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初三演讲稿 > 倾听

倾听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31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聆听。譬如在大自然中我们寻觅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觅那“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

聆听轻风喁喁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细细鸣叫,聆听山林中鸟儿欢啼。那脆灵灵的音符好似一颗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挂清粼粼的飞泉。虫鸣鸟语,溪泉琮琮,人也焕发了童贞,胸中的块垒随溪水逝去,工作的疲惫被溪水洗去,心灵的尘垢随溪水流去,身心如沐,愉悦清朗,潇洒通透。

聆听,涵养了你的性情,旷达了你的胸臆,给你智慧的灵光和启迪,你的思维也流转自若,鲜活水灵。聆听是一种怡情忘机的人生态度,充满着潇洒的生活意趣。有时候,我们失去了许多快乐,并不是无法引起快乐,而是缺少一颗平常心,缺少爽朗清静的心情,缺少毫无掩饰的童稚的天真。

有位睿者说:“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们便能从任何细微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示。安静地看一瓢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汲来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一朵花,可以听见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美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奇妙的无情说法,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你听见了吗?”

心情浮躁的人不会聆听,利欲熏心的人不会聆听,心胸如豆的人不会聆听,老谋深算的人也不会聆听。他们过于浅薄,过于功利,过于狭隘,过于世故。他们缺少颖悟的耐心、适度的宽容、舒展的心灵,好奇的天真。他们所能听到的只是铜臭的撞击、生活的噪音。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聆听。譬如聆听父母的忠告,聆听老师的教诲,聆听朋友的劝慰,聆听婴儿的啼哭,聆听妻子的关爱……

聆听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聆听是一种主动的生活姿态,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因此,学会聆听才不自满,才不孤独,才开眼界,才见学问;学会聆听才善于思考,富有创意,从容冷静,虚怀若谷,这个民族才变得生机勃勃,充满魅力。

倾听.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怀抱感恩——致母亲

    文明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的瑰宝,它像清甜的涓涓溪流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灵。学会感恩,就是继承文明美德不可缺少的心境...

  • 学会微笑

    也许你的翅膀尚未脱去稚气的羽毛,羽翼尚未丰满;也许你的能量尚未储存到极至,有点力不从心;也许你的状态尚未调整到佳境...

  • 你是我的太阳

    我曾眺望你,在梦中的大峡谷;我曾寻找你,在天际的尽头;我曾依恋你,在航行的风帆中;我曾失去你,在角落独自流泪哭泣;...

  • “美德行长”竞选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儿参加“美德行长”竞选活动,不管能不能成功当选,我都会把它...

  • 服了,真是服了……

    不想多说,我真的不想多说,纯粹藏着太多猫腻,教育的悲哀……不想多说,我真的不想多说,纯粹藏着太多猫腻,教育的悲哀…...

  •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

  •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站在主席台进行发言。首先我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感谢同学们...

  • 建设幸福中国

    什么是幸福?我想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回答在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吧!几十年前人们把吃饱穿暖当做幸福。不知何时幸福被鸟儿衔...

  • 党在我心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当听到一首首红歌,总让人回忆无限。也许是因为从革命到解放,从战争到安宁,都是历史沧...

  • 2016,我为中考奋斗!

    XX年下学期,因我上学期考试不理想,相比前一期(段考)排名下降。为了提高我的成绩,达到排名靠前,考试分数上升,经过我...

  • 祖国颂

    我没有毛主席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万丈豪情,也没有诗仙李白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壮气魄...

  • 竞选感言

    刚开学的时候,班级里面竞选团支部书记。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有同学说这是一个又累又苦的活。但是我却觉得十分的有意义。...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