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8:26
你的第一声“妈妈”是用什么语言发出的?
汉语、英语还是法语?无论你喉咙里吱呀的,唇齿间吐露的是哪一种,生命的印证便从此刻开始。“我是中国人”,类似的句式划定的不是种族的界限,而是每个人存之于世的民族归属。就像我,就像我们,这样一群站在泱泱华夏大地上的黄种人,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向世界宣告:“我爱汉语。”
从第一声“妈妈”开始,心灵便有了归属。你相信吗?语言文字是有魔力的。也许在你看来它不过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但我们声带颤动的每一次发音,笔尖转动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在重复着我们身份的证明和爱的宣告。北海牧羊的苏武,纵使岁月镌刻了他满脸的风霜,纵使荒漠的寒风吹落了旌节上的旌毛,至死不渝的是他对祖国的忠诚。身在远方,心系家乡,灵魂的坚守源自于心灵最坚定的归属,黄沙漫漫,吾爱吾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面对伤痕累累的祖国大地,用他最挚爱的母语深情吟诵。《祖国土》的情韵无限,十四行诗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母语写下的民族之爱。心灵是一方小小的天,母语给了它最温暖的归属。
从第一声“妈妈”开始,便听得到家的呼唤。“落叶归根”是每一个游子的真切心愿,海外漂泊的灵魂当听到一声熟悉的母语,看到一个微小的汉字,心灵的深处也会涤荡出最清澈的涟漪。钱学森当年历经层层阻挠,一心向国,是远方的祖国用深情的汉语在呼唤着他,他清楚自己是一个讲汉语写汉字的炎黄子孙,漂泊的浮萍终究要回到自己曾经扎根的地方。一如那些寄居海外的华人,纵使客居他乡,久不能归,共同的乡音将他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汉字作纽带,母语作桥梁,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因为这样一种简单又有力的祖国情结而视彼此为亲人。听得到那声声呼唤吗?那是家的声音。
从第一声“妈妈”开始,我们便挑起了民族的未来。汉语,这样一种延续了几千年,薪火相传的不朽语言,为何在今天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持续升温的“英语热”,国人日趋下降的“母语水平”,这个社会该为谁悲哀?我们的中小学生每天捧着单词短语头疼发昏,更为可悲的是他们连基本的汉字都无法正确运用。我们不否认世界一体化形式下的中国人需要掌握英语这样一门外语,但如果连我们的汉语都不再守得住,这动摇的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犹太人当年的“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口号是否也该成为我们今日的标语。高考的改革中英语的淡化,语文的突出,我们开始看到了民族的反思,更多的有识之士将冷静的思考开始转化为行动。母语的回归,是当下每个国人的责任。我们,承担着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的第一声“妈妈”,是用汉语讲出的。也许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但幼小的心灵开始明白这将是伴随我一生的亲切语言。日渐长大的我开始用更标准的口音,更饱含深情的语调大声喊出“妈妈”。不只献给那给予我生命的母亲,更是献给这片养育我的土地,它用它温暖动人的语言给了我“二度生命”。
从第一声“妈妈”开始,声声呼唤,我爱汉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篇一】是张海迪转动的车轮,失去了双腿依旧走遍了世界无数的心田;是史铁生发出亮光的双眼,文字使远在天涯的你我为他喝...
怀念,汉语词语,是指思念、关心。也有想念的意思通常用于已经过去的事物。怀念爷爷的高中作文1我常常在想,时光可以倒流...
【篇一】“敬爱”的人类: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其乐无穷的我们也不知道又在什么地方潇洒快活了,感谢你们让我们田鼠家族有...
有人曾经说过:“朋友给我带来的是微小的帮助,而对手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手高分高中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的外婆“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这是一首很有趣的中国台湾歌曲。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就会联想到我外婆...
“水灵灵的葡萄似的大眼睛,高挺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红通通的苹果似的脸颊......”没错,这就是我的小妹妹。我家总共...
我们端午节吃粽子念屈原。这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小编整理了相关的文章,快来围观吧。一腔爱国情,两行辛...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我敬爱的姥爷MyBelvedGrandfatherMygrandfatherisverykindtome.Helovesmeverymuch.Iamtheappleofhiseye...
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还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一生,那怎么还算完整呢?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孩童时,你...
笔,提起又放下,放下又提起……有太多的话现在却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还是用这真挚的笔尖一吐而快吧。每当我早晨去往学...
“把作业拿出来,给我看看!”随着这个声音,我不禁开始回忆。这是小时候外公住在我家照顾我的时候。回忆着,感觉我又重新...
女孩是一首优美的诗,一首充满温暖、灿烂的读不完的诗!下面提供女生外貌描写高中作文,一起去看看吧!女生外貌描写高中作文...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