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6:05
作者:惠民镇中心孔明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教学过程(略)
六、反思得失
作者:惠民镇中心孔明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教学过程 (略)
六、反思得失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蚜虫、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棉花姑娘生病图,然后引出“蚜虫”一词,在理解时,现让学生自己说说蚜虫是怎样的害虫,转而理解“可恶”,再通过看蚜虫的图片,听老师简单介绍蚜虫,再次巩固理解“可恶”,从而理解“盼望”一词。
课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朗读棉花姑娘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上,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盼望”之情。
在整体教学上,我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复现生字,巩固课文理解。
总体说来,本堂课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能抓住文本,以识字、朗读、语言训练为课文主题。但整体性不够,问题过多而细碎,平均使用教学力量,若能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再以此展开,对学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好。
李成真万平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新课
(出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来是一种植物,把它当作了人来写。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
a.读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引导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
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两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自然段。
a.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
c.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
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组表演,然后推荐到全班表演。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黑板,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说说这些字中哪些字最难记,提示记忆字形的办法。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提示:“雪”字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不能出头。
“帮”字左上部分的竖撇要出头。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摹,描红练习。师巡视辅导。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了解七星瓢虫及人类的其他朋友——益虫。(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谈话的方式,以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夸一夸”棉花姑娘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丽,为下面写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铺垫。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从图片和问题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交流听老师范读后的所得,并相机认读生字新词,把字、词、句的理解与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融“整体把握文本、朗读指导”于一体,学生通过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明白了课文讲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融合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特点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开始,我安排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奖励棉花宝宝,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人们都说兴趣是的老师。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用所给的词语练习说话的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地把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说的话说出来,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
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根据所给的词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运用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得病后急于治病的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的不同心理。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设计
一、导入(音乐情境)
经过冰雪的洗礼,春姑娘刚到。小柳树呀就迫不及待的把绿色带给了我们,看!他们记忆卖弄起了轻盈的舞姿,绿绿的荷叶不甘示弱,瞧!他们在炎热的夏季,给小鱼儿带来了多少凉爽。所有的人在这快乐的日子里都愉快的生活着,可是,棉花姑娘呢?棉花姑娘生病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板书:棉花姑娘)
二、学习课文
(一)先请大家把课文自由的朗读一遍,边读边想,棉花姑娘到底得了什么病?又是怎么治好的?
(二)学习第1段
1、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你又是怎么知道的?那你能把它读读吗?
2、棉花姑娘生病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是啊,棉花姑娘这时也多么希望有人来给她治病啊),课文中用了个什么词来描述呢?(盼望),你能给它换个词语说说吗?
我们一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盼望”这个词呢?(造句练习)
3、指导朗读
(三)学习2—5自然段
1、棉花姑娘也盼望着有医生来给她治病,所以她不断向身边的人求助,可怜的棉花姑娘到底向谁求助了呢?
(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
2、它最先是向燕子求助,请同学们看到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用“——”划出棉花姑娘的话,用“~~~~”划出燕子的话,赶紧读吧!
3、现在,老师要请两个同学读读,一个读棉花姑娘说的话,一个读燕子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谁来试试?
4、谁来评评看?(读的好?哪里读的好?)
请:请求的语气(请别人帮忙,要有请的语气)
全班齐读棉花姑娘的话
5、燕子帮到了棉花姑娘吗?但是它却说了一句“对不起”,真是只懂礼貌的燕子。谁再来读读燕子的话?(你也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6、燕子没有帮到棉花姑娘,棉花姑娘并没有放弃,它又向我们的啄木鸟医生求助,哪个自然段是写向啄木鸟医生求助的呢?
请小朋友与同桌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读读吧!(请一桌反馈)
7、这时,青蛙也跳出来了,青蛙可是捉害虫的高手啊!所以,我们的棉花姑娘高兴的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男、女生读)男~青蛙,女~棉花姑娘
8、燕子、啄木鸟、青蛙都非常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可是它们却又使不上劲,因为:
(板书:)燕子 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9、那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治好了吗?谁帮它治好的呢?
请大家齐读第五自然段
10、我们的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现在我要请一只小七星瓢虫来介绍下自己.
(它把七个斑点比作七颗星星,真有趣,可是七星瓢虫只向棉花姑娘介绍了它长什么样,还没向她介绍你有什么本领呢!)
cai:出示七星瓢虫资料。再请生介绍。
(四)学习第6段
1、最后,我们的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它的病终于好了,那她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股高兴劲,一起来把第六段读读吧!
