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精选4篇)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39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的讲述线索,尝试讲述图片内容。

2.在对话框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学习在自主讲述过程中丰富表述经验

先让幼儿尝试说什么,再在完成怎么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6幅、对话小云朵

学具:人手一张幼儿用图,小云朵标记

教具的准备可以丰富幼儿的表述

活动过程:

(一)激活幼儿已有经验,引发讲述兴趣

教师出示图三,引导幼儿观察,猜测小老鼠看的是什么。

(二)教师出示图2图3图4图5图6,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线索,并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图1~图2:小老鼠发现了一个蛋,它来到了哪里?(小河边)

图2——图3:小老鼠发现了什么?它想做什么事?

图4——图5:小老鼠在洞里做什么?它是怎么推的?小老鼠钻进去以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喷出来?

图6:然后发生了什么事?什么东西裂开了?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幼儿独立讲述故事。

1.请你把看到的连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幼儿看小图自主讲述:时间:有一天,地点:小河边,请你把故事大声的讲一讲

3.你觉得你的故事讲的如何?你有没有说大象和小老鼠说的话?

●引起注意

引发兴趣,组织讨论

●激发幼儿对“已有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再感受。

(四)引入新经验

1.出示对话框,并讨论它的作用:老师带来了一句小动物说的话,请你告诉我这是谁说的话?说的什么?“咦我怎么飞起来了?”

2.教师摆放空白的小云朵对话框,进一步丰富讲述内容:“老师还带了一句话,你们猜猜看这是谁说的?”它说的是什么话呢,谁来帮忙说一说。请幼儿回答。

3.还有谁没有说过话?请你帮助它说一说。

4.我的对话框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可以移动,它移动到谁身上谁就会说话,请你来试一试。

(五)完整讲述:请幼儿运用小云朵对话框丰富讲述故事内容。

●呈现“本活动的新知识”信息

●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促进理解

(六)迁移经验

每个小朋友可以找一个客人老师把故事说的更好听,并用“小云朵”说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提供新情景进行变式练习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篇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与讲述图片内容,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趣味性。

2.根据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角色动态、表情,发挥想象的空间。

3.在理解图片中小老鼠拿蛋、钻进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对话框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念儿歌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

教师说:"小朋友们,刚刚老师念的儿歌里的小动物是谁呀,它干了什么事?老师今天也请了它来和我们一起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理解图片内容: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①他手里拿着什么?

②猜猜他想要干什么?

③看看图片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是什么时候、什么天气、什么地点?

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①它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仔细看看她发现了什么?她的表情怎么样?

3、教师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①它在干什么?那个东西是什么呢?

②猜猜他想要干什么?

4、教师出示第四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它在哪儿?

它想要干什么?

5、教师出示第五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原来那个黑呼呼的东西是什么呀。

小老鼠怎么了?为什么会飞出来呢?

6、教师出示第六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启发提问:

发生了什么?

原来那颗蛋是什么?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教师请个别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分别讲述第一至六幅图的内容。

2、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自由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在对话框卡片的帮助下,丰富讲述内容。

(1)出示小老鼠说的话的卡片"咦,我怎么飞起来了!",提问:是谁说的,你为什么知道是小老鼠说的?

(2)出示空白卡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说的?发挥想象:你觉得大象会说什么话?

(3)把空白卡片应用到其他张图片:图片上还有谁没有说过话?提醒幼儿说时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

(四)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出示"奇怪"的卡片,引导幼儿应用到图片中进行讲述。

(1)小老鼠发现一个蛋变成了一只小鸡,它会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很奇怪)师出示字卡"奇怪",小老鼠会怎么说?

(2)你觉得这个"奇怪"还可以放在哪幅图上?然后你要把这件奇怪的事情讲给我们大家听,不能光摆,想好了再举手,谁会?根据故事内容,请幼儿和同伴一起,能用比较完整地话讲述这个故事。

(3)、教师请个别幼儿大声讲出自己编的故事给其他幼儿听。

(4)、教师引导幼儿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五)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出示道具小老鼠、大象头饰,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朋友们编好的故事。

活动结束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大胆讲述故事和表演。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篇3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蚂蚁洞,于是他们仔细观察,并提出要为蚂蚁多建几个洞。还有的孩子说看到过树洞、老鼠洞……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样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以幼儿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的关于洞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观看幻灯片激发幼儿对各种洞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能利用自己的身体探究、搭建出各种不同的洞。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1、各种洞的幻灯片、电脑。

2、旧报纸、纸箱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观看幻灯片,引起幼儿对洞的兴趣。边看边提问幼儿:“你知道这是什么洞吗?”“这些洞是一样的吗?”

3、启发幼儿用手做洞。“小朋友们对洞这么感兴趣啊,但现在我们的身边什么洞也没有,怎么办呢?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做出洞来啊,拿出我们的小手试试好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使大张的报纸穿过小手做的洞。

4、尝试发现新的洞。

请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演示出自己的发现。如:双手叉腰、双腿叉开、双手前交叉------

5、分组体验: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投,然后交换。体验游戏的乐趣。

6、提高难度,让幼儿搭建能让小朋友通过的洞,鼓励幼儿可以相互合作。鼓励幼儿创编出不一样的搭法和钻法。

7、鼓励全体幼儿共同搭洞。

8、师生共同坐下来休息,回忆并评价活动情况。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室外,借助纸箱、报纸等工具搭建更大、更有趣的洞。

