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25
早闻大足石刻的盛名,只是未有机会到那里去参观游览。今年暑假,听友人提议,便欣然前往,却未曾想到有了不大不小的发现。
众所周知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卧佛自有其妙处,在此我不必多谈,而使我兴趣十足的圆觉洞,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这一组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才是感悟最多之处。
圆觉洞中运用的光学、声学及排水系统
来到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有一座让人惊叹的洞穴――圆觉洞,窟高6米,宽近10米,深12米,洞口左下方刻有宋代着名学者魏了翁书写的“宝顶山”三字。进入洞中,洞内即使大白天也显得十分昏暗,唯一清晰可见的只有背对着我们,跪在供案前的菩萨,他与“天龙八部”里那位向来以背视人的枯荣大师倒有几分神似。石像雕刻精细,质感特强,供台犹如丝绸。可是,为什么只有这樽跪佛像在黑暗的洞里可以看得见呢?环顾洞内,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在石像背对的方向上方,开了一个天窗。而天窗与石像又呈45度角,光线透过天窗,正好射到了佛像上。这就是古代的“聚光灯”。古人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了光学的原理,就解决了照明问题,而且还环保不用其他火种光源造成洞内的污染,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这不得不让人折服,堪称大足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在洞里轻言几句,就会发现没有明显的回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是因为洞内石壁凹凸不平,从而减少的回音,这说明古人对声波的反射原理是清楚的,因而,就运用石壁凹凸不平使声波发射紊乱,相互抵消而导致回声消失。这简直与解放后修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回声处理不谋而合,但前者却比后者早了整整800多年。
而还有更绝的,那便是它的排水系统。若是在雨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环绕洞中的额众多石像中,有一坐石像的手不停在接水。随着手臂往上看,可以看到一条长龙在石壁上蜿蜒。石龙把水吞入体内,又顺着身子排出,排出的水又通过石像的手流入地下的暗道,再排到洞外去,真是巧夺天工,而比起现代的地下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的力学、透视原理
来到宝顶山上,有一组很独特石刻,它就是“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间释迦身着敞领袈裟,普贤、文殊在左右内饰缨络赤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手托大宝楼阁,文殊左手捧着7层宝塔。石刻独特之处就在于这座文殊像。文殊捧着的7层宝塔高近1。8米,重达350-400公斤,倾斜10度,可是却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而未坠落,原因就在于袈裟与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支撑着宝塔。在多种结构中,惟有三角形稳定性最强,这是教科书里告诉我们的东西。可是这种力学中的的原理在这里却得到具体的运用。我们只有为古代的能人巧匠惊叹了。
释迦、普贤、文殊为什么要向前倾斜10度呢?这是因为石刻不仅要结实更要注重美观。为了避免人的视觉上出现雕像身体与头像的比例不协调,这几樽雕像的身体都有十几度的倾斜。我们知道这是运用了透视原理,这可是在当代美术教科书上才会学到的。能工巧匠却在宋代就知道了,还把它应用的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称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追求,无论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高尚还是卑微,他都会吵着这个目标前进。达尔文从小喜欢动植物...
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爱心,就连小动物也是一样的,拥用一颗稚嫩的心灵。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美好的,犹如大地一般厚实沉...
懵懂的我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看到了:一个个文学大师的着作,一个个无名小卒的充满哲理的文章……纵然我看了那么...
当我们踏进新的学校,我们要面对很多的事情,我们和每一个同学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共同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在一个新的起跑...
其实找到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不是是很难,但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你的耐心,决心,爱心。知心,这是找到一...
在那个沉默的年代,90后接踵诞生,响彻天地的哭啼,似乎注定了我们的不凡。在大人们眼里,我们是倔强的代词;在大人们眼里...
初中的生活里,有快乐,有苦恼,有困惑,有伤心。太多太多的情感融洽在一起,短短的初中生活变得简单而又复杂,让人烦恼让...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
挫折是什么呢?沮丧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说:“挫折是击倒后的眩晕;”懦弱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而...
为什么在人海中,有些人不可以做回自己呢?为什么要去冒充别人呢?难道你们觉得冒充很有意思么?我们都是孩子,为什么不能...
【提要】本文对摩擦力的类型,定义,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进行了叙述。【关键词】摩擦力;定...
XX年10月,“神舟7”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重要...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