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 > 小学品德说课稿 > 《身边的故事》说课稿

《身边的故事》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6:59

各位专家,大家好!我名叫傅彩云,来自浙江海宁市实验初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身边的故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社会与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证这堂课信息技术与《社会与历史》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意图。新课程《社会与历史》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开放的课程。一、教学目标实现的恰当性论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根据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描述及在实地进行考察,感受身边正发生着的变化;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和实地探究我们身边事物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分析比较和实践考察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追寻海宁皮衣等身边事物的历史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存在,以历史的观点理解身边的一切,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传承文明的精神。为了保证目标实现的恰当性:我们努力做到一个避免、两个结合1、我们在任务布置上——避免贪多求全我们在任务的布置时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精’字上多做文章,充分考虑时间因素,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而新课程要求采取范例式叙述方式,尽量贴进学生生活实际,本节课只以探究海宁中国皮革城的皮衣为主的一个任务就是基于这些考虑设计。2、在教学方法上追求两个结合教法上教学课堂和空中课堂相结合;学法上自主学习和实践考察相结合。二、网络适用性论证——三个考虑1、考虑教材适用性《身边的故事》适用网络,因为:  ①七年级的《社会与历史》是从我们生活的历史和环境,抓住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构画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基本框架,进而让学生了解社会是怎样的,本单元是从历史的维度展开,而本节课是从学生身边的故事来反映历史,以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事例为案例,如家庭、衣食住行等,我们选择海宁皮衣这一学生所熟悉而感兴趣的案例。“变化”是这节课的关键词,仅凭教材资料,没有网络丰富信息的支撑是无法很好解决好这一重点的。 ②这是一节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的综合实践课,而学生全体亲临现场受到交通、安全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而网络可解决这一难题。2、 考虑学生操作性我校七年级学生具有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表现欲望强的特点,能比较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这给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另外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具备现场的采访和实践能力。3、考虑环境可行性①学校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含多媒体广播系统、60台学生电脑、一台教师专用电脑、投影机及投影幕、音箱等)。②现场(海宁皮革城)的每一个摊位和办公室都能上网,有摄像机,能与机房现场互动。③借助东师理想信息化教育平台,专门为本课制作的自主学习专题网站。三、网络可行性论证—教学过程与设计(一课时,共40分钟)通过“创设情境、对比引入──空中课堂、合作探究──各抒已见、小荷初露──总结提高、知识内化──布置作业、拓展探究”等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创设情境,对比引入(5分钟)对比学生的家庭照片和书上近百年前的家庭照片的异同,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图片信息,导入新课。网络应用: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网站(利用东北师大的理想教育自主学习平台建立“身边的故事”专题网站,教育学生规范使用网络(如作品的上传、疑难交流、现场的交流等)。第二环空中课堂,合作探究(20分钟)探究皮衣的变化: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探究服饰中海宁皮衣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网络应用:1、设立空中课堂。多数同学在教室探讨皮衣的历史、现状。另派出一组同学在现场进行采访,连接空中课堂、实现两地直接对话、互动,保证课堂内学生现场提问,交流的即时性,充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网络的强大优势。海宁皮衣的发展从兽衣到皮衣,从御寒到时尚,这是2006年海宁的皮衣展。2、网上进行交流讨论,师生、生生在交流、思维的碰撞中增进感情,调动积极性。第三环各抒己见,小荷初露(时间10分钟)各组汇报小组的成果网络应用:各小组通过网络汇报本组成果;网上发布论点,疑难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进行网上指导,保证课堂有序进行.这是我们学生交流的生产工具,走进家庭中吃、住、行变化的成果。第四环总结提升,知识内化(5分钟)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何感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轨迹,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并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编出更多更美更精彩的生活故事!网络应用:网上交流讨论,促成知识内化;第五环布置作业,拓展探究课外实践:通过查资料或向邻里长辈真实探究我们身边某一事物的变化历史及其变化因素?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四、网络创新性论证—教学反馈一堂课下来,可以感受的是这堂课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实现双赢教学本节课既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兴趣。浏览、采访、互动、实践活动串连了本堂课。一次次互动,一句句评论,无一不是学生智慧的表现,学生兴趣浓厚。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在生活中知识得到建构,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3、延展课堂空间。教学中既有课前的准备,有当堂的汇报,空中课堂的实践,也有课后的调查,把课前、课中和课后连在一起,实现了课堂的延展性。这一切说明,信息技术在这节课上起了桥梁的作用。本堂课,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点是:凭借信息技术,拓展课堂空间,优化教学方式,建立社会大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身边的故事》说课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品德与社会》四年上《我要攀登》说课稿

    一、说教材这一课是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在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经验...

  • 《家庭的记忆》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中的一课.在了解家庭结构,体会家庭亲情,分担家务劳动的基础上,让儿童从纵向了解...

  •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分享的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本课...

  • 《影子的探索》说课材料

    (说教材):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光》当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影子的...

  • 《传统与进步》说课稿

    说教材《传统与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课文,...

  • 国旗迎风飘扬说课稿

    今天我作为一名礼仪课的老师上课,实在是有些赶鸭子上架,因为这堂礼仪课是我从事教学以来的第一堂。但因为我又是一名班...

  • 放飞孩子心中的愿望——品德与生活《我长大了》说课稿

    hong发表于2007-6-1119:26:00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成长地快乐,激...

  • 《我爱秋天》说课稿

    (364215)福建上杭县庐丰横岗小学周继章一、说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设,对于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品德与生活《欢欢喜喜过春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欢欢喜喜过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的总体目...

  • 《我不胆小》说课稿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肖佳敏一、教材分析:《我不胆小》这一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三单元成长乐园中的第二课。这...

  •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说课稿

    济源市济水东园学校 肖艳峥《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一册中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

  • 品德与生活--《突发情况怎么办》说课稿

    《突发情况怎么办》说课稿蔬园小学 曹淑杰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执教的课是选自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