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第二册信息技术《第12课 修改文章》教学参考(通用2篇)

小学第二册信息技术《第12课 修改文章》教学参考(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8

小学第二册信息技术《第12课修改文章》教学参考篇1

第13课 修改文章(二)

教学目标 :

掌握块的定义、复制、移动、删除。

教学任务:

利用块方式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

定义块的方法,理解块操作。

教学难点 :

定义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注意点:

1.在定义好块后,如果不小心按了一个空格键,块中的内容将被空格所替代。

2.定义好块后,单击鼠标,就会取消块。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分下面几部分内容:

1.定义块(选取):定义块时,先将插入点移到块首位置,再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拽,在块尾处松

开。也可以将插入点移到块首后,按住Shift键,再有鼠标单击块尾处。或者按住Shift键,移动光标键。

2.块的取消:只要在文档区的任何一处单击鼠标左键,就可取消块。

3.块的操作:包括删除、移动、复制。常用到的工具按钮有“剪切”、“复制”、“粘贴”按钮。

4.块删除:即删除选中的所有文字,定义好块后,按“剪切”按钮,或按Del键或BackSpace键。

5.块的移动:定义好块后,将鼠标移到块上后单击左键,再拖拽,这时观察插入点的位置,将插入点移到目标处就可以松开鼠标。移动操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可以在定义好块后,按“剪切”按扭,再将插入点移到目标处,按“粘贴”按扭。第二种方法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向学生讲清剪贴板的概念,剪切和按DEL删除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将内容放进剪贴板,可以在需要时从剪贴板中取出,粘贴就是将剪贴板里的内容复制出来。

6.块的复制:定义好块后,按“复制”按扭,再将插入点移到要复制的地方,按“粘贴”按钮。这里复制按钮起的作用仅仅是将块中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中,并不能直接复制到目标处(目标处在哪电脑还不知道)。粘贴按钮是将剪贴板里的内容复制出来。

7.本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大屏幕演示。

小学第二册信息技术《第12课修改文章》教学参考篇2

第12课  修改文章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字的插入、删除、修改及查找替换。

2.掌握光标控制。

教学任务:

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

修改的方法和光标的控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将光盘中的病句(课本练习一)拷入网络中,或学生机硬盘中。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分下面几部分内容:

1.打开文件。

2.光标和鼠标指针的概念。在写字板中,光标(也叫插入点)和鼠标指针是两个不同概念,移动

光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光标控制键,一种就是用鼠标指针单击。

3.文字的插入:写字板中默认是插入状态,只要不按Insert键,就可以直接插入文字。

4.文字的删除:学会用退格键(删除插入点之前的文字)和删除键(删除插入点之后的文字)删

除文字。

5.文字的修改:本课只要学生掌握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就可以了。等到学生学习了块操作后,还

可以选中要删除的文字直接键入要修改的文字就可以了。

6.查找和替换:让学生了解查找和替换的作用。(1)找出内容;(2)一次性修改多处相同的内

容;(3)有时可以利用此功能简化输入。

小学第二册信息技术《第12课 修改文章》教学参考(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