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列举,等等,都出现在了高考的考题里。1999年的话题材料公认是最难的,首先是“话题作文”是开创性的,而“移植记忆”的科学实验又不为所有的考生熟知——尽管材料对之进行了表述,但由于缺少细节,不少考生仍是一头雾水。2000年开始,材料的难度有所降低,如2003年的材料,是一则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这则寓言故事考生在课本里或是在课外阅读中是见识过的。不过,对之的理解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阅读材料,领悟出寓言的寓意——讽刺了那些不经任何调查研究就乱加指责和怀疑的人。话题导引是对话题材料的诠释、评论,或是对其内涵、外延的拓展、延伸,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考生应仔细阅读,以更好把握材料的精神实质,并打开写作的思路。1999年的话题导引就很典型:首先,它指出了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然后,提出移植记忆成败的两种可能;在“成败”中选择了“假设”的命题。有了这种导引,考生就比较自然地进入了设置的话题的情境中。2004年四川考生考的一套全国卷,作文题的文面上缺少了话题导引,但在话题材料中,却能发现它的“踪迹”: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网友A提出了人生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的规律,并概括出在对待挫折和痛苦问题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网友B对A指出的一种人的态度进行了形象的诠释;网友C则对“痛苦”二字进行了具体的诠释。显然,三名网友的话语本身,已经兼有了话题导引的作用。对这样一身兼二任的材料,更应该特别留心。对于写作话题,“咬文嚼字”用在这里就没有丝毫夸张了。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注意“假如”和“可以”:“假如”表明记忆移植只是一种假设——科学幻想,“可以”是在假定的前提下,必须写记忆移植,而不能写不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答案”二字已经虚化,或说是已成了广义的“答案”,即世间一切有因果关系的事物的结果。2001年的“诚信”没有任何修饰限制。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心灵的”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经过了激烈的心理的矛盾冲突后所进行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和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话题的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关键的词语都是那个“和”字。在这两个话题里,“和”只是在表面上表示它两端的“成份”是并列关系,而实质上,并不是并列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里,“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构成的是因果关系。“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话题不是考生要写的作文的具体题目,而是对写作范围的一个大致的限定。关于写作要求,1999年提出了四项,第一项对思维方式、内容范围、表达方式等提出了要求,这项要求是很宽松的。第二项是对具体的题目提出了“自拟”的要求。第三项对文体提出了要求——这一年除了诗歌,其他的文体开禁。第四项对字数提出了要求——考生一定要弄清楚,要写多少字才合乎要求——没有上限,却有下限——不能少于800字,否则要扣分。2000年,“文体不限”了,解放以来经历了几十届高考,至此,文体完全开放。2001年,系统提出“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项要求,专家们称之为“三自”原则——这标志着话题作文的命题走向成熟。2002年,增加了一项“不得抄袭”的要求,对之,社会上多有争议,不少人认为这一条是多余的——如果要抄袭,就别来参加高考了——笔者也持这样的看法——2004年,已经取消了这一条要求。2003年,在第一项里,增加了“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一句,明确放宽了对材料处置的要求。考生必须完整了解这些要求,还要注意每年都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首先是写出“入格”的作文,而不至于造成过失性的失分。审题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此番“咬文嚼字”之后,才能进入“心鹜八极”的立意、构思及谋篇布局成文的阶段,故而,考生应过好审题这一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
“沟通”话题及范文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
同学们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高考作文的写作。首先我想说一下,写好作文最基本的一个要求,要切题。同学们可能说了...
李华波题目设计: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
话题引入这里所谈的伟人并不等同于“名人”,因为名之所得,途径甚多,在传媒发达甚至泛滥的时代,“名人”更容易被批发制...
作者:龚勇军 邮箱: 来自:湖南双峰六中(417707) 2005-03-28话题作文思路开发例解湖南双峰六中(417707)龚勇军邮箱...
1.重说复点一考生在以“个性”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
精心锤炼的语言才是好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长久的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只有悉心经营、认真准备,才可能得到理想的成绩。在临近高考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
江苏省盐城中学 李仁甫(224001)一看到2005年的“凤头、猪肚、豹尾”,我立即想到2004年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前后...
高考作文: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洪劬颉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
01、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