六、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日常活动中的一个兴趣点,是幼儿兴趣之所在。因此,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用肢体去探索,而且教师在活动中不断鼓励幼儿,幼儿的探索欲望,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还在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环保意识。整个活动易到难,层层深入,并且有一定的挑战性,各环节衔接紧密,自然清新。始终围绕着“洞”展开活动,并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解决问题,大胆探索、想象、创造。在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探究能力有拓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的生活认知才刚刚启蒙,在设计综合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小班幼儿发展特点,不以概念程式灌输,而是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以他们自身所熟悉的身体,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的推进和加深对生活事物的认识。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打破常规的先认知再感受后总结的教学形式,小班幼儿具象思维发展良好,教师在游戏环节设置可以让幼儿先感受先参与,在获得体验后师生共同学习归纳和小结。

3、游戏是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中去感受,发现和学习,潜移默化中身心去感受,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运用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4、教师始终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以这样积极热情的态度投身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支持幼儿参与,鼓励与引导幼儿发现,与幼儿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秘密与快乐。

5、教育不是灌输和局限,而是让幼儿自主自由的去发现和感受。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约束和限制幼儿发现的每一处洞洞,只要是孩子自己发现的,都应给与肯定和鼓励。而我们鼓励幼儿所发现的视野也不仅仅是自己或者身边,还有更广阔的万物之间,所以在延伸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推开了更大的一扇窗,鼓励孩子们走出去大胆的找寻,只要是孩子自己找寻到的,就一定是他心里最美好和最快乐的。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篇4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以及身体上的各种洞,并且初步了解一些洞的用处。

2.通过亲身的操作和同伴之间的讨论,对洞有好奇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准备:

PPT,简笔画,小人,图,笔若干、各种有洞的物品和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发现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洞

1.找“洞洞”游戏

师: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参观洞洞王国哦!你们看到过洞洞吗?在哪里看到过洞洞呢?

你们看,这是什么?原来是洞洞王国的大门,等下我们钻过这个洞洞就到了洞洞王国了。到了洞洞王国后,你们要仔细找找哪里有洞洞,这些洞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哦!听清楚了吗?

发出敲铃铛的声音。

师:这个是什么声音?这个是我们洞洞王国的钟声,听到这个钟声后,你们一定要马上做到座位上,因为国王要讲话了。听清楚了吗?

幼儿自由探索和谈论。

2.说说自己找到的洞

敲铃铛,让幼儿做好。

师:你找到了什么洞呢?你知道这个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师找出几样东西让孩子说说洞洞在哪里,这个洞洞可以用来干什么?

师小结:恭喜你们找到了那么多的洞,还知道了洞有各种各样的作用,有的洞可以用来装东西,有的洞可以让东西进出,有的可以让东西挂起来。你们的眼睛和脑子都很厉害!

二、发现身体上的洞

师:洞洞王国的国王说,他的这个洞洞王国还少一些身体洞洞,希望你们能帮助他好好找找。

什么是身体洞洞?

到底身体上有哪些洞洞呢,你们可以看看自己的身体,也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身体,还可以去问问后面的老师,找到后就画在这张身体纸上,听清楚了吗?纸和笔在你们座位的袋子上,拿上你们的笔和纸去找找身体上有哪些洞吧!

幼儿探索操作

师:你找到了哪些身体洞洞,你知道这个洞洞用来干什么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身体上有哪些洞洞,这些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阅读绘本

师小结:哦,原来我们的身体里也有那么的洞,有的洞洞是用来听,有的用来看,有的用来吃,还有的是把我们身体里的脏东西排出来的。洞洞世界真奇妙呀!

三.变洞洞游戏

音乐声起

1.用自己的身体变洞洞

师:你们帮助国王找到了那么多的身体洞洞,他要和你们一起玩游戏了哦!先请你们用自己的身体变出一个洞洞来。

你能变出一个洞洞来让这个皮球来钻一钻。

你们能变出一个洞洞来,让我来钻一钻吗?

我来变出一个洞洞,请你们来钻一钻好吗?

反思:

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幼儿的经验和情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我能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让孩子亲身感受和探究的情景,营造幼儿观察、猜想、表达的环境,创设幼儿尝试、探究的空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是积极的,思维是丰富的,操作是主动、大胆的。

大班看图讲述:奇怪的洞(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孤独的牧羊人》教案(精选17篇)

    《孤独的牧羊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

  • 《好吃的食物》教学设计(精选2篇)

    《好吃的食物》教学设计篇1设计意图:根据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目标中艺术领域目标之一: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

  • 《一瓶花》教案(精选7篇)

    《一瓶花》教案篇1目标:1、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绘画。3、掌握用蜡笔涂色的方...

  • 《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篇1一、预设目标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

  • 《我的身体》教案(精选16篇)

    《我的身体》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有节奏的朗诵儿歌。2、丰富词汇:眨一眨、嚼一嚼、扭...

  • 《欢乐中国年》教案(通用3篇)

    《欢乐中国年》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2...

  • 《中国功夫》教案(精选16篇)

    《中国功夫》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华武术的风格、作用,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

  •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精选13篇)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认识新的节奏记号。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

  • 大班健康:我不生气了

    设计思路: 情绪情感的表达与自控、同情和怜悯、互助和分享等等,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幼儿的积极...

  • 《向日葵》教案(精选15篇)

    《向日葵》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

  • 大班健康活动《快乐的小推车》

    活动目标:1、会两两结伴扮演小推车,增强手部力量,提高平衡、协作的能力。(能力)2、体验体育活动和角色扮演带来的快乐...

  • 大班健康活动《眼镜公主》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作品,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内容。2.了解近视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学习眼球操。3.树立从小爱护眼睛的意识。...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