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 蒜头发芽了(精选6篇)

蒜头发芽了(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9:16

蒜头发芽了篇1

目标:1、通过看、摸、闻、掰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   准备:1、蒜头人手一个、种植用纸杯每组两个、纸盒每组一个;  2、已经发芽的蒜头一个、小刀一把。 过程: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  ★闻一闻,发现了什么?  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  ★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  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  ★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  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  ★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  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  ★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  ★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  6、延伸  ★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

蒜头发芽了篇2

教学目的“

1、幼儿通过看、摸、闻和掰等方法,感知蒜头的主要特征,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

2、知道蒜头会在春天发芽,对种子发芽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蒜头、纸杯、纸盒、小刀。

2、一个已经发芽的蒜头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蒜头,请幼儿猜猜它的名字是什么?

请幼儿观看蒜头,说一说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向什么?

2、幼儿每人一个蒜头,仔细观察、探索。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闻一闻,蒜头是什么味道?蒜头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蒜头用来杀菌、除腥味和驱虫。

(3)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

(4)数数掰开的蒜头共有几个蒜瓣,给小蒜瓣排队,并想一想蒜瓣排队像什么。

3、交流讨论:

(1)请幼儿说一说蒜头的小秘密?

(2)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3)为什么蒜瓣的头顶上都有小绿芽?

4、教师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幼儿对探索、发现产生兴趣。

(1)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呀?

(2)这个和我们刚刚看到的蒜瓣一样吗?

5、幼儿动手种蒜瓣并观察种子发芽的现象。

(1)春天来了,我们一起种蒜瓣吧!

(2)幼儿在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里面,鼓励幼儿坚持观察,给蒜瓣浇水。

6、教学延伸:

我们来瞧一瞧春天还有哪些种子发芽了?

蒜头发芽了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并鼓励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2、初步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家长带领幼儿去踏青。

2、在活动室设口种植角,幼儿可以跟踪观察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

【活动过程】

1、老师组织幼儿观察种植角种子的发芽情况。

小朋友,我们的种子发芽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看到的情况。

老师重点引导幼儿说H;刚发芽的叶子像什么,。让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

3、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诵散文《发芽儿》。

4、老师朗诵散文,请幼儿扮演种子,自编情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种子发芽的动作。

5、老师根据幼儿自编动作的情况,引导幼儿表演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建议:

1、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随时组织幼儿一边朗诵散文,一边进行情景表演,以巩同教。

2、老师组织幼儿精心照顾种子,让班级的种植角充满生机。

附散文:发芽儿

春天到了,春雨落在大地上,有粒种子悄悄地钻进了地面。

种子发芽了,两片新新的叶子真让人喜欢。

看。这芽儿多像两只眼睛!两只眼睛看啊看,啊,这世界多美丽!

瞧,这芽儿多像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听啊听,啊,这世界多美妙!

芽儿越看越高兴,越听越开心,一高兴就蹦起来,一蹦,就变成小苗苗了!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蒜头发芽了篇4

目标:

1、通过看、摸、闻、掰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准备:

1、蒜头人手一个、种植用纸杯每组两个、纸盒每组一个;

2、已经发芽的蒜头一个、小刀一把。

过程:

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

闻一闻,发现了什么?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

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

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

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

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

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

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

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

6、延伸

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蒜头发芽了篇5

一、设计思路

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绿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饭的时候,几个小朋友却在争论不休,我走过去询问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豆芽是不是豆子变来的?如果是,那么硬梆梆的豆子怎么能长出牙来呢?当时吃完饭后,幼儿也曾就这个问题讨论过,而且还争得面红耳赤。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老师所告诉的,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目前,我们班幼儿有植物种子发芽的经验,我打算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豆芽作为探索的对象,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生豆芽”,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豆子如何生根发芽,他们的生长与水、阳光存在什么关系,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2.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植物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激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阳光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蚕豆若干;盆、棉线若干。

四、活动过程:

1、对比试验:用棉线分别将三颗蚕豆绑在三根筷子的下端、中端和上端。将绑好蚕豆的三根筷子分别放入三个放有水的小罐子里.(其中一根上的蚕豆完全淹没在水中,一根筷子上的蚕豆一半淹没在水中,另一根筷子上的蚕豆不接触到水)。

2、对比试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几粒豆子,其中一个杯子放水没过豆子,另一个杯子不放水,2天后请幼儿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需要水。

3、对比实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上豆芽,其中一个杯子在黑洞洞的纸盒里,另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1天后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后继续生长需要阳光。

蒜头发芽了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大胆质疑。

2、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话,在相互交流中,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同幼儿一起调查、查阅此方面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山楂树、苹果树、石榴树的争吵”。

3、了解辩论会的基本形式,商量辩论会内容及表达方式。

4、邀请园长、其他班的老师及小朋友做嘉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辨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山楂附、苹果树、石榴树的争吵”,提问:片中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谁先发芽?(幼儿各抒己见)

2、师:小朋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那我们就来开个辩论会吧,辩题就是山楂树、苹果树、石榴树谁先发芽呀?

二、确立观点,展开辩论。

1、师:你认为什么树先发芽?(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选择同―观点的幼儿组成小组)

2、师:现在,辩论双方陈述观点,说明依据。(幼儿根据查找、调查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3、辩论三方分别讨论,为自由辩论做准备。

4、师: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辩论三方可以自由发言,就对方的观点提出疑问和不同的看法。为了让大家都听清楚,每次只能一位小朋友发言。

蒜头发芽了(精选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中班科学: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1.在跑、甩动的活动中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2.在游戏中巩固对老虎尾巴功能的认识。3.和爸爸合作玩游戏,提...

  • 中班科学活动《中药》

    &nb...

  • 中班科学《毛毛虫和蝴蝶》

    教学内容科学活动《毛毛虫和蝴蝶》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蝴蝶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活习性,对探究自然界感兴趣。2、能与同伴...

  • 中班科学活动:磁铁能吸什么

    活动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与同伴集体操作材料。2、初步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住铁质物品。3、能学习运用表格记...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2、知道青蛙吃害虫,要保护青蛙。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小蝌蚪找妈...

  • 中班科学活动《水溶解》2篇

    活动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

  •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蔬菜一家子

    设计意图:蔬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可是,我发现在幼儿进餐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针...

  • 中班科学《水流到哪里去了》

    活动目标:1、探索城市里水处理的方法。2、深入了解我们的生活。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3册第32页。活动过程:一、水到哪里...

  • 中班科学《玩纸船》活动设计

    课前解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

  • 中班科学:给小熊一家送东西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熊,胖胖的熊妈妈,能干的熊爸爸,很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从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熊入手,能激发幼儿参与...

  • 中班科学:动物找家

    一、活动目标1.知道两栖动物的特点,并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2.依据动物的居住地、生活习性为动物找家。3.懂得动...

  •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活动目标:1.在实验中感知溶解的现象,并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活动准备:1.奶粉、国珍、味精、...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