2、这段中,你最喜欢哪两个词?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除了碧绿碧绿的叶子,你还能想到碧绿碧绿的什么呢?
雪白雪白除了棉花,还有?
你还能说说其他像这种类型的词语吗?
(你们的知识真丰富)
3、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所以它才能长出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那我们一起来唱首健康歌,祝贺下棉花姑娘吧!
三、课间休息
四、拓展
七星瓢虫是我们今天的小功臣,它不仅使棉花姑娘恢复了健康,还让它明白了一个小知识,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燕子能~~~~~~啄木鸟能~~~~~~~~~青蛙能~~~~~~~~七星瓢虫能~~~~~~~~~~~~~~~·
五、表演朗读
唐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的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还有棉花姑娘都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瞧,(拿出头饰),谁来扮演?
其他旁白
苏肖华
一、说明版本:
《棉花姑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学要求:
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三、设计理念:
1、以动画课件为背景: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2、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3、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南方的小朋友很少见过棉花,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认识棉花。)
2、板书课题,认识认识生字“姑”“娘”,读好轻声。(“花”、“娘”)
(“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我让学生看动画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作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地方作个记号。
2.听录音读全文。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发现最好的识字方法。
(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四)读感悟,理解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可恶的”,体会棉花姑娘病情的严重。)
(2)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用划出,反复读读。
(3)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再自由读,指名读。
(抓住课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
2、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的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七星瓢虫吗?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小资料,包括文字与图片。不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台)
(3)出示七星瓢虫,指名扮演七星瓢虫,并作自我介绍。
(演一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4)七星瓢虫的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知道的?(惊奇),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吗?
(5)出示课件后问: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有关的句子吗?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在特定情景里赞一赞,不但能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思想内容,而且能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6)在这段中你最喜欢的词是哪些?用“()”划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7)质疑过渡,引导探究:
在七星瓢虫来临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过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不想帮还是不能帮?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提示: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讨论)
(小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师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
(2)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a.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b.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4、师生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教师扮演棉花姑娘,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这一环节,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五、配乐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理解课文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搜集有关资料,下节课汇报交流。
(“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通过质疑,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板书设计 :
棉花姑娘
空中飞
树干里
捉害虫
田里
叶子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美丽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课件出示)
随机板书:棉花姑娘
1、棉花的“花”读轻声,指名读,谁读?一起读
2、姑娘,发现了吗?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读时“娘”是轻声,姑娘
3、两个词连起来读。指名读,齐读
4、多漂亮的棉花姑娘呀!谁来夸夸她?
5、小结:棉花姑娘白白嫩嫩的,长着绿绿的叶子,多像漂亮的姑娘呀,让我们亲亲热热地和她打声招呼——棉花姑娘
二、设疑激趣,自学课文
过渡:可是不久,棉花姑娘变成了这个样子(点击课件:生病图)你看她,皱着眉头,低着脑袋,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小朋友,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1、生自由发言
过渡:小朋友多么关心棉花呀,她到底怎么了?想知道吗?快把书翻到137页,自己读读故事吧!
2、自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把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教拼音,尽量把课文读正确。
三、检查自学,认识字词
过渡: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想不想把你读的故事读给大家听。这么多,叫谁好呢?这样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请几个小朋友呢?(6个)好吧,我们开火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
1、读第一自然段,随机认读“治”,读准翘舌音
2、读第二自然段,两处停顿
3第三自然段啄木鸟读准了解多少?树干的“干”多音字
4、第五自然段 斑点读 比较 怎么记点课件 指名斑点
四、理解课文 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小朋友们都很关心棉花姑娘想知道她们到底怎么啦?是谁使她变成这个样子,读读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一段话)边读边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
2、抓住坏蛋了吗?(点击蚜虫)
3、过渡:对,蚜虫是棉花姑娘(指课件),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在吸取他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痛苦,难受)
4、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理解读读(点击一下)
1)指名读(评价 痛苦又痛恨)
2)齐读
5、这时候你最希望什么?(治病,解除痛苦)
6、这段话里哪个词意思和希望差不多?(盼望点一下)
1)解释:盼望希望更强烈,多么(点一下)盼望说明什么?
