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31:48
2005-5-8字数:1178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密不可分,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阅读课文。教师要“少讲、精练、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教师要改变词语解释满黑板,中心思想篇篇讲,写作特点课课抄的呆板陈旧教学模式,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熟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自由应用,善于借鉴,真正实现“读书千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订阅,而且要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传阅。还可以开设读报课、讨论课等,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阅,互相质疑,互相评点。灵活教学是创新作文的主渠道。传统的作文训练,一般两周一次课堂作文,要求学生在两课时内完成,学生绞尽脑汁“闭门造车”,教师则倾注心血,拼命修改,反复权衡,给个分数。这种好差优劣,分数见分晓的教学方法,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严重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思维。所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很必要。首先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组织学生春游、野炊、植树、扫墓、送温暖、献爱心、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磨炼意志,锻炼思想,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创造思维,为作文创新提供丰富素材;进行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摘报剪报、手抄小报等展览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与审美情趣。其次,提倡灵活练笔,在练笔中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余地,具体体现在“五个结合”。一是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相结合。二是大题材与小题材、大范围与小范围、大题目与小题目有机结合,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命题。三是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观察日记与缩写、扩写、改写、片断描写等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四是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创新作文,在作文中书写生活。五是作文与做人相结合。赏识评讲是创新作文的有效途径。作文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与讲评。批改作文时,教师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习作优劣有别是正常的。对那些优秀的要充分赏识,对差一些的也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讲评是评改的延伸,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讨论,多给学生以讲话的机会,不搞“一言堂”。特别是作文讲评讨论时,各抒己见,质疑问难,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最宝贵最难得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诱导,允许各种不同见解和意见存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于月红 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简笔...
王彦庆 唐山市开滦赵各庄矿第一小学 河北唐山 0631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说话又是人...
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教研室费蔚 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
尹忠文 重庆市垫江县龙桥小学 提 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海内存知己 课题组长:谷捷敏 组员:许金苗 吴晓丽 金科峰 劳群娜 施吉章等 执笔:许金苗 一、课题的提出: 社会已经进入...
2005-4-14字数:1196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
2005-4-17字数:3987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
2005-4-17字数:7918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
2005-4-17字数:8004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
2005-4-17字数:5171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年代以及近...
2005-4-17字数:3018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
2005-4-22字数:3669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