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8:25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品味人生百态,欣赏风流千古。捧一卷经典,吟一口香茗,那清新与芳香四溢,又是春夏秋冬,情动乾坤。掠过“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飘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赞一句“暗淡轻黄体轻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再叹一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四季轮回,年年岁岁。一个人,一段情;一件往事,一抹记忆。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篇章,豪情万丈,气撼无边宇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哪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依然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观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是苏轼的人生豪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历史沧桑,“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到如今仍是梦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希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哪管得“可怜白发生。”词中是辛弃疾的报国豪情。江头独立,想万马奔腾,豪杰竞争,心中是否会掀起豪情波澜呢?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首词,婉约柔情,情动大千世界。“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如今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空“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东篱把酒黄昏后,”只留下“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得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词中是李清照的幽怨柔情。当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无人会,登临意,”感叹“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也只能“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如今识尽愁滋味”时,“只道天凉好个秋。”词中是辛弃疾的愁绪柔情,观此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心底却“黯乡魂,追旅思,”虽说“明月楼高休独倚,”却忍不住“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中是范仲淹的思乡柔情。人烟初静,欣赏风扫落叶,秋冷轻霜时,口中是否会不禁诵一句似水柔情呢?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句话,真情绵绵,线连三世三生。门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知离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自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怜“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是柳永的不舍真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终盼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虽说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怎比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中是秦观的爱恨真情。屋外“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已如此,何况人乎?又怎奈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只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中是宴殊的相思真情。咫尺天涯,两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书信中是否会呈现缕缕真情呢?
一部经典传承千年记忆;一纸黄卷,缠绕万种风情。品一盏清茶,焚一炉沉香,轻合书本,瞑然兀坐。淡淡茶香与缕缕轻烟的交融中,演绎着一段段宋词情,是“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轻幽;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牵绊;是“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的悲寥;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情思,纵然是茶尽烟歇,仍有这经典传承,风情不变。
高三:吕俊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是夜,荒芜飘渺的天空似被一张望不见边际的黑帐笼罩着,包裹着,令人窒息,令人失去挣扎的勇气.茫茫的无尽夜空中,没有皎洁的明...
1、解决\"无米下锅的危机\" 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个个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的组合,而文...
一、用发散思维开启材料之门 认真审题、弄清楚话题的含义是开启材料之门的最重要的基础。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话题“诚信...
活用报章材料成就精彩文章 215400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多读多思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提倡大家要博览课外读物...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先要学会走,然后才会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
纪念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
不能忘记的过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
芬香永存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
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200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2005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题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