2)再来读读这句话(指第二句)
7、连起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时候,燕子飞来了(点击一下)棉花姑娘说 (点击一下)燕子说 (点击一下)(多有礼貌的燕子呀!)啄木鸟飞来了,(点击一下)棉花姑娘(点击)啄木鸟说 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说 青蛙说
1、情感诱导
1)棉花姑娘(指——男生)在你最能难受,最痛苦的时候的时候看到燕子来了,你心里怎么想?(这下有救了)为什么?
你于是请求燕子 所有的棉花姑娘请求
(2)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指——女生)你这时又是怎么想的?
你又一次请求
3)青蛙跳来了,这次读怎么请求?
(指医生)为什么这么急切?
所有的棉花姑娘急切地请求
过渡:棉花姑娘请求了三次,他们都没有帮他治病,为什么呢?
2、轻轻读2——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后说明不帮原因的句子
3、过渡:找到了吗?(指名说)
4、用句式说话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点击课件) 只会捉 的害虫
小结过渡:可见,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而是心有余力不足呀。让我们一起分角色说说2——4自然段。
(女生读棉花姑娘,男生读燕子,啄木鸟,青蛙,其于老师读)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就在棉花姑娘三次请求都没有成功的时候,忽然,飞来了一群圆圆的小虫,(点击一下)他们是谁呀?对极了,小朋友,你好好读读第五自然段,能介绍一下七星瓢虫吗?
1、外形上:(点击一下) 齐读,怪不得叫七星瓢虫。
2、作用上:会捉蚜虫 益虫 益鸟 哪里看出来?
补充:一只七星瓢虫一天能吃130多只蚜虫,怪不得他们很快消灭了蚜虫。
(四)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过渡:不久,棉花姑娘病 (点击一下),长出了 的样子,吐出了
的棉花。她咧开嘴 啦!
1、棉花姑娘会说什么?
(感谢棉花姑娘是救命恩人,保护益虫等)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过渡: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生字宝宝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让我们一起和她们打声招呼:
1、读带拼音生字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再指名读,齐读
3、今天要写6个生字,哪个最难写?需要大家帮助?
4、师范写其中1至2个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图片、课题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着:姑、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幻灯片:生了蚜虫的棉花),你们想对棉花姑娘说什么?
2、小朋友们多关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没有治好呢?赶快打开书137页,听老师来讲讲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
3、交流。(指名多个说,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蚜虫治病斑点啄木鸟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想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谁来说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姿势、不认识的字请教、难读的要多读、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真能干,那赶快去读读吧!
2、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那么有没有碰到难读的句子呢?
(1)第一自然段:生字多。这里有几句话?都难读吗?
第一句:指名读,读词语:蚜虫,谁记住了“蚜”字?
第二句:谁来读?注意停顿:盼望/(停顿)
读词卡:盼望(在哪儿见过“盼”?)
治病(谁见过这个字?)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句子,你们会读了吗?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来帮忙吧!”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会读了,重复出现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那就去读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会读得更好!
5、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该请几个呢?(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们来赛一赛,一排一排读,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读得最好!
四、巩固生字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特别那,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啄、斑)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姑姑、新娘、蚜虫、啄食、斑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还很调皮呢,躲在这些句子里面不出来!谁找到了,谁会读?
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张开,小鸟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1)啄木鸟是益虫,蚜虫是害虫。
(2)我终于把姑妈盼来了。
(3)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
五、写字:只、星。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字:只、星
2、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4、谁是小小书法家?请小朋友们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六、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会认“姑、娘”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字形:啄、斑。字音:盼、娘、治。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寻找有关益虫与益鸟的知识,你都找到了哪些益虫与益鸟呀?引导:——是益虫(鸟),它能——。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图片: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吗?它长着什么样呢?(大大的眼睛,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绿碧绿的叶子)对,它长得那么漂亮,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棉花姑娘”。指名读课题,注意正音“姑娘”轻声。
3、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图),你看了这样的情景,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归纳为三个问题:⑴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⑵会有谁来给他治病呢?⑶结果病好了吗?
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想想刚才自已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3、反馈:
⑴问题一:棉花姑娘得的是什么病?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盼望、治病”的正音。
③理解:“可恶、盼望”。给“可恶”换个词。盼望这个词说明棉花姑娘的内心非常怎样?
④再次指名读,要求初步读得有感情。
⑵问题二: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咧”字音。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他的心情高兴吗?
