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两条线索 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是文章的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多年经历是暗线。文中明线暗线并行。在船上见到于勒的情节,使两线交织,达到高潮。
两拨悬念 小说的开端部分,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菲利普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菲利普一家为什么要散步?于勒是谁?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这一家为什么这样盼望他?这一连串的问号,让读者心情迫切地急于看下文。小说的发展部分,重点写对于勒由恐怖变为希望。于勒在海外发了财,全家都称赞他是“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为什么于勒会成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这个希望之星究竟发了多大的财?究竟会给这一家带来多大的幸福?为什么一等10年不回来?他们的美梦是否实现?作者再次把读者的胃口吊足。
两个对比 其一,前两部分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呼之而出;而到第三部分,当菲利普夫妇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时,却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唯恐不及,避之唯恐不远。其二,第二部分中的插叙亦让人物言行前后反照。真假美丑,作者毋庸评述,读者已一目了然。
两面描写 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而对于勒仅有几笔正面描写,多是侧面描写。
两处映衬 当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烘托出人物快乐而骄傲的心情。快到哲尔赛岛时,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人物满怀失望和沮丧的心情。
两点争议 主题存异:一说作品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一说这篇伦理小说是面“生活的镜子”,揭示了生活中某类人物极端势利的嘴脸,可以借来透视当代某些人的丑陋灵魂。主人公存异:一是菲利普夫妇;一是于勒。
--------------------------------------------------------------------------------
作者单位湖北沙洋县长林中学(语通初中/2004-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张国生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
我:每当我坐在桌旁,就会想起我的童年时光,那时我们并不富裕,但却是令人十分难忘的。想到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
●卡片① 郑愁予其人其诗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创造原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
这个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这方面的不少教益。这个单...
一、活动目标1.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2.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是一篇儿童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1.情节...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情节结构课文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于勒是个败家子,不仅挥霍尽自...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人物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他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
一、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
课文研讨望江南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