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评课稿 > 小学语文评课稿 > 《庐山云雾》评课稿

《庐山云雾》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三大段.陈老师用了美文美读的方法,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听了陈老师的课感受也是颇深的,下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读为本.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诵读,直到悟出尽凭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 在这堂课上,学生的读是比较充分的,有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等等.特别是对"雾来是……雾去时……;雾浓时……雾稀时……"这句话的朗读指导,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谈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品读了语言文字,体会其间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也确实真切的感受到了 "雾来时"的 "风起云涌", "雾去时"的"轻轻柔柔","雾浓时"的"遮遮掩掩"以及"雾稀时"时的"隐约之色".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读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而教师的朗读指导却不着痕迹,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2,以人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只有在这样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陈老师引用学生以前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为导入手段,这样做,不仅有效联系了与课文有关的旧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此外,在朗读训练中,陈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注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和感受.
3,不局限于文本.
陈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资源,注意引进课外资源来丰富文本,真正体现了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的新理念.比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中,陈老师把学生的同龄人作的一首诗歌《庐山赞》引入了课堂,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庐山的神奇与神秘,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写诗的欲望,为接下去的"写一首小诗或写一条广告语"的拓展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商榷的是,本人觉得这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以致了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效果.

《庐山云雾》评课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评《芭蕉花》一课

    很幸运能有机会聆听上海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展示课,由于自己现在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因此我特地抽空观摩了纪凌老师...

  • 《我爱爱书》语文综合活动课说课稿

    &nb...

  • 小学语文第六册《女娲补天》评课稿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黄佳《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

  •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评课

    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吴老师在设计本课时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画面...

  • 荷叶圆圆评课稿

    《 荷叶圆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

  • 《乡下人家》评课稿

    《乡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

  •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

    东城区花园小学 吴少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听了陈利玉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整节...

  •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一、听课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注意:1、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一定恰当的评价。2、要注...

  • 《丰碑》评课稿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

  • 爱迪生评课稿

    小学语文第六册《爱迪生》评课稿 教学本课时,既要注意抓住爱迪生不怕危险顽强实验和不顾劳累连续工作这两个重点,还要从...

  • 《观察物体》评课稿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孙宇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