④请初步有感情地读课文。
⑶问题三: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①找到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说说从这段中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他长的什么样?
③出示相关的写七星瓢虫的句子,练读。
④师生共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小节。
过渡:其实棉花姑娘在这之前碰到很多的小伙伴,只是他们都不能给他治病,他们都是谁呢?(板:燕子,啄木鸟、青蛙)
⑷朗读2-4小节。
①快速读,完成以下练习。
燕子只会捉——的害虫。
啄木鸟只会捉——的害虫。
青蛙只会捉——的害虫。
②同桌选择喜欢的一个小节练读,分角色读。
③反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带音节)指名读一读。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
2、读单个字,并说说在哪儿见过或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写下词语。
(姑姑姑妈蚜虫盼头治疗斑马斑点)
3、读句子: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会读课文中的生字,还把生活中的词语请进了课堂,下面就让我们运用他们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吧!
小小知识库:
①啄木鸟姑娘是大树的好朋友。
②禾苗的脸上长满了黑斑,青蛙马上赶来治病了。
③蚂蚁喜欢吃蚜虫拉出来的蜜。
④猫头鹰天天盼着捉田鼠。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宝宝,下一节课,我们要更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好吗?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图片,课题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着:姑,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幻灯片:生了蚜虫的棉花),你们想对棉花姑娘说什么
2,小朋友们多关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没有治好呢赶快打开书137页,听老师来讲讲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
3,交流.(指名多个说,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蚜虫治病斑点啄木鸟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想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谁来说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姿势,不认识的字请教,难读的要多读,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真能干,那赶快去读读吧!
2,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那么有没有碰到难读的句子呢
(1)第一自然段:生字多.这里有几句话都难读吗
第一句:指名读,读词语:蚜虫,谁记住了"蚜"字
第二句:谁来读注意停顿:盼望/(停顿)
读词卡:盼望(在哪儿见过"盼")
治病(谁见过这个字)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句子,你们会读了吗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来帮忙吧!"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会读了,重复出现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那就去读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会读得更好!
5,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该请几个呢(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们来赛一赛,一排一排读,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读得最好!
四,巩固生字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特别那,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啄,斑)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姑姑,新娘,蚜虫,啄食,斑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还很调皮呢,躲在这些句子里面不出来!谁找到了,谁会读
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张开,小鸟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1)啄木鸟是益虫,蚜虫是害虫.
(2)我终于把姑妈盼来了.
(3)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
五,写字:只,星.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字:只,星
2,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4,谁是小小书法家请小朋友们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六,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姑,娘"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字形:啄,斑.字音:盼,娘,治.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寻找有关益虫与益鸟的知识,你都找到了哪些益虫与益鸟呀引导:——是益虫(鸟),它能——.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图片: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吗它长着什么样呢(大大的眼睛,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绿碧绿的叶子)对,它长得那么漂亮,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棉花姑娘".指名读课题,注意正音"姑娘"轻声.
3,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图),你看了这样的情景,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归纳为三个问题:⑴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⑵会有谁来给他治病呢⑶结果病好了吗
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想想刚才自已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3,反馈:
⑴问题一:棉花姑娘得的是什么病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盼望,治病"的正音.
③理解:"可恶,盼望".给"可恶"换个词.盼望这个词说明棉花姑娘的内心非常怎样
④再次指名读,要求初步读得有感情.
⑵问题二: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咧"字音.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他的心情高兴吗
④请初步有感情地读课文.
⑶问题三: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①找到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说说从这段中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他长的什么样
③出示相关的写七星瓢虫的句子,练读.
④师生共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小节.
过渡:其实棉花姑娘在这之前碰到很多的小伙伴,只是他们都不能给他治病,他们都是谁呢(板:燕子,啄木鸟,青蛙)
⑷朗读2-4小节.
①快速读,完成以下练习.
燕子只会捉——的害虫.
啄木鸟只会捉——的害虫.
青蛙只会捉——的害虫.
②同桌选择喜欢的一个小节练读,分角色读.
③反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带音节)指名读一读.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
2,读单个字,并说说在哪儿见过或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写下词语.
(姑姑姑妈蚜虫盼头治疗斑马斑点)
3,读句子: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会读课文中的生字,还把生活中的词语请进了课堂,下面就让我们运用他们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吧!
小小知识库:
①啄木鸟姑娘是大树的好朋友.
