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27
鲁迅这名字带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气息,为了尽量拉近距离,我们不妨叫他老周吧。
初识老周是读到他的一篇小说,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着实乐了我一天,心中的崇拜促使我去了解更多关于他的生平,却叫我大失所望:没有朱自清的儒雅,没有徐志摩的倜傥。印象较为深刻的是那乱糟糟的头发,总也睡肿了似的微眯的小眼睛,浑身上下一股呛人的烟味——这些都与我心中的大才子大大相径庭。不过,从此也算熟悉了。
熟悉老周的人都知道,先生一生无甚嗜好,一辈子仅有的两个便是抽烟和骂人。至于抽烟,大抵由于经济不景气,成天拿个空烟斗在手,有事没事吸上两口,也算是老周的精神胜利法。
至于骂人,因为没有经济限制,老周也便格外尽兴。在“骂坛”上连滚带爬十余年,深谙中国文化骂人之道,笔下的功夫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犀利的文辞,出神入化的隐喻,逼得敌人缴械投降跪地求饶。渐渐骂出了名堂的老周,却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恒,管他什么“主义”、“思想”,什么大官还是名人,只要老周瞧不上,又要掀起一场骂仗了。兴许由于树敌太多,他们谁也受不了那份刻薄,便有预谋的三五成群向老周“约架”,于是,他便常常处于被诸多墨客文人群起而攻之的惨境,然而老周必定是老周,常常面无惧色地迎头痛击舌战群儒,互骂个昏天黑地没完没了,翻翻之前的老杂志,还能看到那漫天横飞的唾沫星子。
不知是抽烟太多,还是骂人太狠,折了阳寿,到50岁身体便每况愈下了,到56岁那年终于撑不住了,那时他的体重仅有78斤,肺已经烂掉了五分之四,内膜积水持续高烧。老周却一副毫在乎的样子,只要有书,有笔,能写文章,便满足了。
老周死了,他的文章版了又版,被冠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加以各式各样的阐释。他昔日为图一时口舌之快的骂人文章,也被各大教育家咀嚼出高度的文化性、艺术性、思想性,这定是他万万不会想到的。
后来的人们,眼光要比老周更挑剔了——说他文章文白夹杂错字连篇,且语句不顺,简直是一派胡言,又说他抛母弃妻,是披着华丽外表的负心汉,诸如此类,文辞之偏激颇有老周当年风范。
真正懂老周的人是不会在意那些肤浅无知的人为他下的盖棺定论了,同样,翻开一本语文书,“鲁迅”二字总是带着长长一串定语,这反倒让我感觉有些悲哀了,先生的名字不需要装饰,先生的人格不需要诠释,若是他看到自己被冠以“伟大的人民学家”,定是要再讽刺一通了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闲时看过一本书,被书中苏沐秋这一角色所吸引。我敬佩他那种坚持与固执,以及感叹于他那超群的智商,这不仅让我萌生了和他...
“一片片落叶,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我又想起那个戴着圆眼镜儿,蓄着白胡的老人。带我来到了那一处心中向往的地方——缘...
吟诵着北魏民歌《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寒光照铁衣。”仄音较多的诗句,体现了茫茫沙场的恶劣环...
我的父亲,虽不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为了国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父亲却有和闻一多先生一样的品质,“做了不说”与“且...
人生的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匆匆来去,那一个个人,或鲜活,或冷漠,如聚光灯般,来回聚焦、闪耀。总有那么一个人,严厉而...
还是孩童的时候,在我的理解之中,快乐就是人生的真谛。这时,我才6岁,刚上小学,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捉...
我小时候不懂父亲的感情。现在我长大了,真正理解了父亲对我的的一片苦心。我想对父亲说;我读懂了你。父亲是个山东大汉,...
从小到大,从婴儿到少年,记忆中的母亲总是不太注重形象美,在别人家的母亲研究哪款化妆品对皮肤好时,我的母亲在做家务;...
“半世纪前中国文坛上曾活跃着中国最著名的近代大作家。他是时代的先驱,他就是伟大的文学革命家鲁迅。”这句话是我四年级...
朋友是我们的快乐推进器,正如孔子所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我们的心灵避风港,人生旅途中疲惫的时候,人生旅...
天空的颜色半白半蓝,浅灰的云朵随风飘动。五月的风带着道边槐花的清香,吹拂着我的面颊与头发,吹向我的心田。那一次,我...
记忆中,外婆身材瘦小,看起来弱不禁风,对我却是十分严格。虽然做的不好就会挨批评,可她永远都是在我获得成功时,那个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