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读后感 > 《巨翅老人》读后感

《巨翅老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44

13根钉子搭出一个难度极大的结构,众人尝试分钟后告诉测试员此结构是否能够建立,不到分钟,一半人放弃,然而公布测试目的时原不是要测大家智商,而是测试当面对一个答案不明的未知时,有多少人还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如果有个人来给受测者一个明确的此方案可行的结果,也许大多数人就可以坚持尝试满10分钟。推而广之,如果答案已经确定是通往幸福希望还是通往失败绝望,我们便很容易采取一个相应的果断态度,用明确的冷漠拒斥或者热情接纳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然而当事物像巨翅老人一样以没有确定性结果和未来的方式出现时,我们很少会去做尝试性努力。

如同贝拉约夫妇用一个笼子一道栅栏隔开了巨翅老人和来看热闹的人群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观望正表明了这样一种刻意建立距离感的态度。整理一下贝拉约夫妇这个巨翅老人的直接接触对象的心里接受情绪的变化脉络,我们可以发现,从一开始陌生惊吓,“贝拉约被这恶梦般的景象吓坏了,”到后来的戒备,“贝拉手持警棍整个下午从厨房里监视着他”,再到夫妇好处捞尽人们热情退却的冷漠,“贝拉约的院子又恢复了三天前阴雨连绵、螃蟹满地时的孤寂”,再到老人变成夫妇家庭不带感情色彩的习惯性存在,“后来他们就忘记了害怕,逐渐习惯了这种瘟疫”,一直到最后埃丽森达看着他又长出羽毛来飞走的如释重负,这整个过程都是在不以融合为渴望前提的观望态度下完成的。夫妇面对这个突然来到的“天使”,面对可能带给他们好运的新生事物,在苍白粗砺的生活置于人们内心的习惯化的反应中,在心灵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庸的选择中,几乎没有悬念地选择了平庸,选择了对“天使”的观望和保持距离,也许人们太高估了自己心灵对不平凡事物的接受能力。巨翅老人的出现恰如一块试金石,简单试出了人们被生活的平淡所遗忘的心灵选择更倾向于接受哪一种状态,是充满热情地接纳还是墨守成规的沉溺苍白;老人的出现也给了人们一次可以选择心灵丰富与伟大的机会,然后在被内置的对平庸与世俗的妥协中人们几乎本能地采取了对老人的拒斥。他们排斥他利用他,厌弃他习惯他,但是没有用行动去真正地对他付出爱,付出充满感情的接受与尊重。在他重生前几近死去时夫妇表现出的担忧,我不敢说这里面关心指向全都是对老人的,更多的,是对他们自身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状态的担忧,是对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变化的担忧。

小说中的这一段值得注意“那些消遣娱乐胜于慰籍心灵的奇迹,因为早已大大降低了天使的声誉,而蜘蛛女孩的出现则使天使完全名声扫地了。”在这里作者详细描述了另外一种被投注了极大热情的观望,即人们对新鲜的,更具感官刺激的蜘蛛女孩的观望,显然,两种对异于自己平常生活的事物的观望完全不一样。在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仿佛对蜘蛛女孩更有好感,观望里带有更多的恻隐同情,而对老人的观望却是充满着戒备和距离感的。我对此的解释就是因为蜘蛛女孩是作为一个被我们确定了的相对安全的对象出现在生活中,她不具备打破生活一般形态的作用和这类作用的可能性,她仅仅作为一个被生活观赏的对象,是死水一般的生活可以把握可以控制可以溶解的,她不会来撼动这种死寂。她以娱乐大众的面目出现,给人们带来的新奇的刺激让人们可以一方面安于平常生活一方面又获得充满安全感的快感。然而老人显然不一样,因为他具有涉及生活破坏生活本身的可能性,他是一下子就落进生活里的,落进一个本来“灰茫茫的混合体”的生活,他的出现就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和他的两不相干,他成了生活充满陌生的不可知性的一部分。一旦如此,人们对他的“看”就无法和他们看到一个纯粹的外在于他们生活的新鲜事物一般性质了。

马尔克斯的不少中短篇小说都着重描写某个人群苍白到几乎死寂的没有波澜的生活和他们对这种生活近乎迷信的依赖与迷恋,这样一个人群,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也没有对接受变化与生活新鲜事物挑战的渴望,甚至对于他们惯常生活没有出现过的和以往经验没有遇到过的事物及情况,或者是头脑里疯狂里的念头,给予不容置疑的拒绝与排斥。在《疯狂时期的大海》中最先闻到若有若无的疑似大海传来的玫瑰花香的人被认为是疯子,而小说最后当托彼亚斯提起他在海底看到的关于几百万朵花的奇观时又被认为是不可理喻,妻子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现在别再提起这些事了。”同样的对于不平凡的拒斥也表现在《兰彼罗的眼睛》里,这篇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小说最后写到“你是唯一的一个醒来后不记得梦境的男人。”也许不是不记得,是记得又有何用,一样是淹没在平凡琐碎被习惯了的平庸生活里,梦境和现实生活终究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无法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梦境无法被现实接纳,所以即便记得又意义何在?

巨翅老人在某种程度上恰如一个异于现实世界的梦境,不一定有完全美好的形态,却能带来不一般的新鲜感受和通往更为深邃美好的可能性,然而正如梦境无法被平淡的现实世界接纳,巨翅老人的命运也是始终无法被人类正常的生活纳为一份子。

老人最后复活飞走正喻示着人们终于失去了让自己心灵变得伟大的一次机会,而且,在几乎不自知的情况下。看到老人离开,埃丽森达是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对这个家庭来说,一切终于又恢复平静,恢复到了之前的让人习惯的常态,没有人意识到,一场心灵的洗礼正被自己悄悄错过。阳光下的起飞可以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上升形态的行为,但我所理解的飞走也表示着老人自主选择的离开状态,当我们抛弃了这唯一的一次难得的让心灵伟大的机会,我们便也被心灵伟大的可能性抛弃。人们没有认识到巨翅老人的价值,但并不意味着这价值会自行消解,是人们的眼睛没有看到,却并不表示这价值不存在,故而老人最后没有死亡没有消失,则是以一个起飞的姿态彻底离开了仍然蒙昧的人们。

《巨翅老人》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名人传》读后感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题记用苦痛换来欢乐世界上曾经有一位音乐家,由于不出众的外表,他...

  • 论求知读后感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

  • 穷毕生之力,谋世界之福

    “2019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如既往,感人事迹一幕幕地跳进我们的眼帘,多少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但是他...

  • 读《祝福》有感

    《祝福》是一篇让我感受颇多的文章。文中祥林嫂一生命运坎坷,深受封建礼教、迷信思想的毒害和无人性的摧残,四十上下就头...

  •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

    前不久,认真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启示之一:责任重要。对于“责任胜于能力”这一理念我非...

  • 生活

    坦白的说,在我读完慕容余华的力作《我们生活的年代》之后,心情着实受到了不小的震慑和抑郁。我震慑于十年的生活经历竟能...

  • 读《死亡日记》有感

    书名我是很久前就知道的,作者我也是久闻其名。只是此书我在内心却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我很难想像一个处在死亡边缘的人会...

  •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

  •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乃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断代的历史小说。由明朝的罗贯中根据当时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主要介绍在东汉末年,群...

  • 梦里,花香——读《边城》有感

    以“梦”代这小城,实不为过。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便给了这古老小城茶峒以无限之神思。梦,既是美满的,又是虚幻的。我想...

  • 简爱读后感

    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

  •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