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40
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回首遥望的那一夜,湛蓝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题记
我喜欢林徽因,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在众人眼中她是世间罕见的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更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当时的社会里,她是特别的,有着寻常人没有的独特想法,一开始就表明心意,不做别人眼里的传奇,要踏踏实实的过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巅峰、最受人崇拜的时候,放弃成为传奇的诱惑和虚荣心的牵引,凭着本能选择最踏实的生活状态,在那个时候还是“第一人”。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学识世家,祖父林孝恂为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赴日留学,回国后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并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为黄花岗革命烈士。从小就在一个有革命、科技气息的环境中长大的林徽因没有一般富家小姐的娇气,她幼年先后就读于爱国小学、培华女子中学。16岁时,跟随父亲到英国、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旅行。回伦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College(圣玛莉学院)学习。至此,林徽因已表现出她过人的学习天赋和才情。
,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为庆祝泰戈尔先生六十四岁生辰,林徽因、徐志摩等演出泰翁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表演精彩绝伦,成为一时佳话。后来又到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此时的林徽因年仅20岁。结束学业后,她并不神往被人奉为传奇的感情,放弃了才子徐志摩,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梁思成,回国过起了安定的生活。
后来,先后于1949年和1952年抱病参加了国徽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改造了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翻译《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又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1954年6月,时年50岁的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此时她的肺病已愈发严重。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终年51岁。《北京日报》发表讣告,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金岳霖先生亲笔题字,作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字字泣血,令人唏嘘。遗体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至此,民国第一才女,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走完了她绚烂的一生。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斐然的成就,她拥有出众的才华,倾城的容貌,情感生活也如同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令人艳羡。出身名门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游历英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忍受住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亲自提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最终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还是她。她遗世独立、温婉清逸、犹如一颗珍贵的珠玉,暗自发出无人能及的光彩;她,林徽因。
走近林徽因,走进她的四月天,品读她诗意绚烂的生命之旅,静听一代才女的灵魂独唱,我在美丽背后触摸到一丝温润,在聪慧之中品味到一缕幽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读了《爱的教育》,我的心被震撼,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
我是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父亲的肩膀托起了我和我无尽快乐的童年。记得每到暮色时分,务农回来的父亲总喜欢把小小的我扛...
你读过朱自清的《匆匆》吗?今天,我读了朱自清的《匆匆》,懂得了“无情的时间不可能因为你停止或后退,所以,要珍惜那一...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本文学名著——《爱的教育》...
这本书一开始在描述在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第十三号月台下面“高普”,每隔九年才打开一次,每次九天;接着岛上的小王子出生...
读完这篇文本的时间,我的心早已被文中的两位主人公——艾迪与德诺所感动,是他们让我领悟了友谊的真谛。“德诺10岁那年因...
我读的这本书名字叫《神奇的太阳花女孩》。读完后,我深有感触,流下了泪水……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全能女孩李最最与她的“...
我们都在伪装着生活。就像演戏一样,其实现实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真正的我们才是演员。我们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好,地图越来...
今年的“读书实践成才”活动,管理局领导欣然为我们推荐了三本好书。我是一个书虫,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加之...
故事中的艾迪在他后半段的人生,当他失去她老婆他便忘了如何去爱一个人,他有他的梦想,但他却因为他的那只脚不得放弃,就...
我骑车穿过大半个城市去买一本圆体英文的字帖,只是因为他看电影时一句“太漂亮了”的赞美。我在夜灯下七百多天的练习,努...
读过《智慧背囊》这本书的人,将都会非常喜欢它。这本书主要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比如,“珍惜拥有”这篇文...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