②禾苗的脸上长满了黑斑,青蛙马上赶来治病了.
③蚂蚁喜欢吃蚜虫拉出来的蜜.
④猫头鹰天天盼着捉田鼠.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宝宝,下一节课,我们要更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好吗
【教学思路】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通过学文,要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是一年级新教材下学期的一篇语文课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我觉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其次,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我认为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当然,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设计】
一、体验揭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有一个村庄里种了一种可爱的植物,你们想更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吗?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小朋友来说,很少见过棉花,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棉花,从而提高兴趣。)
2、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是用棉花做成的?
(棉衣、棉被、棉鞋、棉帽、棉纱发等)从刚才小朋友的回答可以知道棉花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是多么的感谢棉花姑娘啊!
3、板书课题:棉花姑娘。(齐读)
认识生字“棉”,棉花是植物,所以用“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棉花对人类的贡献,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培养感情打下铺垫。“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引:有一天棉花姑娘病了,她得了什么病呢?她又是怎么办的呢?
1、看懂画,听录音,思考着两个问题。
2、学生简单交流。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听录音,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边看边听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感悟,理解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1自然段。
⑴愿意读的小朋友起来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找出“可恶的”,体会棉花姑娘病情的严重以及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
⑵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许、恶、盼望。(做动作)
⑶学生领悟感情朗读。
(抓住课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可是学生朗读时,没有读出“蚜虫”的可恶以及棉花姑娘焦急的心情,由于怕时间不够,这一环节指导不够。)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5自然段。
⑴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任务单: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②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讨论)(完成表格)
③学习生字:啄、帮、稻、害。
(小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师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班级分为五个小组,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第五小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分配角色出现问题,时间也就不够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⑵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①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②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一个生成性的问题,一个学生在交流中谈到: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愿意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于是我便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朗读,重点指导了朗读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的真正原因。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很快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3、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⑴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出示图片)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
⑵课文是怎样介绍七星瓢虫的?假如你是七星瓢虫,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七星瓢虫的其他知识吗吗?(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每天吃100只左右的面呀,是棉蚜等农作物的装甲卫士)
学习生字:忽。
(这一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先说,再让学生不照搬前面同学的,自己换一种形式说话,最后同桌互相说说。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小资料,包括文字与图片。不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台,因此后一个问题的设计,就是这一用意了。)
4、演示课件后问:做完手术后的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引读第七小节: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她咧开嘴笑了,吐出了──)瞧,她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绿得就像──,棉花雪白雪白的,白得就像──。
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的必不可少的,让学生看着图画,展开想象,既让学生懂得了“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又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课文的美。在特定情景里赞一赞,不但能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思想内容,而且能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5、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
代表上台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角色。
(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表情惟妙惟肖,得到所有在场的人的一致好评理解课文后,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6、拓展。
棉花姑娘还会找谁治病呢?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根据课文内容,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的资料。
(这一环节,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纳总结,拓展延伸
1、师:哇!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比燕子、啄木鸟、青蛙可强多了,小朋友,你们说是不是啊?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它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搜集有关资料,放进小组的档案袋里,让大家一起共享,好吗?
(“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通过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已深入人心,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我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这次对一年级家长的展示课,就是我对学校读书活动与语文教学整合在家长面前的一个汇报。综观整节课,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比较好地落实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学习贯彻始终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二期课改的方向,自主学习是这一理念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自始自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主动地学习:
1、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一般应占每节课的三分之二,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学生在听录音,看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在朗读学文的环节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分角色朗读,再汇报评议。整节课,我充分地让学生自学、讨论、读书、评议、表演;动脑想,动口读、问、说,而且这些形式都落到实处,更主要的是有让学生参与的充分时间,讲求参与的效果。
2、学生的参与面广。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体现在整个班集体,而不是几个学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广,是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如独立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特别是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由于在以往的课堂上有过多次的训练,每一个学生表演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个环节形式比较新颖,富有实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有事可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肖敏[说教材]《两只小狮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童话,重点在于通过童...
海曙区实验学校吴文奇一、教材简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
大同镇民发小学LT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
刘志 我说课的篇目是《触龙说赵太后》,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冊第四单元的第四篇。大纲对高中阶段...
作者:章和平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
嘉善高级中学卫中英 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
张掖铁路学校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说课稿语文组张晓军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
一、 教材分析:《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但愿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
一、教材分析高尔基的《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送的名家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
一、 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