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2、知道什么是以及是怎样产生的.
3、知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颗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来完成。
一、课堂引入
我们研究了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交界面的性质——表面张力的作用,那么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交界面又具有什么性质呢?我们将液体和固体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附着层。
板书:液体与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附着层。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液体附着层的性质。
实验1:将洁净的玻璃片和石蜡块分别浸入水中,然后拿出来。观察水在玻璃片上和石蜡块上的附着情况。
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水能够附着在玻璃片上。水不能附着在石蜡上。(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实验表明,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放一滴水,水能扩展形成薄层,附着在玻璃板上。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在石蜡面上放一滴水,水不能附着在石蜡表面上,这种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对石蜡来说,水是不浸润液体。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而对另一些固体可以是不浸润的。
板书:
(1)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
(2)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
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而对另一些固体可以是不浸润的。
浸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盛有液体的容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成弯曲的形状,是由浸润或不浸润现象引起的。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在接近器壁处液面向上弯曲。如果液体不浸润器壁,在接近器壁处液面向下弯曲。焊接时,熔融了的焊锡与被焊金属必须是浸润的;医药上要用脱脂棉,就是要使酒精,药液与棉花浸润;在有些物体上写字困难,是因为墨水不浸润物体;有些动物羽毛上能分泌脂肪,水就不浸润羽毛;有些矿石在冶炼前必须采用浮选矿石的措施,利用液体不浸润矿粒但浸润砂石的性质将矿粒与砂石分离开来。
下面通过实验来观察液体的一种有趣的现象——。
二、
板书:
实验2:将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讨论:管内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水面越高。
实验还表明把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在汞中,管内汞面比容器里的汞面低,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汞面越低。
像这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降低的现象,叫做。
具有大量毛细管的物体,只要液体与该物体浸润,就能把液体吸入物体中。
教师讲解同时展示图片,毛巾吸水、砖块吸水、灯芯吸油,都是这个原因。土壤中有许多毛细管,容易将地下水吸上来,有时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就将地表面的土锄松,以破坏过多的毛细管。在生理中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植物与动物的大部分组织,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细微管道连通起来的。
三、处理课后习题
四、总结
典型例题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例1分别画出细玻璃管中水银柱和水柱上下表面的形状。
分析:水对玻璃是浸润物体,而水银对玻璃不浸润,画的时候要注意虚线表示的是液面。
微观解释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例2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表面具有缩小的趋势是因为:
(1)附着层里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2)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3)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4)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强。
分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而后再对附着层液体分子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在附着层里出现了眼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并且附着层里分子的分布,虽比起表面层要密一些,但比起液内还是要稀疏,所以附着层分子受引力比液内分子受引力要大些。因此,本题答案为(2)、(4)。
各种
例3分别画出插入在水槽和水银槽中的细玻璃管中液柱的大概位置:
分析: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而水对玻璃是浸润的。
解释的成因
例4液体在毛细管中,液面上升是由于液体 层分子的 力和 层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与上升液柱 相等时,液柱就不再上升。
答案:附着层、相斥、表面层、表面张力、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2、知道什么是以及是怎样产生的.
3、知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颗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来完成。
一、课堂引入
我们研究了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交界面的性质——表面张力的作用,那么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交界面又具有什么性质呢?我们将液体和固体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附着层。
板书:液体与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附着层。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液体附着层的性质。
实验1:将洁净的玻璃片和石蜡块分别浸入水中,然后拿出来。观察水在玻璃片上和石蜡块上的附着情况。
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水能够附着在玻璃片上。水不能附着在石蜡上。(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实验表明,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放一滴水,水能扩展形成薄层,附着在玻璃板上。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在石蜡面上放一滴水,水不能附着在石蜡表面上,这种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对石蜡来说,水是不浸润液体。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而对另一些固体可以是不浸润的。
板书:
(1)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
(2)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
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而对另一些固体可以是不浸润的。
浸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盛有液体的容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成弯曲的形状,是由浸润或不浸润现象引起的。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在接近器壁处液面向上弯曲。如果液体不浸润器壁,在接近器壁处液面向下弯曲。焊接时,熔融了的焊锡与被焊金属必须是浸润的;医药上要用脱脂棉,就是要使酒精,药液与棉花浸润;在有些物体上写字困难,是因为墨水不浸润物体;有些动物羽毛上能分泌脂肪,水就不浸润羽毛;有些矿石在冶炼前必须采用浮选矿石的措施,利用液体不浸润矿粒但浸润砂石的性质将矿粒与砂石分离开来。
下面通过实验来观察液体的一种有趣的现象——。
二、
板书:
实验2:将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讨论:管内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水面越高。
实验还表明把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在汞中,管内汞面比容器里的汞面低,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汞面越低。
像这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降低的现象,叫做。
具有大量毛细管的物体,只要液体与该物体浸润,就能把液体吸入物体中。
教师讲解同时展示图片,毛巾吸水、砖块吸水、灯芯吸油,都是这个原因。土壤中有许多毛细管,容易将地下水吸上来,有时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就将地表面的土锄松,以破坏过多的毛细管。在生理中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植物与动物的大部分组织,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细微管道连通起来的。
三、处理课后习题
四、总结
典型例题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例1分别画出细玻璃管中水银柱和水柱上下表面的形状。
分析:水对玻璃是浸润物体,而水银对玻璃不浸润,画的时候要注意虚线表示的是液面。
微观解释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例2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表面具有缩小的趋势是因为:
(1)附着层里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2)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3)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4)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强。
分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而后再对附着层液体分子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在附着层里出现了眼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并且附着层里分子的分布,虽比起表面层要密一些,但比起液内还是要稀疏,所以附着层分子受引力比液内分子受引力要大些。因此,本题答案为(2)、(4)。
各种
例3分别画出插入在水槽和水银槽中的细玻璃管中液柱的大概位置:
分析: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而水对玻璃是浸润的。
解释的成因
例4液体在毛细管中,液面上升是由于液体 层分子的 力和 层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与上升液柱 相等时,液柱就不再上升。
答案:附着层、相斥、表面层、表面张力、重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静电的利用和静电的防止;知道静电的利用原理.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有害静电提出有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l、深化对电阻的认识,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2、知道半导体、...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2、理解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2、理解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3、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3、理解两种方法的误差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现象.2、理解磁场的方向性,知道用磁感线反映磁场的方向.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知道什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洛仑兹力,知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等于零;电荷运动方向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